昨天,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孟憲實作客金陵圖書館,舉辦題為“國學的現狀與未來”的講座,吸引了眾多南京市民。
《百家講壇》曾在全國掀起“國學熱”,但孟憲實卻説:“國學正面臨邊緣化、碎片化的尷尬。”
説尷尬:“歷史成副科,語文勉強與英語‘平起平坐’”
“所謂碎片化,早在1930年,受到西方文化的衝擊,中國文化已經不再是一個整體。”孟憲實説,教育對社會文化的影響尤為重要,在古代中國,教育的學科可以分為經史子集,而自從西方文化衝擊之後,教育被分成了語文、數學、外語等多學科。其中,涉及中國文化的只有語文和歷史兩個科目。
“邊緣化僅從教育中就可以看出。現在的課程有主次之分,歷史科目屬於‘副科’,不受學校和學生的重視。而作為主科之一的語文課,在大部分省市的高考分數設置中,也與英語科目平起平坐。多數大學都要求學生畢業時英語要考過四級、六級,卻從未有大學要求學生的大學語文成績達到怎樣的標準,由此可見國學的邊緣化地位。”孟憲實説。
析原因:部分傳統文化、傳説消失在漢字變遷過程中
為什麼國學會遇到上述種種尷尬?
“部分歸因于漢字的改革。”孟憲實表示,鴉片戰爭以後,一些愛國知識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國的主張,梁啟超、沈學等一致指出,漢字的繁難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場“切音字運動”。民國時期,不少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現代化造成阻力,錢玄同還提出“消滅”漢字三步驟。
“因為中國的傳統文化都保留在漢字裏,要防止傳統文化的消極影響就是消滅漢字。當時提出的三步驟是:給漢字加拼音;不停簡化漢字;漢字消失全部拼音化。”孟憲實説,後來,對漢字的簡化和中文拼音的使用提上了日程。“從繁體漢字變成現在的拼音化簡體字,雖然方便了不少,但古人在造字時所涉及到的文化、傳説部分消失在了變遷中。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對待傳統文化一定要慎重,現在也有人提議恢復繁體字的使用,但出於現實情況的考慮,這是基本不可能實現的。”
看希望:國人對文化“被搶走”心生不甘,經典再度走紅
在孟憲實看來,雖然國學地位尷尬,但仍可看到可喜的一面。
“近幾年,國人不斷受到南韓、日本用中國傳統文化申遺的刺激,對文化‘被搶走’心生不甘。實際上,對國學的重視早就該滲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而如何讓受眾心甘情願去接受、去了解國學,更是值得深思。當年于丹在《百家講壇》那麼受歡迎,一定程度上來説就是因為拉近了讀者與孔子、與經典的距離。”孟憲實表示,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讀經典,從經典中汲取正面的積極的能量,不少高校也陸續開設了國學院、國學班,這些都讓人對國學的未來有了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