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式現代化之路>

何以鋪就“海底兩萬里”——探秘東方電纜的突破之路

2024-12-10 11:26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新華社寧波12月9日電題:何以鋪就“海底兩萬里”——探秘東方電纜的突破之路

新華社記者任軍、顧小立

1.2萬公里,約為北京到南極中山站的直線距離。這是寧波東方電纜股份有限公司累計供應全球客戶的海底電纜長度。

11月13日,寧波東方電纜股份有限公司員工在海纜成品儲線池工作(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江漢 攝

為海島輸送電力,將海上風電場産生的綠電輸送至陸地,連接海上油氣田平臺和水下採油樹……來自東方電纜的産品,鋪就了陸海間的電力“傳輸線”和海上能源開發的“生命線”。

一家普通電纜廠,如何成為海纜龍頭,並一步步打入被國外頭部廠商壟斷的國際市場?從“下海”“下深海”到“去更遠的海”,東方電纜的成功秘訣何在?能為轉型升級的製造業企業提供什麼啟示?

下海:從“旱鴨子”到“海陸並進”

東海之濱,寧波北侖穿山半島南岸。高聳的立塔下,一排排巨型銀色廠房比肩而立。

銅絲拉絲、導體絞合、超潔凈絕緣生産、高壓測試……步入東方電纜“未來工廠”,智慧化生産線飛速運轉。

這是11月13日拍攝的寧波東方電纜股份有限公司“未來工廠”超高壓海纜測試中心(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江漢 攝

從廠區穿過一條數百米長的馬路,便來到工廠專屬碼頭。一條總長超70公里的330千伏三芯海底電纜,正在被裝船,運往廣東陽江的海上風電場進行施工敷設。

從只能生産陸纜的“旱鴨子”變身“海陸兩棲”,如今的東方電纜,穩立國內陸纜、海纜製造商第一梯隊。截至今年10月18日,海纜系統在手訂單超29億元,海洋工程在手訂單近14億元。

海纜的生産和陸纜大有不同——幾十上百公里的海纜需要連續生産、一次性裝盤出廠,還要高阻水、耐腐蝕。作為一家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小廠,東方電纜如何“下海”?

站在碼頭上眺望,略顯渾濁的海面上,客貨輪穿梭不停,對岸的舟山群島依稀可見。

東方電纜的“下海”之路,始於一海之隔的舟山。2005年,舟山連島電力項目啟動,已在陸纜市場摸爬滾打多年的東方電纜董事長夏崇耀嗅到了海面下的巨大商機。

這是11月13日拍攝的寧波東方電纜股份有限公司生産車間。新華社記者 江漢 攝

“陸纜是個集中度很低的行業,沒有核心技術的中低端電纜想要佔領市場,只能靠壓價,我們當時也是如此。”夏崇耀回憶,“那時國內沒幾家企業能生産海纜,我們離舟山這麼近,如果能攻下海纜技術,這個項目十拿九穩。”

夏崇耀是北侖人,幹過銷售、做過採購、當過廠長。或許由於從小吹著海風長大,對於電纜廠“下海”,夏崇耀沒有一絲猶豫。

説幹就幹。就在2005年,東方電纜開始研發光電複合海底電纜。第二年,為生産海底電纜量身打造的立塔矗立起來。自此,“海陸並進”成為公司主要戰略。

相比陸纜,海纜業務一開始只是個小不點,但它如同一粒冬天的種子,默默積蓄力量,只待春天的到來。

從單芯海纜到三芯光電複合海纜,從交流到直流,從電壓110千伏到500千伏,從適用於海上固定風機的海纜到漂浮式海上風機需要的動態纜,從生産海纜到敷設海纜……公司海纜相關的專利超百項,專利成果轉化率在90%以上。

11月13日,寧波東方電纜股份有限公司員工在車間內工作。新華社記者 江漢 攝

隨著我國海上風電爆發性增長,東方電纜的海纜業務“乘風而起”。

兩組數據清晰有力:

