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第31屆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決賽在門頭溝大峪中學落下帷幕。這屆比賽,北京市共有27萬青少年參賽,經過學校、區縣篩選,初評作品達到1532項,其中167項精品進入最終決賽。經過兩天的展示和答辯,最後的結果與往年類似:奪得一、二等獎的作品絕大多數來自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北大附中、八十中學等知名學校。
作為北京市最重要的青少年科技盛會,這一大賽創辦30多年來共吸引上千萬的中小學生,可以説有極廣的覆蓋面。可是翻開本屆大賽決賽秩序冊,就像是一個北京市各區縣重點中學的名錄,不僅海澱區、西城區、東城區等區代表隊大都被名校壟斷,就連通州、順義、懷柔等郊區縣代表隊也差不多都是區內的示範校,普通中學很少見,鄉鎮、山區學校更是少數。
參加觀摩的平谷區一鄉鎮中學老師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除了三年前自己所在學校學生作品獲過一次獎外,這幾年的作品都沒能進入決賽,更不用説獲獎。
這位老師覺得有些不太公平:一是好學校招收了許多優質生源,其中很多是在科學創造、科技製作方面有天分的學生;二是從硬體上來説,我們這類學校在科技教育投入上與好中學沒法比,經費太少,學生學習的機會也少。
其實,這位老師所説的學校科技教育資源的差異,有些方面可以用“天上地下”來形容。一些名校各類實驗室齊全,實驗設備先進,不僅校內有擁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指導,課外還有專業科研人員指點。此外,充足的教育和活動經費,可以為學生提供很好的條件進行科學實驗和科技製作。甚至一些小學也有自己的科技館。相比之下,普通學校的學生沒有這些機會,老師的培訓機會也少。
對於這種差別和由此帶來的課外科技競賽中的“一頭倒”現象,北京市科協副主席周立軍沒有回避,他承認全市的科技教育發展並不平衡。北京市的一些名校確實佔有許多資源,有些中學與高校、科研院所聯繫多,不僅有專家指導,學生還能進入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北京市實驗室進行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