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告別零和博弈,華盛頓才能走出戰略焦慮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評觀世界>

告別零和博弈,華盛頓才能走出戰略焦慮

2025-01-15 08:35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1月13日,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拜登發表了演講,毫不意外地再次扯上中國,稱雖然曾有許多預測表明中國經濟將“不可避免地”超過美國,“但這不會發生”,中國經濟將“永遠無法超越美國”。看來,“對標”中國、將中國視作“最大戰略競爭對手”的執念,依然是華盛頓的一個心魔。但事實上,只有告別零和博弈,華盛頓才能走出戰略焦慮。

就在同一天,拜登政府發佈人工智慧(AI)相關出口管制措施,立即激起了包括本國半導體行業和歐盟在內的多方反對與抵制。通過嚴格禁止美國企業對包括中國在內一些國家的出口,美國相關産業並沒有獲得更大發展空間,恰如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總裁所言,這項“未聽取業界任何有意義意見”的新規,會對美國半導體以及AI的全球競爭力造成意想不到的持久損害。英偉達公司官網的文章指出,“這些規定打著‘反華’措施的幌子,無助於增強美國的安全。”“你輸我贏”的競爭觀與當今世界格格不入,必然在現實層面處處碰壁。

在大國爭霸和擴張的時代,一些西方國家以零和思維主導對外政策,使整個世界遭受衝突和戰爭傷痛,留下了深刻的歷史教訓。如今,世界各國之間的關係早已從“你輸我贏”變為“你我共贏”。各種全球性問題也越過了一國國境和能力範圍,需要各方攜手才能予以解決。國家間的發展並非羅馬角鬥場中你死我活的無底線博弈,抱持這種思維去看待大國關係只會帶來對抗和危機,相反,文化底色和發展道路的多樣性才讓人類文明進步擁有不止一種可能。

正是在深刻把握這一現實的基礎上,中國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及三大全球倡議。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發展的動力在於超越自我,而非取代美國,中國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而非跟美國來一場你輸我贏的“競爭”。中國強調的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正在不同國家和文明間搭建起合作橋梁,給世界提供穩定性和確定性。

華盛頓以冷戰思維打壓中國的發展,背離了美國經濟社會各界和世界各國的根本利益。近幾十年來,高通、蘋果等美國企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國的需求和消費。在“如何正確對待中國發展”這道題上,華盛頓一次次重復著錯誤的解題思路。無論是對中國的起重機、無人機、電動汽車、晶片製造還是人工智慧,美方總試圖以“泛安全化”或“産能過剩”來定義中國的進步,以“涉軍黑名單”或“懲罰性關稅”來遏制中國的發展。然而,中國的進步和發展是不可阻擋的,隨著中國在全球産供鏈中重要性不斷增強,華盛頓表面上制裁了幾家中企,實際打擊的是一整條産供鏈上所有的合作方。

在當前形勢下,中美兩國共同利益不是減少了,而是更多了,這是雙方絕大多數企業和民眾的共同感受,也是雙方相向而行、開展互利合作的重要基礎。2024年,特斯拉在中國的銷量超65.7萬輛,同比增長8.8%,創歷年新高;星巴克去年第四季度在中國內地凈新增290家門店,新進入78個縣級市場……截至2024年,美國在中國設立的企業多達7.3萬家,總投資額超過1.2萬億美元,覆蓋電子通信、汽車製造、消費品、金融服務等多個領域。如果華盛頓能夠放下“與中國PK”的執念,兩國合作的蛋糕能夠做得更大。

不管美國國內發生什麼變化,中方始終根據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處理中美關係。華盛頓的焦慮感不是中國給的,而是自己給的。要走出這種焦慮,關鍵在於正視和接受中國14億多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以中美可以合作共贏的信心,替代維護單邊霸權的固執思維。


【責任編輯:申罡】
無障礙
返回頂部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