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教育專家指出:少兒國學指導教育更有效 童學館模式值得借鑒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5-05 17:25:16 | 文章來源: 中國青年網

“弟子規,聖人訓……”這是在童學館少兒國學班,百名學生齊聲共誦傳統經典的聲音。

近年來,我國出現了不少以經典教育為主的“少兒國學班”。對於這股“少兒國學熱潮”的興起,有的家長認為學習國學經典有助傳承民族文化。但也有的家長認為,少兒國學的實用性不強。

有關教育專家指出:少兒國學應當結合實際,以國學經典換之以現代教學方式,深入影響少兒的德行品性,促進孩子素養全方位提升,這是大有益處的,而在所有的少兒國學品牌中,童學館模式值得借鑒。

童學館領導人李廣斌接受採訪時説:“孩子從小一定要學國學,尤其是未來要有大擔當的孩子更是要學。越早接觸國學越好,胎教就要給孩子聽古琴、論語和詩經。針對6-12歲的小學生,則要學習對對聯和格律詩詞的欣賞和寫作,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甚至可以用文言文寫寫日記。背誦《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和《道德經》等。”

科學研究表明,經典誦讀的過程類似唸唱,眼睛看經典文字為透過視覺作用刺激右腦,而唸唱的律動也啟動了右腦,整理辨字以便記憶則是左腦的工作,所以整個誦讀過程恰恰啟發了左右腦的功能,使左右腦運作得以同步。根據研究,左右腦同步運作時,學習能力可以增加2-5倍。

有專家認為,孩子經典朗誦可加強孩子的創造力、靈感、注意力、判斷力及記憶力。而童學館教育專家則建議,老師應在誦讀經典的過程中教導孩子一些為人處事道理,以德行教育來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近年來,國學啟蒙教育被知識階層視為“尋根教育”,很多有著高學歷及留學經歷的父母有意識地把下一代送去國學館,讓孩子們點硃砂,拜孔子,誦經典,唱唐詩,著漢服,操古琴,學書法,聽京劇,畫花臉,糊風箏,剪窗花……學個不亦樂乎,也玩個不亦樂乎,在這其中,也出現過一些偏差和功利化的誤區,鋻於此,童學館教育專家們給父母出了如下一些建議。

首先,國學教育不是“跟風教育”,不必要求孩子完整地記誦,不必要求他認得每個生僻字,誦讀經典就是給予孩子一種美好的語境與語感。在童學館孩子就能受到“量身定制”的教育。通過誦讀、遊戲、體驗、角色扮演、量化訓練、競爭比賽、動手操作、家庭鞏固等,多種符合孩子心理髮展規律的方法和手段混合使用,還利用多媒體動畫、視頻、軟體、電腦、液晶電視,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國學童子功。

其次,不能把國學啟蒙“狹義化”,國學啟蒙不僅僅是記誦經典,它還包括對孩子德行、品性的培養。在童學館,更注重孩子的孝親和擔當,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更注重中國傳統“仁義禮智信”這些優秀的思想傳承。

最後,在孩子幼時,國學教育是一種綜合素質的培養;等孩子稍大,國學教育才演變成探究性學習,有了孩子個人的興趣和方向,因此在學習過程中,過早地替孩子定方向,反而會泯滅其興致。國學教育的小環境帶來的即時成效,當然可能被大環境中的反向價值觀澆滅,但決不能因此就對國學教育的前景失望。因為有種子,才會有春天。

據教育專家分析,在經濟全球化、瞬息萬變的資訊化時代,讓孩子潛下心來,多讀經典,特別是多讀中國的經典,于己于國,都大有裨益。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