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援疆情 醫路行”——援疆醫療專家填補了新疆兵團多項醫療技術空白

2024-04-18 16:44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1.范欣榮

新疆生産建設兵團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

泌尿外科主任、主任醫師、醫學博士

北京協和醫院援疆專家

擅長泌尿系統各種腫瘤的綜合治療。2004年成功獲得一項國家專利“腹膜後腹腔鏡球囊擴張器”。參與了國際、國內的多項臨床藥物研究。主持參與20余項前列腺癌的臨床研究,以及10余項尿路上皮癌等的臨床研究。發表了多篇論著、綜述及譯著。參與了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疾病診治指南2007版、2009版、2011版》的編寫;參與中華醫學會《坎貝爾泌尿外科學》的編譯及審校;參與編寫中華醫學會《臨床診療指南•泌尿外科分冊》;並曾負責“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泌尿外科試題”的出題工作。積極參加國內外的各種學術活動及學術會議,多次在全國及地方(含台灣、香港等)泌尿外科年會、腫瘤名家論壇、全國泌尿外科青年醫師論壇等會議上作專題報告。 

目前主要學術任職: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國際交流委員會委員、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尿路上皮癌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腫瘤防治研究會泌尿腫瘤分委會副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腫瘤學分會泌尿係腫瘤學組委員、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多學科診療委員會常委、北京醫師協會會員、歐洲泌尿外科學會會員、Uptodate學術顧問。

到了兵團醫院的泌尿外科後,范大夫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做一些科室醫療服務能力提升。一是疾病診療水準的提升,通過規範查房,規範醫療文書書寫,開展一些疾病的討論,明確手術適應症、禁忌症和手術操作的一些規範等,來提高整體醫療水準,減少一些不必要的並發癥發生。二是開展疑難疾病診療。來了沒多長時間,就面臨著兩個疑難的病人,一個是患者腹膜後的巨大腫瘤,周圍有很多的主要血管包繞,腫瘤手術存在一定難度和挑戰,范大夫帶領科室人員非常順利的完成了手術。另外一個疑難手術是一個膀胱癌全膀胱切除術後出現了一個吻合口的漏,這個漏不小,而且由於之前做過手術,周圍有粘連,范大夫帶領科室人員採用了一種新的術式完成手術,患者順利出院。三是深化教學理念。每週三設立教學查房,大約兩個半小時,通過查房和病例討論,加深科室人員對疾病的了解。每週三下午開展科室學習,通過對疾病的宣講和提問,來促進整體學術水準的提高。此外,范大夫還擔任兵團醫院副院長,在行政管理方面也給兵團醫院提出了許多改革建議。

image.png


2.張偉

新疆生産建設兵團醫院病理科第一主任

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

北京醫院援疆專家

現任吳階平醫學基金會病理學部委員兼秘書;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青年學組委員兼秘書;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泌尿及生殖系統病理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老年病學分會基礎醫學學組委員;北京醫學會病理學分會秘書;北京醫學會病理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北京醫學會病理學分會泌尿及生殖系統病理學組委員;北京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泌尿生殖系統腫瘤MDT診治學組委員;中國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係腫瘤專業委員會精準醫學學組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腫瘤內科分會委員;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精準醫療與伴隨診斷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病理學雜誌》通訊編委。

自從張偉來到新疆生産建設兵團醫院病理科,就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計劃。在科室工作中,張偉大夫強調對科室人員業務能力的培養。他組織閱片帶教、幻燈授課、遠端討論、網路課程、雲平臺讀片等多種形式的學習。現在,病理科已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具體的學習計劃和日程安排。每週有一次固定的科室業務學習,每週有一次學習北京市讀片會疑難病例。每天早上進行典型病例的讀片。而且還鼓勵醫生對病例進行總結彙報,對罕見病例進行總結投稿。

image.png

張偉認為,與臨床科室的密切聯繫是病理科工作的重點。病理學是基礎學科和臨床學科的橋梁學科,不僅要對疾病作出正確的診斷,而且要理論知識及臨床實踐密切結合,發現臨床的新問題或新線索,促進和推動醫學科學的發展。他提出,與臨床科室的密切交流,可以提高病理診斷的水準及品質,併為醫院未來開展多種疾病的多學科診療模式打下基礎,將先進的醫療理念及診療方案引進來。一次一位肺結節的青年患者,胸腺瘤術後2年,懷疑是腫瘤復發轉移,在多學科會診討論中,張偉大夫提出肺結節有子宮平滑肌瘤血管內播散的可能性,臨床及時改變了診治的計劃,使患者免除一次較大創傷的肺葉切除手術。

