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中國網•中國聯通-兩會天天評欄目。部委高官在歲末年初進行了密集調整,涉及中共中央及國務院系統多個核心部門,更多進入部委領導層。本輪調整中,“60後”官員、以及女性與少數民族官員頗為引人注目。新一輪中央地方官員調動傳遞出怎樣的資訊?從中能看出中央在人事方面怎樣的佈局思路呢? 我們邀請到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毛壽龍教授在節目中為我們解讀。
中國網:高官在歲末年初進行了一次密集的調整,涉及中央以及國務院系統等多個核心部門,中國人也是非常關心政治的,自然也關注人事的變化。這類新聞往往居於新聞排行榜的前列。現在就請您來給我們介紹一下,這次人事調整的情況,如調整中涉及到哪些人,還有一些調整的原因等等。
毛壽龍:目前來講,12月份地方有一些調整,不同省份之間有一些調整,中央和地方有一些交流。1月份,外交部、海關總署、國新辦、財政部、中央統戰部、中央政策研究室和中央黨史研究室等等,副部級以上幹部都做了調整。從整體來看,有幾個特點。
第一,一些屬於正常的人事安排的變化,比如説有些人到60歲該到退休年齡了,或者有些身體健康不好的,還有正部級到65歲,該到退休年齡了,這些職位空出來了,空出來以後需要有一些人接上,自然而然有一些安排晉陞。
第二,中央和地方幹部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可以看出,中央哪些部門一些部長到地方去當省委書記,地方的一些省長有政府工作經驗的,第二號人物經驗,到中央當部長。或者説地方的省委書記到中央來做辦公室的主任,到一些綜合協調部門做一些事情。這方面相對來講有一些空缺的時候,人事工作的需要,一般來講一個幹部在某個部門工作一段時間,到另一個部門工作一段時間,在中央工作一段時間,在地方工作一段時間,增加一些閱歷,讓他有更多的經驗。同時,相互之間也有一些人員的交流,人的關係是很重要的。這是第二個方面。
第三,跟工作需要有關係,比如什麼崗位需要有什麼閱歷的人,或者需要什麼資源的人。我們過去經常説沿海地區的幹部到不發達地區去幹一段時間,為了促進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的計劃,所以可能東部沿海地區的幹部到中西部地區去當省委書記或當省長,這種情況也是比較多的,主要是為了推廣他們的發展經驗,去的時候也帶去當地的改革創新的精神,甚至有人去了以後招商引資,把企業家帶過去到那兒投資。為了發展的需要,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發展需要,顯然也要有不同的幹部。有些地方可能需要人事上去抓一下,那個地方人事腐敗比較多,就需要派一位人事工作經驗比較好的人到那兒做。有些地方可能教育有點問題,到那兒抓教育,哪個省抓教育抓得比較好就調到那個地方去。還有一些就是幹部領導班子的考驗,這個領導班子現在比較軟弱,我們派一個比較強的人過去,那個地方的領導幹部比較強,我們調一個到其他地方去。總的來講,可以看到有幾個方面的情況:一是幹部本身的輪換,嚴格執行年齡的限制。二是人事幹部交流制度體系,還有本地發展的需要和國家發展的需要,也是國家大政方針的需要。當我國大政方針確定了以後,接著就是人事安排問題,如何讓他去實現黨和國家的政策的意圖,需要不同的人,有各種各樣經驗的人,把它具體化,然後認真地得到落實。不僅經濟需要了,發展需要,政治統一等多方面的考慮,人事工作是最重要的,各種要素都需要考慮到。
中國網:在本輪的調整當中,學者型、技術型的官員以及60後官員,以及女性與少數民族官員頗引人矚目,這當中能夠折射出怎樣用人理念制度的變革,以及中央在人事佈局方面有哪些考慮。
毛壽龍:目前我們看女性幹部、少數民族幹部,這兩類幹部提拔以後,廣受關注,而且覺得是一種信號。從大家的看法裏面可以看出一種期待,我們希望在現有的幹部隊伍當中更多地出現女性,以及少數民族的身影,很多人拿例子説只要是成熟的、發達的國家,女性當官的都很多,甚至有女首相、女總理還有女王,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一個社會如果有更多的女性當官,就意味著這個社會更加發展成熟了。
