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評觀世界>

南韓政局牽動美日韓“同盟化”

2024-12-17 08:33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近日,南韓戒嚴事件引發的衝擊波持續發酵。南韓政局動蕩,可能與美國政府換屆形成共振,並對東北亞地區格局産生深刻影響,首當其衝的無疑是美日韓三邊合作。

過去一段時間,東北亞地緣格局最突出變化當數美日韓的 “同盟化”發展。自去年8月戴維營峰會以來,美日韓三邊關係重大升級。首先是三邊合作機制化。三方約定每年至少召開一次三邊峰會,並輪流舉辦外長、防長、工商部長和國安部門負責人會議,前不久還決定設立三邊合作秘書處;其次是軍事安全合作同盟化。三方啟動了導彈情報共用和預警機制,開展了多域聯合軍演,軍事一體化加速推進;最後是合作外延擴大化。三方將合作範圍拓展到“印太”,並以維護“經濟安全”為名強化産供鏈、基礎設施和尖端技術等領域合作,聯手搶抓地區經濟主導權。

美日韓“鐵三角”的重塑,被視為美國印太同盟網路的關鍵環節。12月3日首爾戒嚴風波以來,南韓首腦外交停滯,美防長奧斯汀也取消了訪韓行程,不過美日韓三方工作層依然執行了既定安排。12月9日,美日韓外交部門局長級負責人在東京舉行了涉朝問題三邊磋商,11日舉行了第二次助卿/司局長級三邊“印太”對話,試圖彰顯三邊關係依然“堅如磐石”。但在動蕩不安的大背景下,美日韓的這種頻密互動更像是在與時間賽跑,試圖通過固化合作機制,為未來的不確定性打造一道“防波堤”。而如果戴維營峰會的三名主角全部更換,美日韓合作的政治動能能否維繫,需要打上一個問號。

南韓本是美日韓合作中的薄弱環節。歷屆南韓政府出於對日本的歷史心結和現實戒心,始終對同日方開展軍事安全合作態度消極。但尹錫悅上臺後無所顧忌地“親日”,以在強徵勞工案上單方面對日妥協退讓換取了日韓關係的“破冰”,為美日韓合作創造了重要條件。從南韓國內民意看,隨著尹錫悅立足不穩,未來進步派取代保守派上臺執政的可能性大大上升,尹錫悅“親美媚日”的路線可能迎來拐點。在12月4日在野六黨的彈劾動議中,不僅嚴厲批評尹錫悅發動戒嚴,還將矛頭直指尹政府敵視中國、俄羅斯和朝鮮,卻以日本為中心的“奇異”外交政策,認為其致使朝鮮半島危機緊張加劇。

對於南韓的動蕩,日本國內也已嗅到“危險”的氣息。有日本學者警告,南韓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作為下任總統的最有力競爭者,其“反日”態度較前總統文在寅有過之而無不及。如其執政,南韓恐對日重提歷史問題,日韓關係或將重回僵冷氣氛。

實際上,較之日韓關係的不確定性,美國的政策變化才是三邊合作的最大風險。美國國內高漲的單邊主義、孤立主義傾向,早已給美日、美韓同盟亮起“黃燈”。防務費用分攤、關稅等議題,可能引發美日、美韓間的經貿摩擦,加大日韓的對美“離心”傾向,美日、美韓同盟“蜜月”能否延續不容樂觀。

至於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將改善日韓關係視為最重要的“外交遺産”。新首相石破茂雖有意繼承岸田的對韓路線,但明年1月的訪韓計劃已因南韓政局突變而被擱置。而自民黨黨內對南韓進步派執政的警惕情緒,也可能對石破政府的對韓外交形成牽制。

更關鍵的問題在於,美國新政府上臺後,如果重提並落實與朝鮮“無核化換繁榮”的“大交易”,美日韓合作也會失去應對朝鮮“核導威脅”的“名分”,使加強軍事捆綁陷入師出無名的窘境。 

就目前而言,針對朝鮮的共同威脅認知,仍將是推動美日韓三方維持合作機制的主要驅動力。同時,美國現政府的“遺産”,也會對繼任政府的東北亞政策形成一定的框定和約束。但由於朝核問題並非美繼任政府的優先事項,美日韓三邊合作雖然會維持一定慣性,但如果失去了高層持續注入的政治動能,熱切的三邊合作“轉涼”恐怕也只是時間問題。(作者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