——2017年,我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同比增長97%,步入發展快車道。

2018年,東方電纜的海纜産品營收比2017年增加9.5億元,同比增長近800%!2021年,海洋産業板塊佔全年營收比重首次超過50%,而2017年,這一比例還不到10%。

——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我國海上風電累計建成並網3910萬千瓦,穩居全球第一位。

今年1至9月,東方電纜的海纜系統及海洋工程營收已達30億元,接近2023年全年水準。

“有人説,東方電纜這幾年的快速發展是因為趕上了風口,運氣好。但近20年來,我們不斷提升海纜技術。風來時,我們已作好了充足的準備。”東方電纜董事會秘書江雪微説。

下深海:技術突圍實現臍帶纜産業化

抓住海上風電的機遇,為東方電纜築牢了海纜業務的底盤。但是,下一個風口呢?怎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在“未來工廠”車間,4個超大的放線盤正將電纜、光纜、化學藥劑管等單元編織成一種特殊的電纜。這條比蟒蛇還粗的海纜被一圈圈盤在巨大的托盤上,如同一個超大號的“大大卷”。

這是11月13日拍攝的寧波東方電纜股份有限公司“未來工廠”(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江漢 攝

“看,這就是臍帶纜!每一條都是定制而成的,最貴的每米可達萬元!”江雪微介紹。

海洋臍帶纜,開發深海油氣田的關鍵設備之一。就像母嬰間的臍帶,它連接著油氣田的水上平臺控制設施和水下採油樹,可為深潛海底的設備提供電力、氣液壓動力,並輸送化學藥劑、傳遞信號。

臍帶纜,位於海纜中的金字塔尖,要拿下這項技術絕非易事。

“普通海纜一般就是三個電芯捲起來,而臍帶纜是將十幾甚至幾十個不同的單元像擰麻花一樣擰起來,光是讓這些單元乖乖聽話各就其位,我們就試驗了數十次,耗時6個月。”東方電纜副總工程師陳凱説。

一開始沒有專門的測試平臺,團隊就插空借助正常的生産線來試産。沒有生産設備,從國外進口了1000萬元的設備,進行改造升級……

不斷學習消化國外製造技術,承擔國家科技項目,與國外設計公司合作……

測試演算、建立模型、生産樣纜……

試驗—失敗—再試驗—再失敗……

“很長時間,臍帶纜在效益上對公司幾乎沒有貢獻。如果有一點點猶豫,這個項目就黃掉了。”東方電纜總裁夏峰感嘆。

“臍帶纜研發投入大,打水漂了怎麼辦?”“就算攻克了,如何跟國外巨頭掰手腕?”……項目初期,來自各方的質疑不少。

“幸運的是,我們不是一家企業單打獨鬥,得到了産業鏈上下游、高校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援。”夏峰説。

和中海油研究總院、大連理工大學、南方電網科研院、三峽集團協同攻關;和國內公司共同研發臥式生産機,開發光連接器;中海油甘冒風險,為第一根國産化臍帶纜提供了寶貴的市場……

從0到1,耗時近10年,研發總投入過億元。終於,東方電纜做到了。

11月13日,寧波東方電纜股份有限公司員工在車間內工作。新華社記者 江漢 攝

2018年6月20日,夏峰終生難忘的日子。

東方電纜生産的中國第一根大長度臍帶纜從北侖出海,運送到海南文昌氣田群,為公司開闢了深海油氣田這個全新的市場空間。

十年磨一纜。東方電纜自主研發的海洋臍帶纜一舉打破長達57年的國外技術壟斷,還被評為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産品。

“要把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一直相信,做臍帶纜是一件艱難卻正確的事情。我國的深海油氣項目不能一直高價採購國外的臍帶纜,國産化勢在必行。”被問及苦苦堅持的原因,夏峰回答。