我也是這麼看的,不能説有直接的相關性,我們這個體制目前來講還是男性主導的,從體制角度來講,現有的自然而然的選拔,女性幹部一般要升到一定層次比較困難,因為女性提前退休,尤其是畢業以後,她有一段生育期,生育期這段一下子年齡上就比男性落後一節了,再出來幹的話,工作業績各方面總是受影響的。所以,如果在中國女性要當大官,單身是比較好的。我們又不鼓勵這樣的家庭價值觀,國家國家,家還是很根本的。所以,需要做一些行政上的調整,像我們在比例上,女性和少數民族的比例都需要做一些調整。在未來比較長的一段時間裏,行政調整的控制方法還是適當地增加女性和少數民族官員的比例,像我們過去大學生,男生分數很高,女大學生特別少,現在女大學生越來越多了,要調整男生多一點。
還有一點,學者型、技術型官員和60後,60後,我覺得跟現有的女性官員、少數民族官員調整是一樣的,年齡在全世界都不是很大的問題,但是在我們國家往往成為比較大的問題,這跟我們國家的制度的傳統有關係,所以一個是國家大,幹部晉陞有一個金字塔的結構。一個官員從基層幹起,一直到高層,我估計按照正常去走的話,沒有80歲幹不到最高層。又有基層經驗,同時又能夠提拔的話,往往不能按部就班,所以需要在行政上做一些調整。比如任期沒到五年,我們就提拔,先換一個崗位。有些系統、有些部門適合年輕幹部提拔,比方説團幹部就比較適合年輕幹部提拔,文教系統相對來講也容易一些。還有很多系統,像公安系統,那個資力非常老才能當局長,因為人數龐大,職位也非常少。在這些領域相對困難一些。要提拔年輕局長、年輕官員,就需要從行政上安排,能夠提前培養。
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都是這樣的。60後的官員,到正部級相對來講都是比較難的。60後很多人40多歲,在縣裏面能夠當一個局長都已經很不容易了,在省裏面當個廳長。我是北大畢業的,如果某個人40多歲幹到廳局長,也是差不多這個級別,50多歲到部級,那是非常少的。
學者型、技術型相對來講好一些,但是在我國也是這樣一個傳統,學者型的官員不太會搞關係,技術型的官員,專家型的官員也不太會搞關係,往往是老實人,老實人不會説,做完了以後人家也不知道,所以結果就是往往在提拔過程當中被忽略,一擱置就擱置很多年,所以需要有意識挖掘、發現,如果不有意識地挖掘和發現也不行。這些方面折射出的理念一方面從價值觀念上尊重知識,尊重年輕人創新精神以及尊重女性和少數民族幹部自己的一些特點。比如説我們有些地方出現民族矛盾的時候,光靠男性幹部還不行,光靠漢族幹部也不行,少數民族幹部一齣現就有公信力,女性幹部一説話,很多搞群體性事件的人馬上就説有話好説。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各有各的優勢,不僅僅是我説的這些優勢,還有很多其他優勢有待發覺。但是我們現在自然的運作方向,一個是論資排輩,一個是比較容易搞關係的,相對來講也比較容易發揮作用。要是讓老實人不吃虧,讓專家不吃虧,讓學者不吃虧,讓年輕的人不吃虧,讓少數民族和女性幹部少吃虧,做一些行政上的調整,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還是比較重要的人事管理的理念。
中國網:在2000年時候,中央印發了《深化幹部人事制度的改革綱要》,經過十年的努力,改革綱要提出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近期中央又印發了《2010-2020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規劃綱要》,也對今後的十年深化幹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作出了全面的規劃。這次的綱要是不是也體現了今後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
