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讀懂中國>

讓博物館在文明傳承與創新上展現更大作為

2024-12-25 12:47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方寸之間,一覽千年。從良渚到敦煌,從廣西合浦到河南新縣,每到地方考察,習近平總書記“都會抽時間到博物館走一走、看一看”。在給中國國家博物館老專家的回信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場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希望同志們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定文化自信,深化學術研究,創新展覽展示,推動文物活化利用,推進文明交流互鑒,守護好、傳承好、展示好中華文明優秀成果,為發展文博事業、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不斷作出新貢獻”。

進入新時代以來,博物館熱潮席捲神州大地,各種頗具特色的博物館加速“生長”。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新時代新征程,推動博物館事業高品質創新發展,必將為人類文明的傳承和創新作出更大貢獻。

1.博物館事業發展迎來新機遇

博物館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和守護者,在新時代背景下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和文化傳承工作,在考察伏羲廟時強調,“要將這份寶貴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好,讓祖先的智慧和創造永勵後人,不斷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麥積山石窟考察時鼓勵文物工作者“潛心為國護寶,為傳承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中華文化影響力作出更大貢獻”。這些重要講話精神不僅為文化遺産保護工作指明瞭方向,也為博物館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近年來,隨著社會各界對文化遺産保護的重視和公眾文化素養的提升,博物館事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一方面,政府加大對文化遺産保護和博物館建設的投入力度,為博物館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援和資金保障。另一方面,公眾對文化知識的需求日益增長,為博物館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同時,博物館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一些挑戰。一方面,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公眾對博物館的期望和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博物館需要不斷創新展覽形式和教育方式,以滿足公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速推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融合日益頻繁。博物館需要在保持本土文化特色的同時,積極吸收和借鑒其他文化的優秀成果,推動文化的多樣性和包容性發展。

面對機遇和挑戰,博物館需要採取積極的應對策略。2024年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秉持敬畏歷史、熱愛文化之心,堅持保護第一、合理利用和最小干預原則,推動文化遺産系統性保護和統一監管。健全文化遺産保護傳承體制機制,加快完善法規制度體系。”博物館作為文化遺産保護和傳承的重要機構,需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提升管理水準,推動文物保護工作的科學化、規範化;積極開展科研工作,深化對館藏文物的跨學科研究,提升博物館在相關領域的學術影響力;不斷創新展覽形式和教育方式,普及歷史文化知識,提升公眾素養和審美能力。

2.發揮博物館的文物保護傳承功能

每一件文物,都是人類文明的瑰寶,是民族記憶的珍貴載體,它們見證了歷史的滄桑巨變,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資訊和精神價值。作為博物館人,不僅要守護這些文物免受自然侵蝕和人為破壞,更要通過科學的方法和嚴謹的態度,深入挖掘文物的歷史內涵和文化價值,為公眾提供豐富的精神滋養。

在保護整理方面,博物館需要加快保護修復新技術應用,推動文物保護修復工作科學化。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工作涉及內容廣泛,包括應用現代分析檢測設備分析文物的成分結構、探索文物的質變機理、查明文物在地下的埋藏環境、研究文物在博物館的保存環境、文物的日常科學養護、文物的修復、文物的年代測定、藏品的複製等。更好發揮博物館的文物保護傳承功能,需要不斷更新維護設施,採用智慧化環境監測系統,精確控制溫濕度、光照等條件,為文物創造最佳保存環境。同時,加強與材料科學、生物科技等方面的技術人員合作,共同研發更環保、更高效的保護材料與方法,減少人為干預過程中的二次傷害。

在展品的收藏上,博物館應利用數字技術等手段,創新文物館藏的留存方式。比如,對文物進行高精度掃描與建模,建立詳盡的數字檔案庫,既便於研究交流,又能在實體文物受損時提供復原依據。甘肅簡牘博物館對400余枚簡牘文物進行三維數字化掃描採集,為文物建立永久性、高精度數字化檔案,實現簡牘資源數字化管理,同時為展館文物保護提供科學翔實的數據支撐。

