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取信於民的資源和能力非常重要 |
中國網 | 時間: 2010-03-10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
中國網: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對於幹部的要求也會有一些新的變化,特別是現在需要複合型的人才,那麼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國家在選拔幹部的時候,更看重什麼? 毛壽龍:選拔幹部,每一個階段每個時期有一定的差別,比如改革開放初期,大批領導幹部復出,當時看的主要是政治上,在文革時候是不是幹過壞事,是不是造過反,如果造過反,就算了。如果政治上可靠,很關鍵,就復出來了,復出來以後,年齡很重要,一開會全是老人家,護士扶著,還打著點滴,開什麼會,如果開會一個暈過去了,那不行。那會兒的年齡很重要,現在年齡相對來講也很重要,但是不那麼重要。八十年代基本上是計劃經濟,領導要會懂工業,稍稍接觸過立法的人讓他幹立法去。那時候那麼多機械部、水利、石油等等那麼多國有企業,這些都是政府部門,所以當時的官員需要有些專業化,所以特別強調知識化。一強調知識化,九十年代以後搞市場經濟了,這些東西工廠會做的,所以變成了一個對懂經濟政策的人就很重要了。 現在行政管理、幹部隊伍組織建設,對懂法律的,各方面都有了,目前慢慢轉變為對複合型人才的需要,所以複合型人才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能夠凝聚人,官員官員,所謂官員和專家不一樣,專家跟人爭沒事,錯了也沒事,專家可能會出錯。但是官員出錯不行,而且出錯得給人一個説法,沒給説法,老百姓不滿意,你吃不了兜著走。所以,官員首先要取信於民,那種動員、取信於民的資源和能力非常重要,能不能把黨和國家的政策跟老百姓説清楚,能夠克服阻力,齊心協力,官員的演講能力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緊急時期。 所以,現在政府對公信力的需求越來越大的情況下,這樣的官員就是好官員。另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光會忽悠人也不行,還需要拿硬貨,自己懂,還要找專家來做。還有把幹部隊伍組織起來,做一些組織方面的事情。所以,對領導能力、組織能力和號召力、科學決策的能力,多方面的能力如果很強的話,那是一個複合型的人才。我估計未來誰能夠在這些領域做好準備,這個人就是一個大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