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以高品質經辦助力新質生産力發展
文/魏連升
作者係河南省社會保險中心黨委書記、主任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是新時代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構築了一幅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景圖”,吹響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衝鋒號”。作為社保經辦的工作者,我認真學習了《決定》全文和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關於《決定》的説明,在全面把握、深刻領會的基礎上,對《決定》中“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體制機制”的內容感受尤為深刻,並對兩者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深入思考。
經過長期的實踐探索,我國已建成具有鮮明中國特色、世界上規模最大、功能完備的社會保障體系,隨著中國式現代化的不斷推進和拓展,現行社會保障制度需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實現優化,以更好地適應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與發展要求。在發展新質生産力背景下,健全和優化社會保障體系是一個以更科學的理念、更先進的技術、更完備的機制推動社會保障高品質發展的動態過程,需要牢牢把握新質生産力的核心標誌與內在要求,科學分析新質生産力對社會保障的驅動和影響,深入探索社會保障高品質發展的新理念、新路徑。
新質生産力的發展催生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帶來就業結構和就業形式的深刻變化,誕生一大批新型職業、新型勞動者,他們對社會保障的個性化需求更加多元、數字化服務需求顯著提升。這就要求社會保障工作,既要適應新質生産力的發展,著眼于擴面、提待,進一步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範、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滿足人民群眾對社會保障的更高期待;又要充分利用新質生産力發展帶來的技術變革,對傳統的服務方式進行優化升級,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強化數字賦能,打造人工智慧應用場景,實現自動化經辦、精準化風控、智慧化客服,大幅提升服務效能,優化群眾的體驗。
聚焦新型勞動者的參保需求,
實現人人享有社會保障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社保制度,擴大失業、工傷、生育保險覆蓋面。在社保經辦工作中,要主動適應新質生産力發展帶來的産業結構、就業結構的新變化,加大社保經辦工作的力度和精度,推動各類産業的新型勞動者人人享有社會保障。
一是培育參保擴面增長點。在做好傳統産業參保擴面的基礎上,把新興産業、未來産業作為參保擴面新的增長點,推動新型勞動者全面納入社會保障範圍,激發推動新質生産力發展的動能。
二是增強“數據找人”精準度。充分利用大數據這一新質生産力要素,聚焦新就業形態人員、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加強數據共用比對,依託人社數據及跨部門共用數據等資源,開展“數據找人”精準擴面專項行動,精準掌握斷保、脫保、漏保人員,分類施策,推動參保人數、繳費人數“雙增長”。
三是加快推動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全覆蓋。擴大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加快推進全覆蓋,切實保障平臺企業就業人員職業傷害權益,分散平臺企業的經濟風險,推動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
四是提升社保政策知曉度。分類分級分層提高社保政策宣傳針對性,加強數字技術支撐和新媒體應用,建強用好“河南社保直播間”,發揮“河南社保宣講團”作用,持續開展“社保服務進萬家”活動,全方位、立體式宣傳社保政策和便民服務,擴大社保宣傳影響面,推動實現“人人參保、人人享有”。
聚焦新型勞動者的流動需求,
暢通社保關係轉移接續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取消在就業地參保戶籍限制,完善社保關係轉移接續政策。在社保經辦工作中,要深入研究和考量新質生産力發展對包括新型勞動者在內的生産要素跨區域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的內在要求,充分利用現代資訊技術,加強區域間合作協同,積極應對社保待遇地區間差異、社保關係轉移接續等問題,切實保障新型勞動者的社保權益。
一是暢通社保關係轉移接續。進一步優化社保關係轉移接續流程,推進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資金定期清算模式改革,暢通失業保險關係跨省轉移接續,提升轉移接續便捷度,促進新型勞動者順暢有序流動。
二是加快中部六省區域協同。加快推進中部六省社保經辦高頻事項同標準辦理、資訊系統互聯互通,實現社保經辦服務中部六省“無異地”。
