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評論】正確引導“飯圈”文化 讓正能量充盈賽場
作家史鐵生曾這樣寫道,奧林匹斯山上的神火為何而燃燒,那不是為了一個人把另一個人戰敗,而是為了有機會向諸神炫耀人類的不屈。
在剛剛閉幕的巴黎奧運會上,運動員們在場上敢打敢拼,觀眾們在場下全力鼓勁,無論是否拿到獎牌,大家理解支援,無數畫面令人動容。但賽事舉辦期間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畫面。8月4日,微網志針對在賽事討論中存在的拉踩引戰、惡意攻擊等行為,清理違規內容12000余條,並對300余個違規賬號視程度予以階段性禁言直至永久禁言處置。場內場外緣何這般厚此薄彼,答案隱隱指向了畸形“飯圈文化”。
“飯圈文化”始於娛樂圈,一般指粉絲們自發組建的一種強凝聚力、強系統性的組織,有一整套運作系統,具有強大組織運營能力,與流量高度綁定。體育項目具備一定的文娛屬性,隨著商業化、職業化發展,完全沒有“飯圈”是不現實的。粉絲的關注可以讓體育項目更有市場,但要關注畸形“飯圈文化”向體育領域滲透的影響。
要鼓勵也要警惕,正視飯圈文化影響。一方面,“飯圈文化”健康生長有助於中國體育産業向上發展。“飯圈文化”在體育領域出現,是優秀體育明星自身光環、體育領域市場化發展、不同群體自由偶像選擇和全媒體時代資訊爆炸等因素多元疊加的結果。粉絲的喜愛體現了體育明星作為優質偶像對公眾的影響力日趨增強,也給予了體育項目拓展更廣闊市場的可能。另一方面,畸形“飯圈文化”外溢體育領域的危害也有目共睹。男乒運動員樊振東和王楚欽、羽毛球世界冠軍陳雨菲等都曾飽受跟蹤、偷拍等行為困擾,這些運動員們在控評、跟拍、狂熱接機甚至入侵房間等過激應援行為的圍追堵截之下,難言個人隱私,徒增心理壓力,影響比賽狀態;部分過激粉絲在“流量至上”“泛娛樂化”等畸形價值觀裹挾下,惡意抹黑攻擊“偶像”的比賽對手,擾亂賽場秩序,長此以往不僅消解了競技精神、曲解了奮鬥意義、稀釋了榮譽價值,也會對青少年的價值觀産生誤導。
要喝彩不要拉踩,糾治飯圈不良風氣。“喝彩”是支援鼓勵,更為客觀文明;而“拉踩”是貶低他人以抬高自家偶像,加劇網路暴力。近年來,抵制體育飯圈化相關話題屢登輿論熱榜,8月12日新科奧運冠軍潘展樂解散粉絲群的新聞更是迅速衝上熱搜第一,拒絕畸形“飯圈文化”已是全社會層面的高度共識。然而,體育領域畸形飯圈文化仍在野蠻生長,各方需採取有效措施,讓歪風邪氣遠離賽場,讓競技體育回歸本質。網路平臺要擔起社會責任,把準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借助科技賦能,健全用戶註冊管理、評論發佈審核和網路謠言反制等制度,特別是加強對拉踩引戰、惡意攻擊行為的懲戒,塑造良好網路生態。公安機關要亮出法治利劍,加強分析研判,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傳播謠言資訊、攻擊詆毀他人等網路違法行為,同時順藤摸瓜鏟斷背後的灰色利益鏈條,從源頭上整頓“飯圈”亂象。廣大體育迷要保持客觀理性,遵守觀賽禮儀、享受比賽過程,理解和尊重不同國別、性別、膚色、容貌的運動員,不僅為自己的偶像,更為所有拼搏進取、為國爭光的運動健兒們送上歡呼和鮮花,展現良好形象。
要出圈更要擴圈,引導粉絲合理應援。在“短視頻”流量加持下,越來越多年輕運動員憑其優異的競技成績和個性的表達方式在體育以外的領域受到了關注,獲得了明星般的曝光率和關注度。而粉絲力量是把雙刃劍,用不好會産生種種亂象,用好了則能為體育運動發展提供強大動能。體育主管部門要順應新形勢新變化,針對當前體育産業供需不平衡的情況,逐步提升多項目賽事運營水準,塑造多領域專業品牌,構建完善科學的評論評價體系,引領相關追星組織團體的價值觀,推廣體育精神,帶動群眾體育。傳媒機構要加強賽事本身內容挖掘,提供真實客觀、觀點鮮明、專業性與趣味性兼具的資訊發佈和賽事解讀,減少花邊爭議和極端網民攻訐。“出圈”的運動健兒們更要掌握應對公共關係的能力,通過微網志、抖音等社交賬號分享訓練日常、比賽感受和生活趣事,與粉絲健康互動,引導粉絲從理性追星中獲取積極的精神力量,讓雙方的關係回歸純粹。(封磊)
(《陽光評論》項目由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網路文明建設專項基金資助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