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檢驗力量”護航賦能煤電産業
中新網西安3月27日電 (李一璠)作為能源大省的陜西,擁有豐富的油、氣、煤等資源,其中煤炭産量居全國第三位。記者近日跟隨“陜西品質強省媒體行”,走訪陜西省能源品質監督檢驗所及相關煤電企業,了解“檢驗力量”如何護航、賦能該省煤電産業。
“近年來,陜西煤電産業蓬勃發展,煤炭産量及需量逐年上升,每年檢驗煤量逐步增加,檢驗工作因涉及貿易額大等因素,面臨諸多風險和挑戰。”陜西省能源品質監督檢驗所所長孫興介紹,2024年該所共抽檢煤量2480余萬噸。
作為陜西省最大的冷熱電聯供企業,大唐灞橋熱電廠為西安東郊地區260余家企事業單位、近36萬戶居民提供用電採暖保障,目前每年耗煤量約190萬噸。“電煤品質直接關係到發電效率和設備運作安全,品質檢驗為發電效率、運作安全管理、生産經營成本控制等方面提供保障,也為電廠與煤廠之間的結算提供科學依據。”該廠燃料物資部主任王軍峰表示。
圖為大唐灞橋熱電廠內一景。李一璠 攝
大唐灞橋熱電廠副廠長李震坦言:“以前,電廠和煤廠在熱值認定上經常分歧較大,導致商務索賠困難、糾紛不斷。現在陜西省能源品質監督檢驗所可以及時為企業提供權威數據,這些問題有了解決途徑和依據,是煤電企業合作的‘潤滑劑’。”
“煤炭發運如同一條流水線,不會中途停歇。出現糾紛問題需要迅速響應解決,煤廠、電廠與陜西省能源品質監督檢驗所技術人員聯合採樣、檢測,短時間內對存在爭議的批次提供權威數據。”陜煤運銷集團銅川分公司副總經理趙晶説,因銅川部分老礦區煤礦品質不穩定,對煤礦採樣頻率、檢測時效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圖為陜煤運銷集團銅川分公司部分檢測設備。李一璠 攝
“我們對電煤的關鍵指標如熱值、硫分、灰分等進行嚴格檢測,確保每一批煤都符合國家和行業標準。採樣、制樣、化驗和數據分析等工作環節貫穿産業全流程。此外還建立了電煤品質追溯體系,通過資訊化手段實現電煤品質的全流程監控,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公正性。”陜西省能源品質監督檢驗所電煤管理部主任蔡濤介紹,除檢測外,還為相關企業提供技術支援和諮詢服務。
記者了解到,品質檢驗對煤電産業相關方意義重大。對煤礦而言,經嚴格檢驗可掌握相關指標,不僅能保證産品品質穩定,還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報告優化工藝、提高效率;電廠則可以基於數據合理安排生産計劃,例如準確掌握煤炭的熱值精確計算發電效率,保障電力供應穩定性,掌握有害元素含量,確保在使用煤炭的過程中符合環保要求。
據悉,近年來陜西省能源品質監督檢驗所持續提升服務能力、技術能力和響應能力,未來將聚焦檢驗技術的精準度和效率,探索智慧化檢驗手段的應用,致力於成為陜西能源産業的品質守護者和技術賦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