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千金一刻農事忙——春分時節各地紮實推進農業生産見聞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式現代化之路>

千金一刻農事忙——春分時節各地紮實推進農業生産見聞

2025-03-20 14:24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新華社北京3月20日電 題:千金一刻農事忙——春分時節各地紮實推進農業生産見聞

新華社記者古一平、武江民、許舜達

農諺講,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20日,我國迎來春分節氣。放眼大江南北,各地搶抓農時、不負春光,奏響靈動而緊湊的“春之聲圓舞曲”。

“水來嘍!”隨著氣溫回升,山東冬小麥進入返青期。汶水之濱的田野上,一台臺自走式噴灌機伸展著銀色“臂膀”,一串串水珠均勻灑落。

麥怕倒春寒,返青水對小麥防凍格外重要。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苑莊鎮的農田裏安上了智慧噴灌系統,可以根據作物需水情況精準調控水量。

“噴灌一小時,就能幹完過去一天的活,又快又省心。”鎮裏的種植大戶王振説,與大水漫灌相比,每畝地可節水三成、節肥兩成,帶動小麥增産10%到15%。

水利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累計灌溉面積超6000萬畝。各地各部門精細調度保春灌,有力有序推進糧食生産。

視線轉向東北。遼寧營口港,碧海藍天下,門機大臂揮舞,抓鬥上下起伏,工人正有條不紊地操作設備,進行袋口綁扎。四條作業線“火力全開”,化肥經灌包機分裝成袋後,裝車快速駛離碼頭,運往東北各地。

大連旅順口區的一家農資店裏,各式各樣的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産品擺放有序。前來購買農資的農民絡繹不絕。

農資店負責人王鶴童告訴記者,為了保證備耕,他們年前就開始陸續進貨,化肥庫存量達到800多噸,春種的種子也十分充足,還會送貨到田間地頭,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

黑土地上,冰雪逐漸消融。農資流通繁忙,為春耕打好基礎。遼寧省農業農村廳農情調度顯示,當前,全省農資市場供應充足,種子、化肥、農藥等春耕物資基層銷售網點已備齊九成以上、下襬入戶接近五成。

南國春來早。連日來,在“中國糖都”廣西崇左市,蔗農們正搶抓農時開展甘蔗種植。如今,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正賦能“甜蜜事業”,讓甘蔗種植更高效。

崇左市江州區羅白鄉那湴村的一處甘蔗種植基地,無人機在技術人員操控下緩緩升空,按照預設航線在蔗地上空來回穿梭,僅用8分鐘就完成了15畝的打藥作業。

“與人工噴藥相比,無人機飛防效率高、成本低,而且還具有精準度高、霧化效果好、農藥利用率高等優點。”廣西宏飛植保服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之江大地,從“看天育秧”到“車間育苗”,水稻育秧機械化、智慧化水準不斷提升。

在浙江余姚黃家埠鎮的智超家庭農場水稻育秧中心,經過三天催芽的種子均勻鋪滿了秧盤,在機械手臂的幫助下,擺盤、撒土、播種、疊盤等步驟一氣呵成,實現了育秧全程機械化。

“一個小時就能完成2000盤,今年我們計劃培育早稻秧苗4萬多盤、晚稻秧苗38萬盤以上,可供機插早稻1000多畝、晚稻1.5萬多畝。”中心負責人余軍林介紹,自動化、智慧化流水線讓育秧效率大幅提高,進一步幫助周邊農戶節約生産成本。

穿過層層綠浪,記者來到杭州西湖龍井茶基地,病蟲害檢測儀、太陽能滅蟲燈、防霜風扇……多種現代農業設備正守護著這片茶園。

“近期茶園養護我們最關注的是防範‘倒春寒’。”中茶龍冠公司副總經理陳瑞鴻説,基地引進安裝了24台茶園防霜風扇,將茶園上方的“暖空氣”送到茶樹冠層以提高溫度防霜凍。據估算,每台茶園防霜風扇平均每年可減災增收6000多元每畝。

從送技下鄉到農資保障,再到注入金融“活水”,各方面力量不斷匯集春耕備耕。圍繞耕種管收等關鍵環節,農業農村部組織專家指導組、産業專家服務團和科技小分隊,蹲點包片開展巡迴指導和技術服務;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提早行動,積極採購、調運化肥,保障春耕用肥需要;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全行累計投放貸款1048億元,支援春耕備耕……

春色中分,地氣貫通。神州大地,勤勞的人們正奮鬥在希望的田野上。

【責任編輯:吳聞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