張偉大夫的援疆工作給基層帶來的不只是幾項新技術的開展、幾臺新設備的購置、幾例疑難病例的會診,而是如何去做好病理醫生,如何培養病理診斷的思路,如何與臨床醫生交流,如何與患者溝通,如何建設好病理科,如何培養先進的醫療理念,建設好醫院,為新疆人民的健康做出應有的貢獻。

image.png


3.來麗霞

新疆生産建設兵團醫院中醫肛腸科主任

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

中日友好醫院援疆專家

在肛腸領域深耕15年之久,傳承中西醫結合治療肛腸疾病的優勢診療操作技術。

擅長治療肛腸科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雜症,對混合痔、肛裂、高位複雜肛瘺、肛門瘙癢、肛竇炎、肛門神經官能症、直腸狹窄等肛腸疾病的手術治療有獨特見解。對肛周疾病的中醫辨證、複雜肛瘺的肛周微創治療、小兒肛瘺的術式選擇、創面久不癒合的方藥調理等有深入探討,善於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對肛腸疾病的預防和復發進行早期干預。

目前精心致力於肛腸科臨床、教學、科研的發展,主持課題2項,參與北京市十大特色攻關項目1項,參與高水準臨床研究課題2項,參與院級課題5項,在核心期刊發表專業論文20余篇,參編著作2部,發明專利1項。    

目前主要學術任職:世界中醫藥聯合會外科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老年保健協會肛腸分會理事兼秘書,中國女醫師協會肛腸分會理事,世中聯虛實結合挂線專委會常務理事,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名方名藥科技成果轉化分會常務理事,中國中醫藥資訊學會肛腸分會常務理事。

來疆後,來麗霞大夫快速適應兵團醫院工作環境,秉持著“技術支援發展”的理念,積極利用援疆平臺,大力提升肛腸專科整體診療水準及醫療品質。開展多項優勢技術:針對老年便血患者開展內痔硬化微創注射術、針對頑固性肛周瘙癢開展肛周濕疹微創封閉術、運用雙向等壓引流根治術治療高位複雜性肛瘺及膿腫、運用橫分縱扎術治療重度痔等,新術式的開展增加了治療模式的多樣化,擴展了新的治療病種,彌補了保守治療與傳統手術不能達到的既微創又提高療效的目的,既可以住院手術又可以隨治隨走,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優質、安全、有效的健康服務。

圍手術期管理是科室持續關注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在探索微無痛化病房的建設與管理上,科室積極開展多項中醫適宜技術,尤其在緩解傷口疼痛、減輕術後水腫、減少瘢痕形成、促進傷口癒合等方面療效顯著,科室結合肛門病術後傷口恢復的自身特點,針對術後患者個體化開展中藥熏洗、中藥塌漬、中藥封包、紅光照射、腕踝針、耳穴壓豆、穴位貼敷等多項中醫特色技術,同時在傷口恢復的不同階段,通過分期辨證治療採用不同中藥膏劑、栓劑、紗條等特色製劑,在減少術後並發癥的同時促進傷口快速癒合,獲得患者一致認可與好評。

近日,來麗霞主任在兵團醫院接診了一例外院手術後出現嚴重並發癥的患者:患者術後1周仍肛內腫物脫出伴嵌頓,疼痛明顯,影響活動,伴有排便費力,排便不暢感,經專科檢查後診斷為直腸狹窄、肛乳頭瘤、重度混合痔,隨及安排再次手術治療。術後第2天患者在病房可以談笑風生了,覺得自己10多年的問題通過這次手術終於解決了,能暢快排便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可以正常吃飯了,也沒有腫物脫出了,而且疼痛明顯好多了,可以自行活動了。看到患者開心的恢復是肛腸科醫護人員共同的心願,得到患者的信任和理解也是我們勤勉工作的動力。針對患者術後EARS快速康復,我們在病房積極開展肛腸專科護理培訓及出院後延續性護理的建設,從肛腸病術前宣教及術後指導入手不斷更新及完善肛腸專科護理宣教,拓寬護理宣教內容,細化圍手術期護理指導方案,肛腸專科護理水準的專業化和個性化宣教也深受患者好評。

