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偏狹,誦經為主難得全面發展
現代教育要求學生全面發展、自主發展、個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而現代“私塾”的培養目標是與此背離的,是不能適應時代要求的。
在“孟母堂”,學生按年齡被分別安排在三間不同的教室。上課時,老師只是在開始時朗讀經文幾遍,讓學生跟讀,隨後,學生就一直跟著CD機誦讀。老師統一講課的時間相對較少,4/5的時間都是學生自學,背誦經典是他們的頭等功課。在孟母堂的“教學規劃”中,“不求甚解,只求熟讀背誦”成為其基本的“教學原則”。
據了解,在很多現代“私塾”裏,“誦經”是其教學的主要內容,此外還教授韻文、古樂、書畫、茶道等。在溫州的童學館裏,學生需要穿著古代漢服坐在蒲團上,先向孔子畫像行叩拜禮,再跟隨老師誦讀經典。在3個小時的課程裏,孩子們除了誦讀文、哲、史等方面的國學知識外,還要欣賞古樂彈奏、學習沖泡烏龍茶、用餐禮等。
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基礎教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汪明告訴記者,所謂現代“私塾”主要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家庭式的“私塾”,就是直接的家庭教育(可稱之為“在家教育”)。第二類是學校式的“私塾”,這類“私塾”明顯具有學校或培訓機構性質。學校式的“私塾”又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校外教育性質的,主要利用假期、週末等課餘時間開展學習培訓活動,主要學習內容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儒家啟蒙經典。第二種是全日制教育性質的,以古老的“私塾”教育完全替代學校教育(包括學前教育、小學教育和初中教育),並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設置課程。
而教育部印發的《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中明確要求,要根據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要求,均衡設置課程,各門課程比例適當,並可按照地方、學校實際和學生的不同需求進行適度調整,保證學生和諧、全面發展;依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科知識的內在邏輯,義務教育階段九年一貫整體設置課程;根據不同年齡段兒童成長的需要和認知規律,根據時代發展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課程門類由低年級到高年級逐漸增加。
淮安市實驗小學校長戴銅對記者説,現代教育要求學生全面發展、自主發展、個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而現代“私塾”的培養目標是與此背離的,是不能適應時代要求的。有些現代“私塾”的教育模式嚴重違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如某學堂的時間安排是:早上5:30起床,5:50朝拜孔子畫像,晨練後開始一天的學習,從早上6:10到晚上8:40,共9節課時間,除了吃飯和休息,剩下的時間全用來誦讀各種國學經典,孩子們每天要上課8至9個小時,學習方式主要是背誦。這種教學方式,把孩子的學習變成寺廟僧侶般的生活,加上體罰教育、半軍事化管理,學生對師長不是尊重而是害怕,這種模式,對最小2歲多、最大13歲的幼兒和兒童少年會産生嚴重影響,造成孩子心理創傷甚至人格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