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變局下,力促中日韓經貿合作新突破
美國大選後,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格局將發生深刻複雜變化。未來5-10年,東亞將有可能成為新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最大亮點。中日韓若能抓住新機遇實現經貿合作新突破,將在推動自身發展的同時,對世界經濟新格局的形成産生重大影響。
中日韓經貿合作目前處於不進則退的關鍵時期。自1999年中日韓合作機制啟動以來,三國間經貿合作取得重大成果,中日韓三國間貿易額由1999年的1300億美元左右增長至2023年的超7000億美元,並成為亞洲生産網絡中心。但與此同時,由於缺乏經貿合作的制度型安排以及多重因素影響,中日韓經貿合作的不穩定性仍然較大。截至2023年,中日韓三國間的貿易依存度只有不到20%,遠低於高度一體化的歐盟(65.7%)和北美自貿區(40.2%)。因此,在全球新變局下,中日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緊密的經貿合作,合力應對外部挑戰。當前,擺在三國面前的重大任務是加快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有研究提出,中日韓自貿區的建立有望給三國GDP帶來0.5%至3%不等的增量效應。
設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構想最早于2002年在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上提出,並於2012年11月正式啟動談判。由於多重因素影響,中日韓自貿協定歷經16輪談判後仍未落地。未來幾年,隨著美國新一屆政府實施“美國優先”戰略,中日韓自貿協定的談判和簽署將迎來重要契機。三國要落實2024年5月27日《第九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聯合宣言》中“加快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的要求,爭取儘快完成實質性談判。
當前,三方要展現建設高水準自貿區的誠意,以RCEP為基礎,對標CPTPP打造全球高水準的自貿協定。近期,中日韓有條件在如下領域取得“早期收穫”:明顯提升貨物貿易自由化水準,爭取實現95%以上的零關稅商品覆蓋率,並對各自高敏感商品設置過渡期、例外條款或階段性降稅等安排;在醫療、養老、環保、汽車製造、電子製造及海關監管互認等重點領域率先推出清單;更加重視邊境後規則對接,參照CPTPP形成産權保護、競爭政策、政府採購、環境保護等經貿規則;利用中日韓資訊技術與數字經濟領域的廣闊合作空間,以RCEP電子商務規則為基礎積極開展數字技術合作、數據跨境流動、數字産品非歧視性待遇、智慧製造領域談判,形成高標準數字貿易規則安排,等等。
中日韓經貿合作對RCEP的實施效果具有重大影響。2023年,中日韓三國GDP、製造業增加值佔RCEP區域的比重高達80%以上,進出口規模佔RCEP區域的70%以上,貢獻了亞洲經濟增量的70%和全球經濟增量的36%。未來3-5年是RCEP全面生效實施的關鍵時期,中日韓應帶頭在RCEP框架下,就自由貿易、市場準入、要素流通便利等重要議題取得新突破。這不僅將在三國內釋放紅利,也將與其他RCEP成員形成更緊密、高效的産業鏈聯繫。
目前,中國政府已宣佈“願探討面向東盟國家實施單邊開放等舉措”。建議中日韓共同實施面向東盟的單邊開放舉措。中日韓三國也可形成經濟技術合作的機制性安排。目前,日韓企業進出口對RCEP原産地規則利用率普遍高於50%,東盟國家利用率普遍不到3%。按照RCEP協定經濟技術合作章節的規定,率先制定實施以專業服務發展為重點的中日韓能力建設清單,以及裝備製造、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等經濟技術合作清單,助推東盟工業化進程;加強中日韓三國在5G、AI、大數據等數字技術領域合作與交流,併合力開展面向東盟最不發達國家的技術援助;率先為柬埔寨、寮國、緬甸等最不發達國家提供能力培訓、技術援助、資訊渠道等項目,增強東盟地區中小企業利用RCEP的能力;等等。
中日韓可推動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市場開放,實現自由貿易的新突破。中國是日韓最大的服務貿易市場,三國經濟在服務貿易方面有較大互補性。未來5-10年,中國産業結構、消費結構、城鄉結構等的轉型升級不僅將對日韓生産性、生活性服務貿易産生大量需求,也將使服務貿易成為中日韓經貿合作中的新增長點。2013-2023年,中日韓服務貿易額年均增長4.5%,快於貨物貿易增速2個百分點。從佔比看,2021年,中日、中韓、日韓雙邊貿易中服務貿易佔比分別為7.8%、8.22%和11.06%,低於當年全球21.4%的平均水準,有相當大的增長空間。若中日韓服務貿易佔比達到全球平均水準,估計將帶來1.4萬億美元的新增市場。
以醫療健康産業為例。基於三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中日韓可以積極推進醫療健康共同市場建設。估計到2030年,中國醫療健康消費市場規模將達到16萬億元人民幣。上半年,中國已經放開7個省市的外商獨資醫院限制。中國醫療健康市場規模優勢與政策效應的疊加,為深化中日韓醫療健康産業合作、釋放中日韓經濟貿易合作潛力提供了相當大的市場空間。
推進服務貿易和投資等規則規制方面的新型開放,將是中日韓三國未來的共同任務。這就需要中日韓合作制定精簡透明的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明顯降低服務貿易壁壘;推進中日韓服務業市場的規則、規制、管理、標準銜接;發揮中日韓在研發、設計與製造上的比較優勢,建立中日韓製造業産業聯盟,等等。
中日韓過去是,今後也會是以市場和規則為基礎的自由貿易的受益者。在中日南韓內最終消費需求發展滯後的短板日益突出的情況下,需要中日韓以開放市場的務實行動合力做大市場。違背市場規律的單邊限制,不僅難以取得成效,也會增大區域産業鏈供應鏈的不確定性與合作成本。無論是基於自身利益需求,還是基於市場發展趨勢,中日韓要全面增強戰略自主,警惕“脫鉤斷鏈”,推動以市場和規則為基礎的更大的市場開放。(作者是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