毛壽龍:未來的方向基本上是價值上和制度上的改變。價值上的改變,比如説用人選拔制度,尤其是提名過程,公開、平等、競爭,而且擇優,可能和過去有些不一樣,但是基本上也是一致的,德才兼備。知識化、年輕化、幹部化、革命化這些還是很重要的,現在可能遇到一些公信力的問題,首先德才兼備可能強調德,“德”更多的內容不會説是政治上怎麼樣,考察這個肯定是必備條件,但是有一點,你到底能不能得到老百姓的擁護,是不是有這個公信力,如果沒有這個公信力,你幹活幹再好,我估計夠嗆。過去我們各方面全面考核,以工作實際為主,也就是説你工作有沒有效果,你有沒有出彩的東西,導致地方幹部追求GDP,追求高大全,搞很多工程,高速公路兩邊樹種得很好,一到小公路,領導不去的地方不種樹,搞了很多形象工程,也搞了很多政績工程。我們説搞形象、搞政績,也不錯,把城市形象搞得好一點,我們也樂意。如果只是為形象、為政績,老百姓不滿意,那不是工作業績問題了,那就是搞虛假的東西,即使政績搞得好,有工作業績,老百姓不滿意,老百姓也不要。從這個意義上講,到目前為止,目前的這些調整有些方面我們還沒做到,但很多方面已經體現了這個方向。
我個人對整個程式不太了解,我覺得有一個程式是必備的,比如提名,提名廣泛徵求意見,不是買官賣官的人説得算,不是讓他們來解決這個事,這方面最近幾年下了很多功夫。還有這個人是不是有很好的口碑,肯定要進行比較深入的調查,有些方面可能還會發一些問卷,看這個人可不可靠。為什麼需要有這樣一些民主化的程式呢,一個是民主,一個是集中。我們在集中方面比較有辦法,在民主方面相對辦法少一些,在未來十年這個綱要裏面,民主的方面、民主的辦法會越來越多。我知道有些地方在投票的時候還專門設了秘密投票間,這樣可以更好地表達一個人的想法,否則每個人一張,大家填的時候都看得見。
現在這個領域從程式上來講,更多地注意公開、公平、競爭、擇優。在制度方面更多地注重民主的辦法,這方面很重要,比如幹部隊伍的進考問題,還有出考問題,該問責就問責,加強責任制,這次只是提拔幹部交流,還不涉及幹部問責的問題。我們平時看很多消息,綜合一下也可以看到,比如現在當官的風險已經很大了,當不好,寫個日記可能被泄漏出來,自己做得不好,可能馬上被人發現,出個國都有可能變成自己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文革前,現在文革時間太長了,一下回到改革開放前,或者一夜回到大學上學前,可能連大學上學前還不如,大學上學前還可以當民工,他因為貪污腐敗被人問責了,什麼都沒有了,可能當民工都沒人要。從這個角度來講,幹部隊伍人事制度改革,整體來講一要提高幹部晉陞的激勵機制。二是能夠真正把好的幹部放在重要崗位上。三是老實人不吃虧。四是如果真有問題的官員就清除出幹部隊伍。
中國網:對於這次人事調整,有一些媒體報道,這是中央為2012年前後官員換屆做準備,也是為十八大人事安排起到一個佈局的作用,您對這樣的報道有什麼樣的看法?
毛壽龍:這個報道可以看出它的一些善良的願望,希望我們的人事幹部制度有一個一貫的思路。但是我個人覺得,因為我們一般來講,對人事有個人事工作的連續性和統一性,像正常的年齡到了就退休,這一點跟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都沒有什麼關係。二,十八大、十七大、十六大實際上解決黨和國家的領導幹部問題,一般不太去涉及到省級官員的幹部問題。如果考慮到十八大是內閣級的官員,我覺得目前所做的調整還到不了這個層次,關係還有點遠。因為至少是國務委員以上,國務委員以上,現在是省委書記或者比較重要的省委書記或者比較重要的部長,比如説發改委主任,現在有些是政治局委員有可能當政治局常委,現在有些是週邊的又比較重要的,工作又比較不錯,經濟發展也好,社會也很穩定,個人也很得老百姓擁護,這樣的人可以有望在十八大的時候進入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層次。目前,這些即使有關係,還是比較弱一點。
中國網:目前離下一屆領導班子換屆只有兩年的時間,這個“選配新鮮的血液”已經成為執政黨的一個重要任務,我國在後備幹部選拔方面有哪些計劃和舉措?
