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楊曉陽談中國國家畫院建院30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9-15 15:29:59 | 文章來源: 新華網

 

“大美”語出《説文解字》“羊大為美”。《莊子》有“天地大美而不言”。中國人不認為存在就是合理的,而是強調“美才是真,才是本質的真”。“大美為真”,這就是我的口號。開始,可染先生“以最大的功力打進去,以最大的勇氣打出來”是在探索;劉勃舒先生“堅守與繼承”那是一個特殊時代,那時有人説中國畫面臨窮途末路。龍瑞院長的思考,是中國強大起來敢於面對藝術史和文化恢復自信的必然。

“大美為真”我覺得是能夠解決這個時代全中國美術發展的一種迷茫,當代中國畫到底畫什麼?我們在畫大美,大美不是具體的東西,不是具體的美,他是跟中國的社會、歷史,跟世界的願望,跟天地的規律相契合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羊大為美”,就是我們是有選擇的。中國的美和善是結合在一起的,所以大美就是德,就是善,就是和諧。“大美為真”成為國家畫院的院訓就和誰都不一樣,既有“自強不息”,又有“厚德載物”。這與現當代藝術中絕對的個人化就不同了,是大美不是小美,是天地有大美,是和天地一致的。反人類的、黃色的、殺戮的、血腥的那就不是大美。

應文煥彩:“十二五”打造飛躍大平臺

楊曉陽胸有成竹地説,今年欣逢院慶,我也經過了兩年院長的任期。現在正在逐步地把我第一年提出的“五項任務”、“五項工程”逐漸地都得以落實。“五項任務”就是創作、研究、教學、收藏、普及交流,這五項任務都完成的還不錯。從創作來講,去年成果很不錯;從研究來講,去年全院有多項國家重點項目。收藏,我們除搶救老先生作品外,對院內畫家實行評選制,評不上的打回去重來,不是説每位畫師一交就完了。效果還是不錯。現在每年還在搶救性收藏一些老先生的作品,如崔子范、方增先等。教學目前每年已有400人的規模。交流,每年我們要選一個地方,如湖南、陜西、甘肅等地的鄉下,叫做“走下去,走出去”。對外的展覽,每年我們小型展覽頻繁,大型的還在進行中。這五項任務已全面展開。

五項工程,即我們畫院的“五個一工程”。第一是聘一批大家,我們成立了八個專業院,共要專聘結合共300名左右,昨天正式敲定其中260名,還有40名空缺,最近要公佈並通知被聘者本人。這是對美術全領域全覆蓋,各美術領域所有的專業都有了,這是聘一批大家。第二個,建一批畫室。在京津交界的盤龍谷,我們建立了大畫室。共佔地120畝,最大的畫室長達120米,佔地120畝的盤龍谷創作基地畫室已經封頂了,7個院子,4個大畫室.最大的畫室30米寬,7.5米高,100米長不拐彎,已經徹底解決了國家畫院畫室緊張的問題。建一批畫室,還包括我們在東三環建立了10萬平方米的大畫室、大畫廊,集創作、展覽、交流為一體。那就是一座藝術城,而且都是跟社會力量相結合的。7月1日,我們進入圓明園創作基地。這三個基地,使國家畫院畫室問題解決了。現在就剩下畫院的東面這塊地還正在搬遷。但這不影響我建立三個基地,徹底解決國家畫院畫室緊張的問題。第三,實施中國美術發展工程。去年的五大展覽,即廣州第九屆中國藝術節“中國風格時代丹青: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九成宮全國書法大賽暨全國名家學術邀請展”、“東方欲曉:2010中國東盟美術作品展暨高峰論壇”、“寫意中國:中國國家畫院2010大寫意國畫邀請展”、“安徽古今對比寫意精神”,以安徽的古畫200幅與當今的200人對比。這是去年的五大展,很學術。尤其是在我們的展覽中創造了新方法,把所有的老先生都請出來,選人不選畫。

今年的展覽,首先是院慶十個展覽。第二個是在院慶完了以後12月份啟動“新中國美術家”大展,每個省選15個60歲以下的畫家,用三年時間,把全國每個省市區都展一遍。這是今年啟動的兩大展覽。同時今年還啟動一個“六大題材”的項目。黃河、長江、萬里長城、大運河、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這六大題材,準備畫10年,每年展覽。第一年搞資料,就搞文獻史料展。第二年寫生,就是寫生展。第三年開始階段性的探索,就辦階段性的小品展。探索展、草圖展、局部的效果展,一路站過來。還有各種各樣的參與專家,包括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服裝專家、古代戰爭、兵器研究家等等都進來,為中華民族在這個時代留下幾個大東西。這次我們做了充分準備,海、陸、空並進,電視追蹤的、照片的、文字的,所有的記錄全部都成成果,全部都出版發表,實際上是項目組做的什麼全部都要考慮展覽,每年都要彙報展。這個項目,不光是寫生,是集歷史、戰爭、考古、人類學、美術為一體的全面地再認識,是從歷史到創作。創作中,當下寫生的東西一部分,很多都是古代的。我是在學院中受過嚴格寫生訓練的,但創作不能停留在寫生階段,在本質上我是反對這麼寫生的。高水準的創作功夫都不在寫生上面,那叫“搜盡奇峰打草稿”,“大美為真”,不是“以真為美”。創作中寫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應該是初級階段。所以反覆強調寫生很容易誤人子弟。我從學校來的,有些表現面上寫生好的孩子,往往不會背著畫、想像著畫,一畫就只會畫成寫生的樣子,出不來了,他就津津樂道于對景的把握,不去深入思考了。所以要能從寫生中跳出來“閉著眼睛”畫畫,你看黃賓虹就厲害。所以我們這次是從歷史來,從根子來。中國人寫生是寫生命,寫活的。西洋人畫個鳥,打死放那兒。畫個花兒,折掉插在那兒。畫肉,把它切開放在盤子裏,挂在肉架子上。這些中國人是不畫的,中國人寫生是畫活著的、生動的叫寫生。所以在這個項目中,我們要貫穿這個思想。當然,我們不但要寫生,還要照相、錄影,但是最終還是要提煉、提高的。這次為什麼要用10年時間,畫一個長卷2-3年就畫成了,關鍵還是要求在藝術上突破。要真正有藝術品質,而不是風情畫。絕對不能畫成風情畫,一定要畫成藝術品。《清明上河圖》流傳至今成為經典,不是因為考古需要,是因為畫得好!常言道“十年磨一劍”,我們十年磨六把劍。院慶就是一個通車儀式,院慶結束以後,我就單純了,以創作、研究為核心,以這六大題材,來帶動全面的創作、研究。收藏問題就不用説了,我們創作最終完成的是六個精品長卷都是要給國家留下的,這是國家畫院的職責。

這次院慶,總的有一個慶典,還有10大展覽,10本畫冊,8個專業院有8個展覽,加上院史展、藏畫展。另外再搞一個研討會。這樣一共五大項活動。另加一個啟動的六大題材。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