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楊曉陽談中國國家畫院建院30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9-15 15:29:59 | 文章來源: 新華網

薪火相傳:為時代精神注入新內

國家畫院從中國畫研究院成立到現在,共有四任院長,每一任院長都提出了自己的辦院宗旨,完成著自己的歷史使命。對此楊曉陽作了深入的思考。

中國畫研究院成立,李可染先生1981年11月1日出任了首屆院長,蔡若虹、葉淺予、黃胄、劉勃舒、呂世觀任副院長。當時按照中國畫研究院的職能主張成為四個中心:創作、研究、教育培訓、對外交流。李可染院長的名言“以最大的功力打進去,以最大的勇氣打出來”,用鄒佩珠先生的話説就是“要讓傳統在新的文明挑戰環境中開出一條生路”。這就成為了李老的辦院宗旨。李可染院長從1981年11月1日到1989年12月5日,這八年是本院的奠基起步期。但起步很高,一開始就是大師集團。

1993年5月1日-2003年12月,劉勃舒先生擔任了本院的第二任院長,副院長施趙榆、解永全。這是最艱難的歷史階段,國家經濟還沒有發展起來,社會上有一股説“中國畫窮途末路”的輿論干擾。劉勃舒院長做的大量工作就是“繼承與堅守”,即繼承傳統,堅守中國畫的陣地。這是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我國改革開放處於決定性的轉型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實施階段,傳統文化面臨著更多的挑戰。

2003年12月26日-2009年,龍瑞先生擔任了院長,副院長有解永全、盧禹舜。龍瑞院長的思考更進一步,根據當時改革開放取得進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的現實,提出了“貼近文脈,正本清源”的辦院宗旨。這一階段是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走勢相一致的,是本院走向強盛階段。

我本人是2009年4月到任的,班子調整後盧禹舜出任常務副院長,解永全、田黎明、張曉淩、張江舟任副院長。我總結了前幾任院長的的辦院宗旨和我過去在西安美院當院長時提出的“大美院、大美術、大寫意”“三大”辦學理念,根據當時事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和國家畫院現狀,特別強調了大寫意。大寫意是中國藝術的主要形式,是中國文化最重要的精神,他的目標設置很高。我最近概括出一句話:“以美為真”。這個“以美為真”很厲害,以往都是根據西方標準,叫做“以真為美”,寫實主義、現實主義、西方科學主義。我們中華民族一直以來都是“以美為真”,那就是強調中國藝術最高境界“表情達意”,“從於心”,是人心的藝術。但又不是完全個體的,強調“大美為真”。我們希望把“大美為真”定為院訓。這是國家畫院探索發展30年的結論。打進去打出來、堅守與繼承、貼近文脈正本清源等幾任院長所追求的中國精神、中國藝術的精髓是什麼?那就是“大美為真的寫意精神”。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