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專家:反制美國關稅霸淩 中國積極佈局繼續推動全球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評觀世界>

專家:反制美國關稅霸淩 中國積極佈局繼續推動全球化

2025-04-14 14:0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新網4月12日電(記者 陳彩霞)“美國新政府妄圖揮舞關稅大棒,逼迫世界各國打電話認輸,這種單邊霸淩行為嚴重破壞全球貿易和金融秩序。中國有底氣有能力採取反制措施,構建多元經貿網路,變中求機。”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接受中新網專訪時如是説。

過去一週,美方不斷升級對華關稅。面對這種霸道霸淩行徑,中國11日宣佈對美國所有輸華商品關稅提高至125%,予以反擊。

陳鳳英錶示,美國新政府這次無端挑起關稅戰,草草出臺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其中的稅率計算方式更是“簡單粗暴”,僅憑算出一個“數字”就將其當成關稅籌碼,與傳統意義上的系統性貿易爭端並不相同,由此證明其的確是個“草臺班子”。

她認為,當前美方新關稅政策處於威脅談判階段,其不確定性對美國及全球經濟衝擊極大。

其一,嚴重破壞二戰後由美國主導建立的全球貿易、國際貨幣和金融體系,我們所熟悉的自由貿易體系與經濟全球化時代已結束;

其二,嚴重衝擊全球股市、匯率、債券市場,震蕩不可避免。世界貿易組織(WTO)稱,美關稅政策或致今年全球商品貿易量萎縮1%,全球經濟低增長或成常態;

其三,關稅大戰走勢難以預測,種種危險不斷積累,美國經濟通脹和失業率攀升,或遭遇比1930年代大蕭條更嚴重的苦果。

陳鳳英進一步分析稱,特朗普9日宣佈暫緩部分“對等關稅”,實質上反映出在當前國際格局中,中國是唯一有能力與美國“硬碰硬”的國家。

中國以正義之勢反制美國,同時表示“對話的大門一直敞開”,陳鳳英認為,中國對美國的戰略博弈,客觀上推動了國際社會維護公平貿易。

“沒有中國頂住,美方暫停關稅90天是不可能實行的,因為絕大多數國家,尤其是小國、弱國在貿易戰中自身很難具備防禦反抗能力,中方採取反制措施是出於維護國際經濟關係的正義之舉。”她強調。

面對美國的關稅“亂拳”,中國未來將以何種方式展開反制?

陳鳳英錶示,中國有140多個主要貿易夥伴,海外投資佈局已經相對多元,在預案層面早已做出一定準備。

她強調,中國未來應採取多管齊下的應對策略,以周邊為中心推動更廣泛的多邊合作。

其一,積極開拓《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區域合作機遇,充分利用貨物零關稅、原産地累積等規則紅利;

其二,加快推進東北亞三國——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進程,儘早落到實處;

其三,加速推進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談判進程;

其四,拓展上海合作組織內部和成員國之間的經貿、金融合作領域;

其五,全面深化中歐經貿合作,重啟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AI)的談判進程 ,為雙方企業構建穩定的經貿環境;

其六,將中亞、中東、俄羅斯,以及更多全球南方國家納入合作版圖,加強資源、技術及供應鏈産業合作,有助於繼續推動全球化;

其七,加強亞歐合作,旨在構建起亞歐經濟一體化架構,以抗衡美國的霸權主義行徑。

陳鳳英還表示,從國內層面而言,中國政府正著力激活內需市場,通過財政、貨幣政策增強流動性,善用“大國市場”、“大國製造”、“大國購買力”,在國際經貿格局中以贏得更多空間。

她舉例稱,“我們的廣交會、進博會等平臺都是重要的國際經貿紐帶,中國需推動市場開放,包括實施更加便利的免稅政策,吸引全球客商。”

陳鳳英指出,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難以長久。“特朗普4年任期,未來還將面臨中期選舉壓力,經濟和通脹狀況或給美國帶來更大風險。”她強調,“中國要把握機會、積極佈局,未來在繼續推動全球化的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完)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