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式現代化之路>

小小奈米長出千億級産業!550多家相關企業集聚

2024-11-27 09:46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蘇州工業園區高新技術企業江蘇康寧傑瑞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生産車間。
  蘇州工業園區供圖

一個巴掌大的試劑盒,只要15分鐘就能判斷腫瘤病理;一層頭髮絲粗細的奈米材料,能把玻璃變成螢幕;一種奈米微球,可大幅提高生物制藥的純度……這些創新,皆出自江蘇蘇州工業園區奈米城——佔地僅1平方公里,集聚起550多家奈米技術相關企業、10多家科研院所,助力蘇州工業園區奈米産業年産值超過1550億元。

小小奈米長出千億級産業,奈米材料為何能量這麼大?讓我們一探究竟。

關鍵在耐心和堅持

認準一個領域紮下去,3年不行5年,5年不行10年

奈米微球,一種粒徑在微米級的小球,具有奈米孔道結構,表面積極大。1克奈米微球鋪開,有一個足球場那麼大。

這種特殊性質,讓奈米微球像“工業味精”一樣,改變了很多工業材料的性質,生物制藥、分析檢測、體外診斷平板顯示等都需要它。

長期以來,我國企業特別是生物醫藥企業所用的奈米微球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2006年,蘇州工業園區率先佈局奈米産業,行業專家江必旺決定回國創業。雙方一拍即合,蘇州工業園區積極支援。

2007年,蘇州納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瞄準了國外企業都沒有突破的奈米微球精準製造技術。3年時間,歷經無數次失敗和嘗試,納微科技團隊研製出培育奈米微球的“種子法”。“就拿用於液晶顯示屏的微球為例,以前全世界只有兩家公司可以生産,他們利用的是篩分工藝,生産週期長達6個月。而我們利用‘種子法’精準控制,全程只要6天。”江必旺説。

雖然實驗取得了成功,滿懷喜悅走出實驗室的江必旺卻發現,事業才剛剛開始:小試、中試、檢測、産線建設、市場推廣……每一步都很艱難,“突破卡脖子技術,我們花了兩三年,但實現産業化落地,卻花了整整10年。”

關鍵時刻,蘇州工業園區站了出來。當時,奈米城已經投用,先後建設了奈米加工平臺、奈米測試分析平臺、整合微系統封裝平臺等,還提供共用生産線。“這些設備往往需要上千萬元,園區購買、企業付費使用,為我們省去很多開支。”江必旺説,依託這些公共服務平臺,企業得以快速將實驗室研究成果落地為商業化生産。

如今,納微科技已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家可同時規模化製備無機和有機高性能奈米微球材料的公司。回首來路,江必旺認為搞科研離不開耐心和堅持,“認準一個領域紮下去,3年不行5年,5年不行10年,甚至更長時間。”

納微科技是蘇州奈米城的縮影。2006年佈局,2013年啟用奈米城,2015年入駐企業突破100家,2020年帶動園區奈米産業産值突破千億元……10多年耐心培育,奈米産業在蘇州工業園區開花結果、茁壯成長。“奈米技術應用産業空間大、潛力足,但投入大、回報慢。我們要看得遠,前瞻佈局規劃先行,慢工出細活。”作為奈米城的運營方,蘇州奈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淑梅説。

