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讀懂中國>

一場大摸底,讓經濟高品質發展信心更足了

2024-12-27 08:46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國務院新聞辦12月26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有關情況。作為與人口普查、農業普查並列的全國三大週期性普查項目,經濟普查結果歷來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全國210多萬普查人員歷時兩年,全面摸清了我國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的家底,普查結果涵蓋第二、三産業單位數量及從業人員、企業資産規模、科技創新能力、産業結構等多個方面,標識了五年來我國高品質發展取得的明顯成效。

首先要説,普查結果展現出的中國經濟發展圖景是振奮人心的。五年來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平均在30%左右,同時呈現出發展基礎更牢、發展結構更優、發展動能更足、發展安全保障更強、發展可持續性更好這五大特點。分領域來看,2023年末,第二、三産業法人單位數比2018年末增長了52.7%,法人單位的資産總計增長57.4%;第二、三産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4.2億人,比2018年末增長11.9%;中部地區擁有第二、三産業法人單位數量佔全國總數的比例提高1.4個百分點,西部地區提高0.6個百分點,區域發展更趨協調。在多種産業門類中都有由“大”向“新”“強”的發展趨勢。

與此同時,通過新增對平臺經濟、數字經濟等“三新”經濟的普查內容和首次統籌開展投入産出調查,把中國經濟厚實的底子描繪得更清晰、更全面。全國數字經濟核心産業憑藉3615.9萬從業人員和48.4萬億元營收的規模成為一大亮點,數智化、綠色轉型與工業製造業的結合成為經濟發展更大更新的推動力。根據調查結果,全國已有半數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在生産經營各環節使用數字技術,數字産品製造業企業法人單位實現營業收入20.5萬億元。新能源汽車産量連續9年居全球首位,太陽能電池、風力發電機組産量分別比2018年增長了4.9倍、7.4倍。

新質生産力的加快培育和發展是第二個突出特點。到2023年末,全國從事戰略性新興産業生産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9.60萬個,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的19.5%;從事戰略性新興産業活動的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6.2萬個,佔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的24.5%。研發投入和人才投入都呈現快速增長態勢,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企業法人單位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比2018年增長95.6%,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的從業人員在這五年間增加了517萬人。有評估認為,中國研發投入正迅速接近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38個發達國家的平均水準。

要知道,這些成績是在全球經濟形勢面臨諸多不確定性與不穩定因素的背景下取得的。今年年初,多個國際經濟組織都對2024年全球經濟數據作出相對謹慎、甚至有些悲觀的預測。全球債務風險、延宕不止的地緣政治衝突以及貿易保護主義造成的緊張氣氛都給全球經濟復蘇蒙上一層陰影。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決策層展現出的定力與魄力、中國經濟展現出的韌性,令全球矚目。從所有增量政策的精準有效部署,到一系列高水準對外開放政策落地見效,“全球經濟增長最大引擎”穩定持續向世界貢獻發展動能。今年前11個月,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4.9%,新設外商投資企業增長8.9%;經濟增長率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全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即將順利完成。

我們也要清醒看到,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經濟轉型挑戰將繼續存在,推動中國經濟從“大”到“強”、從“舊”到“新”的華麗轉身,這條路不會太輕鬆。“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只有迎難而上,把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才能凝聚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合力。摸清了,看準了,就抓緊幹。明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我們應該運用好此次普查重大成果,用好政策“組合拳”,激發市場活力,大力發展新質生産力,讓中國經濟這艘巨輪繼續破浪前行。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