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式現代化之路>

聰明車駛上“智慧路”!展望自動駕駛“系統工程”

2024-12-02 11:13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黑山露天煤礦,無人駕駛礦卡正在工作。
  新華社發

北京小馬智行亦莊運營中心內,工作人員在檢查一台自動駕駛測試車輛。
  新華社記者 辛悅衛攝

在四川綿陽科技城新區,市民爭相體驗無人駕駛公交車。
  陳冬冬攝(人民視覺)

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金漪湖環湖道路上,一輛自動駕駛巴士平穩行駛。
  胡肖飛攝(人民視覺)

本系列報道刊發以來,不少讀者提問。比如:車裏沒人,從停車場出來怎麼繳費?自動駕駛汽車違章了怎麼處理?自動駕駛汽車會不會像電影中演的那樣,被“遠端控制”造成安全隱患?……

上述問題,其實代表了公眾的三種關切,即便利問題、管理問題和安全問題。這也意味著,“自動駕駛”不只是“智慧技術接管方向盤”那麼簡單,而是一項集聰明的車、智慧的路、強大的雲、完備的法等於一體的系統工程。

基礎建設“軟硬結合”

針對讀者們提出的問題,記者又進行了採訪。

在北京亦莊某停車場,記者搭乘一輛停放於此的無人駕駛汽車。停車場收費每小時8元,車輛到達出口時,ETC支付系統自動響應,繳費4元。前方橫桿打開後,汽車迅速反應,不出3秒就駛出停車場。

記者發現,一些大型的商業綜合體、機場、車站等公共場所的停車場,以及高速公路收費站等,都已經支援ETC支付。這意味著,將來這些場景落地自動駕駛時,收費應該不是問題。不過,許多小型停車場以及道路旁邊的收費停車區並不支援ETC支付,將來仍需統籌解決。

關於自動駕駛違章問題,記者諮詢了在北京某律師事務所工作的律師劉丹。她表示,目前交通違章主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進行處罰,但由於自動駕駛無需人類操作,常見的暫扣或吊銷駕駛證處罰可能不適用。但汽車運營者或所有者可能會面臨相應的罰款、限制運營等處罰。“將來隨著自動駕駛的普及,針對性的法律法規應該會出臺。”劉丹説。

至於會否出現自動駕駛汽車被“遠端控制”影響安全的問題,小馬智行副總裁、自動駕駛出行業務負責人張寧表示,這個問題業界都在考慮,各家企業有不同的安全保障方案。“就拿小馬智行的自動駕駛系統來説,‘操控大腦’就在汽車本身,以避免遠端中控系統對汽車實行絕對操控的情況。從行業趨勢來看,未來國家和行業也會制定統一標準,以保證行車安全。”

不論是建設城市道路、安裝ETC設備,還是設計“汽車大腦”、制定法律法規,推動自動駕駛加快落地,都需要“軟硬結合”。

目前,中國在自動駕駛基礎建設方面,已經在試點地區初步實現了系統化。

在“硬”的方面,許多道路正在進行數字化改造,建設通信網路、安裝毫米波雷達、鐳射雷達等感知設備,相當於給車和路裝上“眼睛”和“嘴巴”。比如,為了讓“聰明車”自在行駛,武漢已建成191公里“智慧路”和1312畝封閉測試場,累計開放測試道路里程突破3379公里,輻射全市近四分之一面積。智慧物流、智慧環衛、無人公交、無人的士……多種自動駕駛場景已在武漢落地。

在“軟”的方面,各項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和測試穩步推進。截至今年7月,全國共建設17個國家級智慧網聯汽車測試區、7個車聯網先導區,發放測試牌照超過7700張,測試里程超過1.2億公里,很多地方還開展了自動駕駛“雲控基礎平臺”建設。

“我們努力支援技術創新發展,深入開展智慧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車路雲一體化’試點,穩妥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産業化。”工業和資訊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表示。

