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網上直播>

於今: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紛紛改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釋放了什麼信號?

2024-06-22 10:10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近期,湖北多地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更名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並相繼掛牌。

此前,城市更新這一職能主要是由公眾較為熟悉的“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或“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承擔。

在新一輪機構改革中,截至目前,地方層面新組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除了湖北‬,廣東‬、深圳也于近‬兩年‬‬成立了專門的“城市更新局”。

根據當地官方媒體報道,這些新掛牌的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均由當地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更名而來。

有‬媒體‬指出‬,住房與城市更新局的名稱變更代表了對房地産市場的調整和轉型,也意味著更多的老舊房屋將進行改造和更新,從而提高城市的整體品質和人居環境。政府將致力於回歸房屋的居住本質,滿足老百姓對於舒適居住環境的需求。

以武漢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為例,官網介紹稱,該局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城市更新等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把堅持和加強黨中央對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城市更新等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落實到履行職責過程中,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

據《湖北日報》此前報道,6月18日,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蒙徽主持召開省委專題會議,聽取武漢市、宜昌市、黃石市推進城市更新有關情況彙報,研究部署下一步重點任務。

會議強調,要把危舊房改造作為推進城市更新的核心內容,探索以市場化方式推進危舊房改造的新模式,著力解決城鎮危舊房“不安全、不成套、不配套、不完善”等突出問題,持續改善人民群眾住房條件和居住環境。要適應人民群眾對住房的要求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探索搭建社區服務供應鏈平臺,推動既有住宅加裝電梯、適老化改造等工作,形成為民服務的長效機制。要加快推進以縣城為載體的就地城鎮化,制定完善縣城綠色低碳建設標準,提升縣城建設品質和公共服務水準,創造條件讓返鄉農民工和進城農民先“安居”再“樂業”。要加快推進相關試點工作,及時總結經驗,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模式,推動城市更新取得更大成效。

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長‬於今‬表示‬‬,作為‬改革開放‬前沿‬,珠三角‬‬城市發展較早,城市更早進入需要更新‬進一步提升時期。早在2001年,香港特區就已成立市區重建局,專門負責城市更新工作。市區重建局雖然名為“局”,但其實為一個永久延續的法人團體,不得被視為政府僱員或代理人,也不得享受政府地位。香港特區政府對市區重建局的運作、資金來源、財政、回收土地、政策制度等方面給予支援,但對業務干預較少。

“深圳‬市‬是‬全國‬‬首個‬城市更新‬‬試點‬。廣州市是第一個設立城市更新機構的城市,2015年2月成立城市更新局。深圳、廣州在城市更新方面先期探索之後,如今湖北‬的跟進,應該能夠説明,于大城市住建部門而言,城市更新這項工作,在未來將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於今説,十八大以來,我國城市更新在理論和實踐上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一些地區(如廣州、深圳、上海、南京及‬香港‬特區‬)在城市更新方式與思路上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總體上我國城市更新還存在著改造規模過大、速度過快,忽視城市文脈的保護等問題。城市更新不僅僅是解決“衰退”問題,更重要的是如何協調好經濟利益、社會利益和環境利益三者之間的關係,從而有力地促進城市更新與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於今認為‬,我國城鎮化率已經超過60%,步入城鎮化較快發展的中後期。面對城市發展的新問題、新形勢,“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對於全面提升城市發展品質、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作為國內最早的城市更新研究者及城市更新系統觀創始者,於今從本世紀初開始關注城市更新問題,其取得的成果和部分觀點被納入國家重點項目及有關發展綱要。於今‬表示‬,隨著城市發展進入城市更新時代‬,以及‬新輪‬改革‬深入‬,全國‬各地設立城市更新機構加以配合。推進城市更新,就是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回應群眾期盼,補齊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突出問題和短板,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責任編輯:王瑞芳】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