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楊曉陽談中國國家畫院建院30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9-15 15:29:59 | 文章來源: 新華網

革故鼎新:為國家民族不斷作出重大貢獻

楊曉陽強調説,畫院要為國家民族不斷做出重大貢獻。他認為,解放以後,畫家多了,畫得好的少了。這很大程度上是“極左”思潮的影響,不給畫家創作自由,藝術家往往離創作題材太近,藝術上推敲不夠。我們畫“六大項目”的這種題材,都是從遠古走來的。要用長時間來磨合它,最後把它真正畫成藝術品。不能畫成宣傳畫和看圖識字。我相信這10年創作中,稿子出來以後,在藝術上要提煉、拔高,是要花很大力氣的。現在創作畫很多,畫得好的很少。這次最後落下來就這六張畫,也不見得很長。你就是畫100米我也有畫室,我也有人才,也有經費。説到經費,國家畫院所用的經費國家給的僅是五分之一,去年五個大展,只有一個是國家給的錢。現在的畫室,東面的樓還沒蓋,但是我們三個基地已經把畫家創作需要全部滿足了。這都是我們利用社會力量,向社會回報得來的。我們用人是專聘結合,我們用錢和硬體建設也是國家撥款和市場自籌相結合,這説明我們為社會服務得比較好。最終這六大題材的創作包括現在不斷搶救性收藏,都是在為國家積累不斷增值的固定資産。

搶救性收藏,我們有自己的原則。故宮是收藏明清這個段落500年的古畫。國博是收藏上下5000年的文物。中國美術館主要是展覽中間精選主題畫、大作品。我們選藝術性強的個人,我們是從人出發,從藝術本體出發。這四家就不同了,我們有我們的特色。我們沒有收藏古畫,就從首批進入國家畫院的人開始,現在健在的也收,但是重點在搶救剛剛下世的這批藝術家。8個專業院剛成立時一些畫家在觀望,看我們的工作是否有大的起色。現在我們的工作和影響都起來了,方增先先生應邀擔任國家畫院國畫院院長後,上海市委特別給他辦了慶功會。方先生也表示,要常到畫院來走走,參與重大活動。

國家畫院的院子浸透了老先生們的心血,當年李可染、黃胄、劉勃舒先生,對院子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事必躬親、精心安排,所以我們後人只能做加法。畫院東面,將蓋一個數萬平方米的新樓。樓的西面面對現在的畫院,為了與畫院園林景觀相契合,我們考慮樓的西面每一層都建設成開放式的景觀自由空間,把園林景觀延伸上去。這個樓有一點畫室,是作為公共活動場所的,不是分給畫師的。主要是展覽、交流、國際會議。畫院陳列館將發展成為集適應陳列不同門類的美術展覽、研討、交流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美術場館。

院慶的大事記和專題片已完成了。歷任院長的辦院理念,也基本理清。10個展覽是對國家畫院目前現狀的全面展示。8個專業院的成立,國家畫院的陣容組建基本完成。國家畫院的定位也逐漸清晰,任務定位:創作、研究、教學、收藏、交流普及,這都清晰了。我們的教學要逐漸過渡到專題創作出人才出作品,要爭取搞成博士後工作站,加強研究。學校是教學為中心,我是創作、研究為中心,我的導師帶著進修學生做課題、搞創作。這裡我們既不與院校重復,也不與其他美術機構如美協重復,我們關心“金字塔”以上的問題,可以説不參加社會一般性美術活動的名家是我的主體。其他美術機構是不斷地發動、發現人才,我們是給固定下來的人即已成名的藝術家一個平臺。我們與地方畫院也不一樣,我們完成國家大課題,有示範、引領、導向作用。這樣就很清晰了,開始很多人議論紛紛。

我們打算用五年時間把國家畫院徹底改觀。五年時間,畫院東面的樓就可以搞好了,三個創作基地的運轉也理順了。我們還應該積極探索研究現當代藝術門類。我們準備先搞一個當代藝術的研究中心。

國際交流也已經擺上日程,目前在世界各國的中國文化中心正在加快改造,我們的大型出國展覽也會跟上。已經安排從美國的展覽開始,法國、美國、日本將是我們重點安排展覽的目的地,一次輻射出去。

最近有個片子,是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幫我們拍的,共三集,基本上把我們院的發展脈絡理清楚了。

楊曉陽滿懷豪情地説,總結歷史、創造當下、擘畫未來,系統全面檢閱中國國家畫院的輝煌歷史和豐碩的創作研究成果。這個大典堪稱“東方既白”,揭開畫院發展的新篇章。以“大美為真”為主旋律,奏響中國藝術屹立東方、澤被全球的精神氣象和以寫意為突出特點的中國文化精神品質的凱歌。

   上一頁   1   2   3   4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