産業應用“大小兼顧”

在一般用戶眼中,自動駕駛的場景主要集中在私家“小車”上。其實,貨車乃至高鐵等“大車”,一樣廣泛應用著自動駕駛技術。

目前,自動駕駛已經成為創新技術重塑物流運輸産業的重要載體。高速公路上的智慧重卡、港口上自動駕駛集卡,已經完成技術驗證的初始階段,逐步開始大規模商業應用。在智慧駕駛技術的助力下,物流業的運作效率有望在不遠的將來快速提升……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參與交通部“智慧交通先導應用試點”的百餘家創新主體投入自動駕駛貨車約為1000輛,有約20個港口落地實施了自動駕駛的集卡。

“相對於城市道路,高速路路況相對簡單,物流卡車在技術上實現無人駕駛的難度較小。不過,按照目前的規定,仍需有人盯在車上,以充分保障安全。”張寧表示,當重卡切換到了智慧輔助駕駛狀態,將方向盤交給“汽車大腦”時,也就意味著駕駛員變身為安全員,只需坐在車上監管,智慧重卡便會根據實時路況減速、避讓或變道。

除了無人駕駛貨車,高鐵也在不斷應用自動駕駛技術。

京張高鐵,是一條連接北京市與河北省張家口市的城際高速鐵路,也是《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中“京蘭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全球首個實現運營時速350公里的有人值守自動駕駛的高速鐵路。

到點自動發車、區間自動運作、到站自動對標停車、車門站臺遮罩門聯動開啟……“依託自動駕駛系統,復興號智慧動車組列車從制動到停車,停準誤差在10釐米內。”國鐵北京局懷柔北機務段京張車隊黨支部書記王海濤説。

如此智慧的自動駕駛系統,背後是一套精密複雜的支撐系統。據介紹,京張高鐵上的智慧動車組全車布有2000多個監測點,對自身狀態全面監控。與此同時,依託北斗衛星導航和地理資訊系統(GIS),可以完成運營、調度、維護、應急等各項工作。管理者還可以對全線每一座橋梁、每一米鋼軌、每一段路基進行全天候監測,零件是否老化、路基是否沉降,都能實時掌握。

發展佈局“以點帶面”

構建自動駕駛這個“系統工程”,主要抓手是推進“車路雲一體化”,即打造聰明的車、智慧的路、強大的雲。從發展現狀來看,各地“車路雲一體化”建設處於初級階段,尚未搭建形成完備的系統架構,自動駕駛技術和網聯功能的規模化應用,尚有一段路要走。

目前,“車路雲一體化”技術落地與規模應用,主要依託工信部等部門設置的前期測試區、車聯網先導區、“雙智”試點等區域的建設基礎,以此實現“以點帶面”。根據2024年7月3日工信部等五部門公佈的《智慧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名單》,目前,確定了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20個城市(聯合體)為首批“車路雲一體化”試點城市。

聯通智網科技車輛智慧網聯研究院院長周光濤表示,智慧網聯汽車産業加速發展逐漸形成以車、路、雲、網、圖、安全為核心的技術體系,在規模化商業應用中,構建可靠的網路基礎設施,把數字空間護好,智慧出行才會更加安全、智慧與高效。

工信部發佈的資訊顯示,未來,中國將進一步擴大試點範圍,通過統一的架構設計,推動城市級建設、城市群“連片”基礎設施建設,打破“碎片化、煙囪式”的“單點”部署,實現更大規模、更廣範圍的應用實踐。相關協同工作機制也在逐步建立,明確“車路雲一體化”試點的建設運營主體,探索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和運營等商業模式。

“未來,我們還將完善標準法規,推動道路交通安全、保險等法律法規修訂,建立健全高級別自動駕駛監管制度,加快功能安全、網路安全、數據安全標準制定。”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金壯龍説。

【責任編輯:吳聞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