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美國的一位華裔媽媽、耶魯大學教授蔡美兒出版的育兒著作《虎媽的戰歌》在美國引起強烈反響。她以“中國式”的教育方法嚴格管教兩個女兒:要求每科成績必須拿A,不準看電視、玩遊戲,琴練不好就不準吃飯,有時還大罵表現不佳的女兒是“垃圾”。這些雷人的育兒經驗和“咆哮式”的教育方法,引發了人們對“中國式”教育的熱烈討論。
有人認為,《虎媽的戰歌》是“中國式”家庭教育的成功詮釋,為“虎媽”叫好;但更多人認為,這種教育理念和方法是中國媽媽的“悲歌”,是對教育規律的扭曲。就連歐洲的一些教育專家也表示,如果讓“虎媽”式教育在他們國家推而廣之,那麼真會讓人為孩子們擔憂。
然而在中國,“虎媽”式的教育非常普遍,“虎媽”式的家長比比皆是。眾所週知,幾乎是從孕育生命開始,中國的家長們就對孩子充滿了希望,胎教、早教、幼教、中小學教育,每個階段都絲毫不敢馬虎,制定明確的培養目標,實施嚴格的培訓計劃,以免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孩子學外語、學鋼琴、學畫畫、學奧數,每一科都要成績優異,每一項都要出類拔萃。為了給孩子陪讀,有的家長不惜犧牲自己的事業,有的甚至甘心做全職母親。中國家長在家庭教育中表現出的狂熱和非理性,就像患了精神“強迫症”一樣。
其實,這種現象不只存在於家庭教育中,一些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也患有這種“教育強迫症”。在應試教育環境下,考試成績和升學率成為評價辦學成效的主要指標,為名校輸送更多學生成為許多學校的矢志追求,班級之間、校際之間和地區之間,都明裏暗裏忙著進行升學競賽,有的地方甚至達到白熱化的程度。山東省沂水縣就曾以政府“紅頭文件”的形式,要求狠抓應試教育:“全縣加強學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學品質的目標任務是,中考優秀率保持全市第一;本科進線人數、重點本科進線人數和萬人比全市第一……”目標如此明確,要求如此具體,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作為一種社會心理,“教育強迫症”折射出的,是人們對教育的焦慮。教育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使許多中國家長對子女教育充滿更高期待,寄予更大希望;即便是在美國,也並非人人都能享受優質教育,而在我國,優質教育資源稀缺的矛盾更加突出,教育不公平的問題依然存在;現行的一考定終身的升學考試製度,難以公平科學地選拔人才……這些,都使得家長們對子女的教育問題深感焦慮,“教育強迫症”也由此産生。
治理“教育強迫症”,良方是教育改革。只有改革,才能使教育真正走出應試的桎梏,真正走出功利主義的誤區;只有改革,才能使“中國式”教育更富人文關懷,更加符合教育規律,從而逐步消除人們對教育的焦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