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另類學校現代“私塾”引關注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1-01 09:27:10 | 文章來源: 中國教育報

理性不足,難給孩子美好未來   

“私塾”、“武館”的另類背後存在著教學內容單一、片面,教師隊伍水準難以監管,學生缺乏形成團隊精神、公共價值觀的教育環境和氛圍等問題。   

當被問到為什麼要放棄學校而選擇現代“私塾”時,北京某學堂的一位學生家長告訴記者,她讓自己的女兒在這裡上學是因為希望女兒能減輕高考、中考的壓力,希望孩子能感受學習文化的快樂,並能夠自由學習。   

調查發現,現代“私塾”在一線城市均有出現,而選擇上“私塾”的家長很多屬於文化、收入相對較高的階層。   

淮安市實驗小學近期組織了一場現代“私塾”座談會,座談會邀請了幼兒園小中大班的幼兒家長代表、小學一到六年級的學生家長代表。一些與會的家長代表認為現代學校的班級授課制,班額大,應試教育傾向明顯,學生不能接受理想的個性化教育。現代“私塾”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現代學校教育大班授課制的現狀,一對一、一對三的教育更能體現因材施教,更有利於個性化教育。   

也有很多專家和家長對此持有異議。河北省教育廳副廳長楊勇認為,傳統國學中蘊含著文化道德方面的精華和糟粕,對於這些形式和內容,哪些適合孩子,哪些不適合,需要甄別。比如三綱五常,三綱要擯棄,五常要提倡。現代“私塾”對傳統文化道德不加甄別地灌輸給學生,比如將二十四孝圖畫在學校墻上,這是應該警惕的。一些“私塾”要求學生每天對著孔子的畫像鞠躬,吃飯前要閉上雙眼誦讀感恩詞。這些具有宗教儀式的嫌疑。   

進“私塾”意味著完全脫離公辦學校的主流教育,進入一個相對狹隘的封閉境地。孩子完成“私塾”教育後,到哪一級學校繼續接受教育,如何參與區域內統一的中考和全國統一的高考。被訪的家長,也都感到迷茫。“私塾”教育不能替代學校教育,加強對家長和學生的引導,加強對“私塾”和類似教育機構的監管,這是教育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的呼籲。

   上一頁   1   2   3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