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中美文化交流,相互尊重是前提
臨近年末,中美文化交流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霜冷”後,開始出現“微暖”。最近在北京舉行的鼓嶺論壇上,與會150多位中美代表重溫了中美民間交流“天下一家,融合共生”的精神。雙方討論的一個重要議題是“共同探尋中美正確相處之道”,其中一大關鍵就是怎樣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溝通、了解。從今年中美文化交流的緩慢復蘇展望明年,NBA擬定重返中國,可以説是一個能讓人們理解兩國間文化交流藝術的事件。
經過6年充滿波折的時間,NBA的布魯克林籃網隊和菲尼克斯太陽隊將於明年10月在澳門舉行兩場季前賽。這件事不只關乎籃球,而且是中美文化在這場微妙的“舞蹈”中一個謹慎而精心設計的步驟。美方或許將此舉視為一次測試,看NBA是否能再次贏得中國球迷。
這個故事看起來涉及體育和商業,事實上,它更關乎文化交流的重要原則:尊重。
讓我們回到2019年的那次事件,時任休斯敦火箭隊總經理莫雷的一條推文點燃了“政治火焰”。他的言論被中國球迷看作對中國的污辱,事件持續發酵,最終導致NBA失去了來自中國商家的贊助協議、轉播權,併為此承受了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那條導致如此嚴重後果的推文引發中國公眾憤怒,暴露了一個淺顯的事實:和打籃球一樣,文化交流也需要基本功,不能將自己在賽場中的優勢,轉化為文化與政治的霸權棍棒,隨意濫用。
從本質上講,文化交流應當是一條雙向理解與互相尊重的道路。NBA是一家職業體育聯盟,更是一種全球性的文化力量。從時尚到音樂,它的影響力早已超越了籃球場的界限。但成為“全球化”的品牌,不能只是將自己的品牌輸出到其他市場,或者在國際市場上賺更多的錢,而是必須從尊重和包容他者的文化開始。只有這樣做,品牌才能站得住、立得久。
這不是關於籃球場上的輸贏,而是關於在多元文化的拼圖中尋找品牌的恰當位置。中國人理解的國家間文化交流的關鍵就在這裡。
想理解這種文化交流的藝術,只需看看姚明。這位身高 2.26米、球技一點不輸美國球星的中國明星風度翩翩,謙遜有禮。當姚明首次進入NBA時,許多人懷疑他是否能適應聯盟的激烈競爭。然而,他不僅用球技超越了這樣的期待,更用他的低調性格和優雅態度贏得美國觀眾的尊重。姚明的努力超越了體育,為跨文化溝通架起了一座橋梁,向美國展示了一個堅守尊重和拼搏體育精神的中國形象。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2019年莫雷事件後NBA的官方回應顯得傲慢且缺乏敏感性。直白地説,它是以一種“我不願聽,也聽不懂”的姿態,連中英文聲明的內容都不一致。不過,NBA最終意識到,一個受人喜愛的品牌無法在海外觀眾那裏強行印上自己的意識形態。中國不買賬,這完全可以理解。不論是通過外交、商業還是籃球的文化交流,所需的應是對話,而非輕蔑。
時間快進到現在,NBA開始謹慎而溫和地重進中國市場。選擇在澳門舉辦比賽是一個策略性的舉措,既是對文化的看重,又兼顧了務實精神。但其中仍然存在的挑戰不應被輕視。
解決之道是什麼?首先,NBA需要投入文化敏感度培訓——採取一種積極方式促進理解,而不是等到危機到來時再去處理。 其次,無論是NBA還是其他任何全球化企業,都需要意識到一個不可忽視的文化常識:謙遜永遠不會有壞處。就像姚明的紳士風度在球場內外都贏得尊重一樣,這種精神也應該成為品牌在海外市場行為的基石。可以稱之為文化外交的“球場意識”:知道何時進攻,何時傾聽,何時將球傳出。
文化交流並不是軟實力理論家的一種光鮮理想,它是應對這個充滿分歧且互相聯繫世界的一種必需工具。是的,中美之間的政治氣候有待轉暖,意識形態的分歧依然明顯。但就像藝術一樣,體育是為數不多的、可以逾越這些界限的共同語言之一。這並不意味著假裝分歧不存在,而是承認這些分歧,並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尋求交流。文化交流有一個超越政治和利益的簡單真理:尊重創造共鳴。
如果NBA能夠掌握這一原則並加以踐行,它就可以讓中美兩地的球場再度“交相輝映”,並在其間架起新的橋梁。(作者是人民日報高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