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産業根基——廣東加強實驗室建設觀察
新華社廣州12月16日電題:夯實産業根基——廣東加強實驗室建設觀察
新華社記者馬曉澄
12月上旬,我國首臺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國産場發射透射電子顯微鏡成功中標兩筆訂單,正式開啟了國産透射電鏡的商業化之路。該成果也是廣州實驗室聯合生物島實驗室等多家單位合力攻關所取得的標誌性成果之一。
“實驗室匯聚全國優勢科研力量,建立‘跨學科、大協作、高強度’體系,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響應國家戰略需求,保障人民健康。”中國科學院院士、廣州實驗室副主任徐濤表示。
在今年的廣東省科技大會上,由鵬城實驗室牽頭、深圳雲天勵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參與完成的“國産E級高性能人工智慧算力平臺”項目獲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這個中國首個自主可控的E級智慧算力平臺又稱“鵬城雲腦Ⅱ”,目前已經支援了一批先進人工智慧大模型的訓練和應用,對支撐我國人工智慧産業的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説。
目前,廣東已初步建立起以在粵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省實驗室、在粵全國重點實驗室、省重點實驗室為支撐,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及在粵國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等組成的高水準多層次實驗室體系。
省實驗室也是廣東重要的戰略科技力量。從2017年開始,廣東以打造國家實驗室“預備隊”為目標,著力於提升基礎研究能力、補強原始創新短板、攻克核心關鍵技術,對標國內外最好最高最優標準,啟動建設廣東省實驗室。
從粵東到粵西、從沿海到內陸、從精細化工到海洋科學……經過這些年的建設,廣東省實驗室及其分支機構覆蓋10余個地市,日漸成為支撐地方科技創新與産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是第二批建設的廣東省實驗室之一。在11月12日于珠海開幕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太博覽會上,該實驗室首次靜態展示測試工作保障船“香洲雲”和測試指揮艇“萬山”號。其中,“香洲雲”可為海洋無人裝備海試的運輸、布放、回收等提供保障,並可開展多學科海洋資源與環境調查研究任務。“萬山”號能夠為海上測試場開展智慧船舶、無人系統和海洋儀器等海試任務提供指揮、交通和應急保障等功能。
“我們將努力建設成為海洋領域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國際前沿研究中心,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廣東、珠海做好經略海洋這篇大文章,打造大灣區高品質發展‘藍色引擎’注入新動力。”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主任陳大可表示。
粵港澳聯合實驗室是廣東省多層次實驗室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2019年啟動建設,由粵方牽頭,聯合港澳雙方或其中一方具有合作基礎的高校、科研機構等法人單位共同建設。今年4月26日,粵港重大精神疾病研究聯合實驗室、粵港澳新藥篩選聯合實驗室在南方醫科大學揭牌。
“實驗室將充分發揮粵港澳三地的優勢資源,重點圍繞認知與情感的細胞和神經環路機制、重大精神疾病發病機制和重大精神疾病防治轉化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推動醫藥技術的創新與應用,為大灣區生物醫藥産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中國工程院院士、粵港重大精神疾病研究聯合實驗室粵方主任高天明表示。
來自廣東省科技廳的數據顯示,全省已建有國家實驗室2家、廣東省實驗室23家、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31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6家、廣東省重點實驗室435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31家。
“實驗室是廣東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集聚優勢創新資源,産生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為廣東科技強省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吳世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