三是加強社保服務跨區域合作。圍繞區域協調發展,推動“豫兵”“豫粵”(大灣區)社保經辦合作落地落實,加快與“長三角”“京津冀”“沿黃九省”合作,為新型勞動者提供跨省、跨區域的便捷社保服務。
聚焦新型勞動者的保障需求,
推動待遇水準穩步提升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再分配調節機制,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健全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和待遇合理調整機制,加快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在社保經辦工作中,要充分發揮社會保障二次分配作用,進一步完善社保政策體系,穩步提升社保待遇水準,讓廣大勞動者更多更好地共用新質生産力發展的成果。
一是夯實新型勞動者待遇基礎。強化新型勞動者依法參保的意識,鼓勵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健全社保待遇確定和定期調整機制,穩步提高養老、工傷、失業保險各項待遇標準。
二是穩步提升社會保險統籌層次。進一步完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以及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省級統籌配套制度,統籌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統籌層次提升,增強社保基金互助共濟能力。
三是持續推進養老保險多支柱建設。持續深化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探索建立高層次人才年金制度,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優化城鄉居民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銜接制度,增強社會保障制度的可持續性,穩定新質生産力發展預期。
聚焦新型勞動者的服務需求,
推動社保經辦轉型升級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健全全國統一的社保公共服務平臺。在社保經辦工作中,要主動適應新質生産力資訊化、數字化和智慧化的新特徵、新要求,緊抓技術革命性突破給社保經辦帶來的創新性發展機遇,落實“數字人社”建設工作要求,持續深化社保經辦數字化轉型,強化數據賦能,提升服務供給品質和效能。
一是持續推進智慧社保建設。完善社保網上服務平臺建設,推廣應用虛擬現實技術(VR)全景網上服務大廳、社保電子地圖和預約系統、智慧客服系統,研發自助經辦一體機,探索應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技術打造“數字員工”,推動經辦服務提質增效。
二是拓展便捷服務。在社保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就近辦的基礎上,研發河南省社會保險基層服務平臺,積極推動經辦服務能力下沉,實現17項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高頻業務辦理足不出村,全省5萬個鄉村(社區)全覆蓋。
三是積極推行“無感”服務。加強跨部門數據共用,拓寬“無感認證”數據來源,推動資格認證數據跨部門互認,有序推進失業保險“四免”經辦,確保各項惠企利民政策精準釋放。
四是持續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加快推進高效辦理員工錄用“一件事”、退休“一件事”落地落實,通過流程再造、部門協同、系統對接和數據共用等舉措,實現經辦業務全省統一辦理,最大程度優化參保單位和群眾的辦事體驗,提升“一門受理、一窗通辦”服務質效,為新質生産力發展創造良好營商環境。
聚焦新型勞動者的安全需求,
推進社保事業可持續發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和安全監管體系。在社保經辦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加強風險防控,維護社保基金安全與穩定,為新型勞動者提供托底安全保障,為新質生産力發展中出現的新風險提供緩衝。
一是加快建設全省社保經辦監管平臺。推動風險防控規則進系統,強化智慧篩查、數據稽核、投訴舉報、風險分析報告、共用數據管理等功能,實現風險預警實時化、數據比對即時化、疑點追蹤透明化、指揮調度可視化,為保障社保基金安全提供“智防”支撐。
二是嚴厲打擊欺詐騙保。建立健全全省社保稽核“飛行檢查”機制,建強用好稽核飛行檢查隊伍,聚焦基金安全重大風險、重大線索等,創新開展跨區域飛行檢查,發現問題實行“雙追”(追回基金、追究責任),切實守牢基金安全底線。
三是加強工傷預防能力建設。堅持工傷預防關口前移,加快建設省級工傷預防宣教基地,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建設規模適度的工傷預防宣教基地,形成全省“一核多支”的工傷預防實訓基地佈局。
四是深化社保數據治理。加大基礎數據治理力度,建設數據品質和數據指標管理系統,推進社保數據標準化工作,開展全險種問題數據治理,提升社保基礎數據品質,為“記錄一生、保障一生、服務一生”提供真實、準確、安全的數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