更好發揮博物館的文物保護傳承功能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加強文物保護體系建設,推進 整體性、系統性保護。既要明確博物館事業各方的權責和義務,為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又要構建完善的保護體系和監測機制,包括定期監測、評估和維護等,確保博物館文物保護常態化、可持續化。以具體工作為例,包括但不限于借助文物普查情況,優化完善文物保護傳承體系規劃和方案,建立並完善文物保護的評估標準體系。同時,引導社會力量參與保護工作,加強博物館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的宣傳,在全社會營造保護文化遺産的良好氛圍。

3.深化博物館的學術研究功能

博物館不僅是文物的收藏和展示場所,更是學術研究的重要平臺。博物館擁有豐富的文物資源和研究力量,為學術研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突出了博物館在促進學術研究方面的作用。通過科研項目的開展,不斷深化對館藏文物的研究,能夠提升博物館在相關領域的學術影響力。

博物館學術研究跨越多個學科領域。在考古學領域,通過對出土文物的分類分期,從類型學上揭示古代社會的生活方式、技術進步與文化交流,為重構歷史脈絡提供實物證據。歷史學的研究則借助博物館藏品,深入探究潛藏在文物背後的歷史事件、人物及社會發展規律,促進公眾對過往的深刻理解與反思。同時,博物館不僅是物質文化的展示空間,也是思想觀念的交流平臺。通過對藝術品、文獻的展示與研究,能夠激發人們對生命意義、社會倫理等方面的思考,促進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學術對話。自然類博物館則更能體現出與地質學、地理學的密切相關性,博物館收藏的自然標本與人類活動遺跡,為研究地理環境變遷、人類遷徙模式及地域文化特色提供重要資源,有助於建構全面的地質學、地理學知識體系。

挖掘博物館的學術研究功能,應在加強基礎研究、深入挖掘博物館藏品蘊含的多重價值的基礎上,大力推進學科間的交叉融合。考古學、歷史學、材料科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可以共同探索未知,産生新的學術增長點。博物館專業科研人員需要積極向高校、研究所等科研單位尋求合作,建立廣泛且長效的科研合作機制,共同推動博物館科研事業的發展。通過開展多視角的館藏文物相關的科研項目,持續不斷深化對館藏文物的研究,提升博物館學術影響力。需要指出的是,博物館科研水準的提升離不開專業的人才隊伍培養和建設。需要沉下心吸引和培養一批具備豐富專業知識、科研創新能力的人才,不斷拓展研究思路和方向,完善學科體系、促進學科發展,進而提升博物館科研的核心競爭力。

4.增強博物館的知識普及和文化傳播功能

博物館作為公共文化場所,承擔著普及歷史文化、提升公眾素養的重要職責。博物館通過展覽、講座、活動等方式,向公眾傳遞歷史文化知識,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公眾易於接受的知識和資訊,推動文化知識的普及和傳播,培養公眾的文化自信和審美能力,對於引導廣大民眾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國家觀、民族觀、文化觀具有重要價值。

近年來,許多博物館利用數字化技術手段創新展示傳播形式。通過利用新興技術手段,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公眾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歷史文化的魅力。VR、AR、數字孿生、實時雲渲染、全息投影、裸眼3D等數字技術的應用,使數字藝術展、360°全景展廳、智慧導覽、沉浸式互動體驗等項目在博物館落地開花,如良渚博物院“雲上澤國—良渚文明線上主題展”採用交互技術,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展項“揚帆起航”使用實景體驗和虛擬體驗相結合的方式,中國共産黨歷史展覽館採用裸眼3D技術為觀眾還原了長征場景,讓觀眾獲得了身臨其境的震撼之感。

增強博物館的知識普及和文化傳播功能,需要重視加強與其他行業特別是文旅産業的融合,推動博物館旅遊熱潮更廣泛、更深入、更可持續。比如,青海省博物館開創了“博物館+旅遊”的模式,推出文創、市集、雲展覽等。同時,運用新媒體平臺,打造特色文創IP,積極探索文化創意産品開發,將歷史文化與城市人文完美融合,讓文物産生更大的社會價值。甘肅簡牘博物館立足簡牘特色文化和元素,通過數字化、智慧化等手段,開發“大道至簡”“永年”等特色IP,推出“永年”漆器等文創産品,讓簡牘文化更好融入人民群眾日常生活。這些有益的實踐正是博物館基於對自身特色的準確把握,將科研成果創造性轉化的成功案例。

 (作者:鄭炳林,係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所長、一級教授)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