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太原2月24日電
(記者劉雲伶、王學濤)“孩子這次報了20多所學校,考得很辛苦。”陪女兒參加藝考的山西晉中市李女士説。記者採訪發現,為增加藝考“命中率”,報考10所、20所高校的藝術類考生屢見不鮮。
儘管傳媒、文化等各界人士不斷呼籲為“藝考熱”降溫,一些地方參加藝考的人數仍不斷攀升。記者在山西省招生考試管理中心了解到,2011年全省高考(微網志)藝術類考生為52442人,較去年增加2000多人。
走進山西省外高校美術類專業考試考點太原師範學院,記者試圖感受畫作遍佈的藝術氛圍,卻只看到許多考生的滿面疲憊。
“藝考不應成為考生之累,更不可成為藝術之累。”接受採訪的考生和教育界相關人士認為,藝考不但令學生身心俱疲,還會由於大批“偽藝術迷”的出現而累及藝術本身。
山西大學美術系教師白晶瑩説,現在的大學生中有一部分人對自己的專業不感興趣,學校又不允許跨專業,在這種情況下只能敷衍老師和自己,浪費了學習的大好時光。
“藝考本為使有特長的人才脫穎而出,但大量無特長、無興趣者的涌入,會給藝術發展摻入雜質,影響藝術的健康發展。”白晶瑩説。
“中學教師和家長應摒除升學率等因素和從眾心理,幫學生選擇一個理性、切合實際的成才道路。”北京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社會工作與心理學系教授賈曉明認為,“藝考熱”實際上是一種從眾心理,家長不敢輕易結合孩子自身狀況做決定,因為面臨著來自孩子和社會的壓力,只好把責任外推給社會。
賈曉明建議,社會需要多元化,學生成才道路也千條。高中畢業可以有大專、職高、技校等多種選擇。學生應根據自我特點、需要來發展自己,這對於個人長遠發展非常有益。
可喜的是,一些地方的藝考熱已呈降溫趨勢。根據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公佈的數據,2008年開始,藝考考生數量連續4年“縮水”。2011年,山東藝考報名人數下降到8.7萬餘人,比2007年減少了近一半。
(劉雲伶 王學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