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對日價值觀外交為何多次遇挫
據媒體報道,11月24日,日本在新潟縣佐渡市首次舉行包括朝鮮半島出身者在內的世界文化遺産“佐渡島金山”全體勞工追悼式。韓政府和勞工家屬代表原本計劃參加這一聯合活動,但因雙方在活動名稱和日方政府代表方面存在矛盾,韓方決定於25日單獨舉辦悼念儀式。這既表明日本尋求繼續美化其侵略歷史,也反映出南韓政府對日價值觀外交的失敗。
日本推動“佐渡島金山”申遺已有多年,但文在寅政府一直持強烈反對立場,因為其中涉及日本如何正視二戰時期強徵南韓勞工的問題。2022年2月,日本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申請將佐渡金山列入世界遺産名錄,但被UNESCO以申報資料資訊不全為由拒絕。今年7月,在UNESCO第46屆世界遺産大會上,日本佐渡金山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因為這次南韓以日方承諾展出有關強徵南韓勞工歷史展品、每年舉行追悼強徵勞工的紀念活動等為前提且雙方達成共識。近日事件表明,日方的確舉行了追悼儀式,也派出副部級的外務大臣政務官生稻晃子出席,但此人是參拜靖國神社的右翼人士,並拒絕表達“強徵”和道歉之意。從日方出席人士的發言中也能發現,日本事實上將悼念活動變成了紀念佐渡金山申遺的儀式。南韓期待日本的“善意”完全沒有體現。
日本失信于南韓已經不是第一次了,2015年日本軍艦島申遺成功後,日方也未遵守承諾完整展示強徵朝鮮半島勞工情況。所以南韓國內對尹錫悅政府同意佐渡金山申遺提出各種擔心,並批評尹錫悅政府的對日外交是“屈辱外交”。然而,在日本持續美化侵略歷史、屢次不履行國際承諾的大背景下,南韓政府仍然希冀日本的善意,只能説明南韓對日本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首先,尹錫悅政府頻現親日舉動表明其涉日外交決策圈並不否認日方做法。比如尹錫悅在紀念南韓擺脫日本殖民統治的“光復節”講話中只字不提日本的歷史責任;國家安保室第一次長金泰孝公開表示“重要的不是南韓國民的心,重要的是日本的心意”,韓媒解讀稱其言下之意是“反正得不到日本真正的道歉,就沒必要要求日本道歉”;雇傭勞動部長官提名人等還主張日本殖民時期的朝鮮半島人的國籍是日本。
其次,在尹錫悅政府“價值觀外交”的路線影響下,日本是“志同道合”的,因此尹錫悅政府幾乎推翻上一屆政府的所有涉日政策主張,單方面向日本做出各種讓步,企圖借此換取日本的善意回報。最典型的是,南韓政府不顧本國最高法院的判決,由韓企籌資替日企支付曾經被強徵的南韓勞工及其家屬的賠償金。時任南韓外長樸振曾將該解決方案比作“南韓倒了半杯水”並期待“日本會積極回應,把杯子倒滿”。但日本並沒有打算倒滿剩下的半杯水。
再次,南韓的對外政策和美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對日政策也是如此。在美國全面推進“印太戰略”和對華戰略競爭的背景下,美國一再要求南韓、日本予以積極配合。但文在寅政府因對日曆史問題上的堅持導致的韓日矛盾引起了華盛頓的不滿,因為韓日關係摩擦導致美日韓三邊合作難以快速推進。尹錫悅政府看到了這一點,主動改善韓日關係、加強韓美同盟。美國也利用了這一條件,迅速將美日韓三邊合作提升到了同盟水準。
據韓媒報道,韓日兩國領導人在利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舉行會談,商定以明年韓日邦交正常化60週年為契機推動雙邊關係更上一層樓。可以預期,不管韓日間在什麼領域發生了怎樣的摩擦,在尹錫悅政府“親日外交”“價值觀外交”方向不變的情況下,南韓很有可能仍會以“歷史問題”不影響現實關係的方式處理對日關係。不過,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南韓的外交處理方式可能只會讓日本在歷史問題上變本加厲,佐渡金山一事既不是第一次,也可能不是最後一次。(作者是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朝鮮半島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朝鮮半島研究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