毛壽龍:我們過去特別強調後備幹部,第一梯隊、第二梯隊、第三梯隊,這樣搞人才儲備。目前來講,人才儲備一方面也需要,但是人才儲備也並不是必然的。我們馬上儲備的這個人作為培養對象就可以了,但是用人的時候千變萬化,經常有優秀的人才脫穎而出。作為幹部儲備來講,對後備幹部培養還是很重要的。所以,對後備幹部的選拔,還是注重這幾個條件:一是這個人為人很正派,得到大家很好的認可,一旦列入後備幹部以後,這些幹部的確會比較小心,不會很張揚,比較低調。二是這個人的工作能力是很強的,能夠在不同的崗位上做好工作。三是年齡,各方面的硬性條件,包括學歷等等應該也是有的。應該是德才兼備的基本條件,有一些特殊的幹部可能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我們從國外引進人才,像中組部搞的百千人計劃、一千人計劃,專門用優厚的條件把國外的人引進來,在很多領導崗位上可以發揮他的作用,有些是在學校研究崗位,有的是政府研究機關崗位或者在金融系統的崗位,需要很重要的專業人才的時候,我們花血本的,別人給我們儲備的。
從這個意義上講,後備幹部很重要,當幹部隊伍的運作制度慢慢地公開、平等、競爭、擇優這些價值理念實現了以後,特定的有計劃的指定張三接李四的班,李四接王五的班,這樣一個穩定的關係會慢慢消失,所有的人都是後備幹部。最後結果沒有出來之前,誰都是後備。
中國網:誰都有機會。
毛壽龍:誰都有機會,別搞了張三定了,李四沒定了,張三積極性很高,李四垂頭喪氣,沒必要,這是我個人的想法。但是在制度不健全的情況下,對一些後備幹部進行重點培養還是很重要的。如果是緊急時期,我倒是希望制度上再完備一些,比如説書記病了,縣長頂上,縣長病了,常務縣長頂上,常務縣長病了,第三個縣長頂上,排個隊,或者人大主任,實在不行,公安局長,緊急時刻,比如地震,政府癱瘓了,然後我們就規定地震了以後,只要是幹部身份,公職人員,必須到某個指揮所集合。像海澱區那邊有一個緊急的指揮所,在公園裏面,有吃有住有廚房,只要發生地震,這些人全部到那個地方,有誰還能動,缺胳膊斷腿的不能要,如果書記在,就書記當領導,書記如果不在,就縣長,縣長不在,或者在外地,馬上誰接上。緊急時刻,不可能提拔、慢慢考察培養,所以捱個兒排隊,排到誰,誰就是現場指揮官。這樣政府就不會癱瘓,這是緊急時期。除此之外,我覺得沒有後備,到程式不是很好的時候,一下子選不出來的時候,靠制度選不出來的時候,領導專門帶一帶,師傅帶徒弟一樣,這也不失為一個輔助性的方法。
中國網: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對於幹部的要求也會有一些新的變化,特別是現在需要複合型的人才,那麼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國家在選拔幹部的時候,更看重什麼?
毛壽龍:選拔幹部,每一個階段每個時期有一定的差別,比如改革開放初期,大批領導幹部復出,當時看的主要是政治上,在文革時候是不是幹過壞事,是不是造過反,如果造過反,就算了。如果政治上可靠,很關鍵,就復出來了,復出來以後,年齡很重要,一開會全是老人家,護士扶著,還打著點滴,開什麼會,如果開會一個暈過去了,那不行。那會兒的年齡很重要,現在年齡相對來講也很重要,但是不那麼重要。八十年代基本上是計劃經濟,領導要會懂工業,稍稍接觸過立法的人讓他幹立法去。那時候那麼多機械部、水利、石油等等那麼多國有企業,這些都是政府部門,所以當時的官員需要有些專業化,所以特別強調知識化。一強調知識化,九十年代以後搞市場經濟了,這些東西工廠會做的,所以變成了一個對懂經濟政策的人就很重要了。
現在行政管理、幹部隊伍組織建設,對懂法律的,各方面都有了,目前慢慢轉變為對複合型人才的需要,所以複合型人才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能夠凝聚人,官員官員,所謂官員和專家不一樣,專家跟人爭沒事,錯了也沒事,專家可能會出錯。但是官員出錯不行,而且出錯得給人一個説法,沒給説法,老百姓不滿意,你吃不了兜著走。所以,官員首先要取信於民,那種動員、取信於民的資源和能力非常重要,能不能把黨和國家的政策跟老百姓説清楚,能夠克服阻力,齊心協力,官員的演講能力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緊急時期。
所以,現在政府對公信力的需求越來越大的情況下,這樣的官員就是好官員。另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光會忽悠人也不行,還需要拿硬貨,自己懂,還要找專家來做。還有把幹部隊伍組織起來,做一些組織方面的事情。所以,對領導能力、組織能力和號召力、科學決策的能力,多方面的能力如果很強的話,那是一個複合型的人才。我估計未來誰能夠在這些領域做好準備,這個人就是一個大才。
中國網:我們很多老百姓對幹部選拔的公開性和透明度也是非常關注的,有什麼樣的辦法能夠讓民眾更多地了解當選的幹部?