如今,東方電纜形成了臍帶纜的産業化和系統維護能力,應用水深不斷向3000米挺進。

“隨著中國工業能力的提升,我們對臍帶纜的性能改進和零部件的進一步國産化更有信心和底氣。”陳凱説。

去更遠的海:點亮萬家燈火

全長150公里,約是北京豐臺到天津市區的距離,2月20日,這條“巨無霸”海纜開啟遠航。

“嘟——”隨著汽笛鳴響,這條身披黑色絕緣衣的“蛟龍”,被“東方海工07”電纜專用運輸船運往荷蘭阿姆斯特丹港。它被用於荷蘭7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助力歐洲的綠色轉型。

這是11月13日拍攝的寧波東方電纜股份有限公司“未來工廠”及專屬碼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江漢 攝

自2019年加速出海步伐後,東方電纜已叩開多家海外客戶的大門:南蘇格蘭電網公司島嶼連接項目、荷蘭電網HKWB風電輸出纜項目、巴西巴卡廖油田項目、卡達北方氣田項目、越南平大海上風電海纜項目……

然而,東方電纜一開始卻連吃閉門羹。

“海纜壞不起啊!一是本身維修成本非常高,二是一旦出現問題,海上風電和油氣工程都面臨停産風險,所以客戶都不會輕易更換供應商。”東方電纜歐洲公司負責人胡利燕説。

“2019年我們連投了10次海外標,結果一次都沒中。”胡利燕陷入回憶,“一年下來開總結大會,大家的業績都是零,像霜打的茄子。”

“我給團隊打氣,告訴大家這世上沒有白費的努力,客戶也需要一定時間去了解我們的品牌。更重要的是,我堅信我們的産品一定能打入歐洲市場。”她説。

“信心從何而來?”記者問。

“一是歐洲海上風電發展迅速,海纜需求大增。我們在國內市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正契合客戶的需求。二是歐洲主要海纜製造商産能見頂。項目不等人,我們肯定會有機會。”胡利燕説。

轉機出現了——

2020年,連接蘇格蘭斯凱島和哈裏斯島兩座島嶼的海纜年久失修,電力傳輸中斷。島上居民只能靠柴油發電機來發電,不僅能耗高,還會污染島上脆弱的生態,亟需儘快更換海纜。

南蘇格蘭電網公司,東方電纜曾經投過標的客戶之一,拋來了橄欖枝,但要求6個月內必須交付海纜。

時間太急,歐洲的海纜製造商接不了這個活,大單就這樣砸了下來。

這是11月13日拍攝的寧波東方電纜股份有限公司生産車間。新華社記者 江漢 攝

“從生産到海運,6個月時間是極限。我們優化了設計方案和項目計劃,最終如期交付。”胡利燕説,“訂單交付的那天,我告訴客戶,你永遠是我們的VIP,因為你給了我們第一次機會。”

在東方電纜工程師劉明看來,中國的海纜之所以能夠走向世界,不僅因為産品的硬核實力,更有為當地點亮萬家燈火的責任感。

蓋亞那,南美大陸的東北部。德默拉拉河一路奔騰,最終注入大西洋。劉明曾在這個遙遠的國度奮戰了10多個日夜。

2020年11月底,德默拉拉河海底電纜遭大型船隻錨鏈破壞,影響了首都喬治敦市四分之一電力供應。

這是一根由歐洲企業生産的海纜,但由於歐洲工程師都在休假無法前來,當地政府通過各種途徑找到了東方電纜,希望企業能派人搶修。

12月18日下午,故障海纜被打撈上岸。劉明和同事連續搶修,受損電纜終於在24日恢復了供電。

平安夜當晚,燈火通明。“來自中國的海纜技術幫助照亮了這個遙遠國家的萬千家庭,這件事很有意義。”劉明説。

如今,東方電纜的國際業務不斷擴大。到2025年國際業務佔到公司營收10%這一目標,正在加快實現。

發現賽道,超前佈局,保持專注,這正是東方電纜的成功“密鑰”。

“海上風電正向深遠海發展,不少國家也在佈局數千公里的跨洲電力運輸,我們的海纜需要電壓等級更高、應用水深更深、傳輸距離更遠,才能更好跟海外海纜巨頭同臺競技。”談及下一步技術革新的方向,夏峰幹勁十足。

【責任編輯:吳聞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