“無痛化”手術中  

患者出院後復診


4.肖震心

新疆生産建設兵團醫院中醫科主任

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援疆專家

醫學碩士,畢業于天津中醫藥大學,畢業專業為針灸推拿學,自2001年畢業後至今在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腦病針灸中心工作,已工作22年,長期從事中風及相關症狀、面神經炎、癡呆及頸肩腰腿疼痛等疾病的臨床診治工作,曾于2016年在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神經內科進修。

中國針灸學會會員,擔任天津市中西醫結合神經內科專業委員會、針灸臨床專業委員會、針灸腧穴專業委員會委員,擔任天津中醫藥大學臨床及實踐技能教學工作,在國內專業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

自援疆以來,在兵團衛健委、兵團醫院、兵團中醫藥學會的組織下為兵團十二個師的相關醫院、團場開展義診工作,為一千余患者診治疾病,受到當地幹部群眾好評,併為各師相關醫療人員開展中醫適宜技術培訓授課及交流活動,將自己掌握的中醫針灸技術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各師的中醫醫療工作者,為中醫文化技術在新疆紮根發芽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5.吳靈敏

新疆生産建設兵團醫院心血管內科第一副主任

副主任醫師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援疆專家

專業方向:主要從事心律失常的導管消融、疑難心肌病的心肌活檢等工作

北京協和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家心血管病中心臨床研究中心PI,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心律學分會青委會副主任委員。發表論文 80余篇,以第一作者發表SCI收錄論著10余篇。4篇論著被7本國際指南/專家共識引用,另有4篇SCI論著獲同期專家述評/主題綜述邀請/國際大會發言邀請。主持縱向課題5項(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參與課題10余項。

擁有專利授權10余項,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

2023年度中國臨床醫學獎,2021、2022、2023年度中國好大夫。

到新疆以後,吳靈敏大夫多措並舉提升科室醫療水準,並積極開展各類義診。

image.png

圖片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援疆醫生、兵團醫院心內科第一副主任吳靈敏與兵團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王平討論患者米日古麗·吐遜的病情。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邵明輝 攝

在臨床方面,積極推廣心律失常相關手術、帶教查房、疑難病例會診等工作,實施心腔內超聲指導下複雜心律失常的導管消融等新技術。發現新疆目前不能開展心肌活檢技術,疑難複雜心肌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工作存在重大短板,為此,他積極奔走、多方協調,與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自治區人民醫院等醫院的專家反覆商討,並主動聯繫國家醫保局彙報工作,為本地區疑難複雜心肌病的診治和研究工作貢獻了一份力量。在多方積極努力下,他受邀去自治區人民醫院實施了心肌活檢術,確診了疆內首例腫瘤靶向治療藥物相關的心肌炎。此外,經常受邀去其他醫院做手術。近日,吳靈敏大夫憑藉高超的醫療技術,在今年冬夜的戶外,挽救了一位猝死少數民族同胞的生命的感動事跡成為佳話。

在教學方面,積極履行“師帶徒”行動的任務。他策劃並主辦了每週一次的科室文獻彙報學術活動,並定期進行院內外的學術講座。

在科研方面,積極參與院內外的科研工作,參與“兵團英才”等人才項目的評審,他帶領科室申請兵團科技計劃項目,指導科室既往中標課題實施,參加兵團研究生課題立項和開題報告全程指導等工作。

在健康科普方面,他積極投身院內外的科普宣教工作並多次承擔兵團廣播電臺的科教直播任務,還經常奔赴兵團各師進行宣教和義診。在中國“心梗日”、“心衰日”、“高血壓日”等重要節點,他借助各類自媒體的力量在院內外進行科普宣教,積極踐行“從防到治、預防為先”的理念。

圖片1月29日,吳靈敏醫生與兵團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宋詩飛查看患者病例。 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邵明輝 攝


【責任編輯:李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