創新溢出效應顯著

園區企業同頻共振,創新成果相繼涌現

堅持創新、耐心培育,創新成果花開的那刻,回報令人驚喜——

“急缺高品質微球當標的物!”2010年,園區企業蘇凈集團決定研發智慧微粒檢測儀,集團總工程師孫吉勇任項目負責人。

智慧微粒檢測儀,一種液體顆粒計數器,廣泛用於醫療器械微粒污染檢測、零件清潔度檢測等。微球,是檢測儀識別顆粒的參照物。

“我們有!”一次園區對接會,納微科技主動供貨,2微米、5微米和10微米,各類規格的微球應有盡有。

“相比同類産品,納微科技的微球直徑、密度、光學特性等變化系數小,大大提升了參比物的穩定性和一致性。”孫吉勇説,如今,蘇凈智慧微粒檢測儀檢測精度可達100奈米。

“智慧微粒檢測儀,我們需要!”蘇凈集團的新産品一下線,沛嘉醫療立馬應用。

同在蘇州工業園區的沛嘉醫療是一家高端醫療器械製造企業,主營産品為人工心臟瓣膜等。企業的産品屬於三類植入醫療器械,對潔凈度要求極高。為此,企業一般採用純水來浸泡和沖洗産品,以保證潔凈。這一環節,智慧微粒檢測儀作用極大。只有智慧微粒檢測儀檢測確定,沖洗後純水的微粒數量低於一定標準,産品的清潔度才符合要求。

今年8月,沛嘉醫療自主研發的新一代經導管主動脈瓣系統獲批上市,進一步鞏固行業領先地位。

一項新技術撬動另一項新技術,又催生一項新産品……納微科技的創新突破迅速外溢,也讓園區的“磁吸力”逐步提升。

奈米城內,奈米技術像一根線串起了眾多産業,微納製造、奈米新材料、微機電系統、氮化鎵等多個産業集群陸續壯大。截至2023年底,奈米城入駐企業超550家,培育上市企業5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150家。

奈米城外,奈米技術與生物技術等産業同頻共振、協同向上。

有了高品質微球作為標的物,蘇凈集團的研發不斷取得突破。如今,其固體顆粒的檢測精度已達到0.1微米。依託新産品,蘇凈集團承接了園區一家光刻設備企業的凈化車間工程,為其量身打造符合光學功能材料等産品生産要求的潔凈空間環境。在這一車間中生産出來的3D光學印材、炫彩光變色燙印材料、證卡防偽産品等,又成功賦能園區企業,成為其防偽的最佳選擇。

著力打造創新生態

園區既要有“物理集聚”,更要有“化學反應”

一粒微球,引發創新裂變,折射出蘇州工業園區創新生態的強大活力。回顧奈米産業發展歷程,這裡的經驗與啟示值得探究。

——育産業先育環境。

與普通的創業孵化器、産業基地不同,奈米城將自身定位為奈米技術應用産業綜合社區。張淑梅解釋説,産業綜合社區要兼具創新研發、工程化中試、小規模生産、成果轉化、專利運營、産業服務、總部辦公、綜合配套等多種元素,有利於為企業提供産業集聚的生態環境。

以搭建公共平臺為例,在基礎性平臺上,蘇州奈米城建立奈米加工平臺、奈米測試分析平臺、整合微系統封裝平臺等;在技術支撐與工程化平臺上,建立奈米機電製造、光電製造和光電加工設計試驗中心等,全方位服務園區企業。目前,蘇州奈米城已累計入駐公共服務平臺20個。

——好服務貫穿全過程。

培育企業,要“扶開工”,更要“送一程”。在企業“幼苗”階段,悉心呵護,提供各類創新要素,降低創新成本;在成長期,主動連結更多技術、人才、項目等資源,讓企業“行得穩”。

蘇凈集團就借助園區管委會舉辦的對接活動,敲定了貝克曼庫爾特研發製造基地的凈化合同訂單。合作中,蘇凈集團提供凈化設備,還成為整個工廠基地的凈化方案解決商。當年年底入場施工,第二年便竣工交付,氣密性、潔凈度等指標均表現優異。

——既要“物理集聚”,更要有“化學反應”。

“我們十分注重産業鏈的搭建、産業生態的形成,關注從原材料、終端産品到市場各個環節相關企業和資源的重點引進和聚集,促進相關産業的協同合作。”張淑梅説。

江必旺坦言,蘇州工業園區最大的優勢是吸引集聚一批優質奈米企業,使得行業內企業上下游之間的交流頻繁,彼此相互支援。

從“産業鏈”到“生態圈”,蘇州工業園區創新蝶變、熱潮涌動。截至目前,已培育各級獨角獸及潛在獨角獸企業近230家,各級瞪羚及瞪羚培育企業超900家。

【責任編輯:吳聞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