毛壽龍:目前來講,我們做得最好的環節,就是幹部任命完了以後,把履歷表公開,所以大家基本還知道這個人過去幹什麼,後來幹什麼了,把照片也公開。在此基礎上再公開多一點,就是有個公示,幹部正式任命之前有個公示,徵求大家一些意見,如果大家在此期間有意見的話,這個任命就不算數,這也相當於公開和監督。再往前公示,在有些地方搞就職演説,有些是述職,在晉陞之前有些考官,有時候如果報紙上、媒體上登出來的也有。有些領導幹部開博,老百姓也了解這個事。現在很多財政預算説也要公開,我估計這也是工作的公開。另外,前面的提名程式,向老百姓徵求意見等等。全國各地做法基本不一致,但是理念是一致的,往公開方向走,公開的方式應該是多種多樣,有些地方還是要秘密,假如説你要找老百姓來投票部分表決一下,爭取一下民意,這樣能夠充分表達他的意見。
還有的領導幹部搞票決制,上常委會的時候也搞票決制,單位裏面也搞票決制,有的一票否決,像計劃生育一票否決,有沒有穩定問題、有沒有投訴問題,有沒有各種各樣的陳情問題,有些地方有沒有重大事故,有沒有重大失職,如果有,先考核一下,我估計以後還要加一條,碩士論文、博士論文有沒有抄襲,如果抄襲被人發現了以後也是很沒面子的事兒。所以,提名,透明、公開是理念,制度方面在逐步改善。
在國外,一個官員在公開透明的環境下可能做一些作秀的行為,但是他會注意自己的言行,而且他會為這個東西去做好準備,的的確確很多沒有做好準備的官員,可能有些官員的職位要求不高,所以大家就不怎麼樣監督他。但是他要晉陞到一個要求比較高的職位的時候,公眾的眼光、各方面的監督,用中國話來講叫“人肉搜索”,馬上就把他全部搜索出來了。所以,像美國的2008年的總統競爭可以看出來,麥凱恩找了一個缺乏經驗的副手當他的總統候選人,就是阿拉斯加的州長,還是個女州長,給他一當助手,他馬上民調支援率上升了,結果並沒有讓他晉陞,為什麼?因為這個女州長沒有做好準備,一旦暴光以後説這兒説那兒,答記者問都不太靈光。她當阿拉斯加州長,也沒有那麼多人去考問她,這下子一考,説這個人當不了副總統。但有時候説得太過了也不行,讓希拉裏當,覺得這個人太老練了,如果她當美國總統的話,她的老練加上美國的強大,那就不得了了。我估計有很多人是這麼想的,幹部隊伍的選拔過程、晉陞過程公開公平公正,我覺得應該是努力的方向和目標,沒有一個國家能做到,但是做得越多越好。
中國網:今天非常感謝毛教授的精彩解讀,也感謝各位收看中國網•中國聯通《兩會天天評》,我們也感謝中糧集團長城酒業長期以來對中國訪談的支援。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期節目再會。
(責編 文字:羅艷\主持:羅艷\導播:李哲\攝像:龐睿 董超\後期:董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