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煮”出百億産值,這座四川小城有何“秘方”?
中新社北京11月29日電 (單鵬)提起廣漢,人們首先想到的無疑是神秘的三星堆。事實上,這座位於四川的縣級市不僅是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火鍋産業聚集地,還坐擁中國最完整的火鍋産業鏈。2023年,當地火鍋産業總産值達155億元(人民幣,下同)。廣漢究竟有何“秘方”,將火鍋“煮”出了百億元産值?
正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下稱鏈博會)上,近30家四川廣漢的火鍋企業把供應鏈“搬”到北京。這只是廣漢火鍋産業的“冰山一角”:從牛油到香辛料,從火鍋食材到火鍋鍋具,從底料加工到方便火鍋,已有160多家火鍋産業配套生産企業在廣漢紮根。
雖然廣漢三星堆出土了外觀酷似火鍋的“陶三足炊器”,當地火鍋産業的發展史卻非常短。“十幾年前,一些火鍋産業龍頭企業看好廣漢的土地成本和交通優勢,選擇在廣漢建廠,與其有合作關係的中小企業陸續遷了過來,逐漸形成集聚效應。”德陽市火鍋産業協會會長、廣漢市邁德樂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禮學形容,十幾年來,企業如同“滾雪球”,齊心協力把廣漢火鍋産業做大。
11月26日,第二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在北京開幕,圖為川渝火鍋産業供應鏈展區一名展商為觀眾介紹火鍋鍋底。 中新社記者 王磊 攝
産業集聚的好處之一,是為企業節約了大量成本。四川博千億食品有限公司是廣漢一家中等規模的火鍋底料生産商,每年有兩三千噸牛油的採購需求。該公司總經理李飛龍説,僅憑牛油就近採購,每年就能省下數十萬元包裝費及運費。
在四川大力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智改數轉”之風也吹進了火鍋界。楊禮學看到,數字化為火鍋這個傳統行業注入了新的能量。為了讓牛油味道更加標準、加工效率更高,楊禮學專程請來德國西門子公司為自己的工廠“量身定做”中控系統,極大提高了車間智慧化生産水準。
“以前靠體力,現在靠‘智慧’。”李飛龍對火鍋生産模式的升級也頗有感觸。若按傳統方式加工底料,工人師傅往往要守著一口大鐵鍋炒上幾個小時,“過去的方式全憑經驗和感官,每天産量有限,味道也很難統一。”李飛龍説,自從更換了智慧化設備,火鍋底料品質更優,加工效率也快了許多。
11月26日,第二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在北京開幕,圖為展商和觀眾在川渝火鍋産業供應鏈展區品嘗四川火鍋。 中新社記者 王磊 攝
當下,中國火鍋愈發風靡世界,火鍋供應鏈企業也“摩拳擦掌”,試圖進一步融入全球供應鏈。這也是今年廣漢和四川其他地區的火鍋企業組團赴京參加鏈博會的原因。
“我們的火鍋底料成功進入了北美、歐洲和東南亞的火鍋店和商超。”今年鏈博會現場,四川辣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監陳瑜華散出許多名片。他表示,儘管各國對於火鍋食材進口有著五花八門的規定,例如馬來西亞要求清真資質,美國對牛油製品有限制,但他仍看好海外市場前景,“起初,很多海外消費者難以接受四川火鍋的麻辣,火鍋不得不改良,但是現在正宗的麻辣火鍋已被諸多海外消費者接受。”
廣漢市駿馬金屬製品廠是一家生産火鍋鍋具的“老字號”,今年鏈博會上,該公司經理李昕宇擺出了多款帶有中國文化元素的火鍋鍋具,其中有印著川劇臉譜的琺瑯臉譜鍋,帶有神龍騰雲駕霧立像的銅鍋,以及模倣三星堆“陶三足炊器”的單人搪瓷小鍋。“火鍋店開到哪,我們的鍋就跟到哪。”李昕宇説,此前一位迪拜僑商在廣漢為自己的火鍋店採購食材和鍋具,一眼看中“三星堆鍋”,“工廠正在趕制這筆訂單,未來在迪拜,用‘三星堆鍋’吃四川火鍋,將別有一番風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