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式現代化之路>

“可愛經濟”掀文旅新時尚 更多人願為情緒價值買單

2024-12-03 11:16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年輕人更願為溫暖情緒沉浸體驗買單

“可愛經濟”掀起文旅新時尚

745歲的妙應寺白塔“穿”上毛衣頓添糯感;地壇的楓葉和銀杏葉變成了毛絨玩具,露出可愛搞怪小表情;古希臘勝利女神在國博靠“軟萌”出圈,一度斷貨……一股“毛絨絨風”正在北京文旅市場掀起新風暴。

記者發現,年輕人更舍得為“可愛經濟”買單。北京交通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教授張野認為,這種現象説明,文創設計的選題已經從“歷史傳統”深入到“當下生活”,更多人願意為情緒價值買單。

京城地標被“絨化”

上周,北京市白塔寺管理處上新了一款以白塔為原型的毛絨文創——“釋TA”,諧音“是它”,為慶祝白塔建成745週年。小白塔胖嘟嘟的,粉撲撲的臉蛋,圍著蓮花瓣圍脖,頂著毛絨華蓋。

“是挂件,又是冰箱貼。”12月1日,白塔寺文創空間裏,設計師王空空一邊演示,一邊向觀眾介紹,“打開底座,小塔的肚子裏裝著一張許願卡,您可以寫下美好願望和祝福。”

為了增加觀眾互動體驗感,該館還推出了毛絨白塔“生日限定款”,觀眾可以親手為它穿上精緻的毛衣、戴上可愛的毛線帽。30分鐘內,10余位觀眾下單,90%是年輕觀眾,也有老人為孩子購買。

市民期待文創“加戲”

“絨化”的風正在席捲文創領域。地壇公園也推出了兩款樹葉毛絨玩偶——銀杏葉造型的“杏運兒”、楓葉造型的“當紅小楓”,模樣憨態可掬。

“拿著它拍照,回頭率百分之百。”市民萬女士説,除了“杏運兒”,她還買過一款稻香村的毛絨糕點盲盒,棗花酥、狀元餅、桂花糕等特色糕點都被畫上了呆萌的表情。

“挺有意思的,如果能再多點儀式感就更好了。”萬女士舉例,甘肅省博物館推出了麻辣燙毛絨花束,蘇州博物館有毛絨絨的“大閘蟹”,這些文創的購買過程被形容為“過家家”,儀式感拉滿,希望在北京也能體驗到。

記者在博物館和公園裏隨機採訪了20位市民,15位表示希望能體驗類似的“過家家”。社交平臺上,網友們曬出為“可愛”買單的理由:“軟乎乎的,看著它就有好心情”“有特色、會整活”“成年人過家家的快樂”……甚至有人願意為了消費“可愛”,專門去一座城市旅遊。市民邱涵就特意請假去了趟蘇州博物館,只為體驗購買“大閘蟹”。他説:“我很願意為情緒價值和體驗感買單,把獨特、新奇的博物館記憶帶回家。”

文創要主動“説”出文化

其實,“萬物皆可毛絨絨”的風刮了一陣子,才到北京。究其原因,白塔寺管理處副主任顧瑩認為,“冰箱貼文創的爆火,讓北京的文旅行業發展思路拓寬了。”同時,對自身文化內涵的挖掘、産品品質的打磨,都會影響毛絨文創研發速度。毛絨白塔上架一週,銷量很可觀。“我們也做了調研,更多觀眾喜歡穿衣服的小白塔,因為這個過程仿佛回到了輕鬆愉快的童年,很解壓。”

張野認為,這種“可愛經濟”表明,大眾的消費觀念已經從傳統的買一件紀念品,進階到收藏爆款和沉浸式體驗的階段,這也為文旅場館打開了新思路。

顧瑩説,可愛的文創承載著文化底蘊,讓優秀傳統文化以更親切的方式融入人們的生活。預計今年春節,小白塔會換上新裝。設計師還計劃給它裝上語音系統,讓它“説”出白塔寺的歷史文化。(記者 李祺瑤)

【責任編輯:吳聞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