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一線發展掃描
新華社合肥11月13日電題:打通交通“大動脈”,暢通物流“微迴圈”——多地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一線發展掃描
新華社記者葉昊鳴
推進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交通物流是關鍵領域。近年來,圍繞“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美好願景,多地多部門相繼推出具體舉措,持續推動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
塔吊林立,機械手臂快速抓取大型集裝箱;碧波千頃,巨型貨輪滿載貨物向遠方駛去。冬日,地處長江下游的安徽港口集團蕪湖有限公司國際集裝箱碼頭一派繁忙景象。
“圍繞提高港口物流效率,近年來,蕪湖港通過整合港、航、企三方資源,打破以往支線船公司自行運營航線的慣例,創新實施滬蕪兩港長江幹線駁船共艙管理模式,船舶計劃準點率達90%以上,船舶裝載率大幅提升至80%以上,船舶待港時間由原來的48小時縮減到24小時之內。”安徽港口集團蕪湖有限公司蕪湖港務公司黨委書記章健説。
降低交通物流成本,通過集聚效應推動企業高效發展。
將工廠周邊零散的供應商聚攏在一起,提升倉儲面積的利用率、作業人員的工作效率……這場2012年由奇瑞集團率先在自主車企中啟動的物流“一體化”模式,是物流運輸模式轉型和效率提升的一個縮影。
“我們將供應商零散的自送整合為主機廠到府迴圈取貨,實現集團在全國範圍內的供應鏈運輸一張網,最終將物流車輛佔用率降低了35%,物流成本降低了27%。”奇瑞集團計劃物流總監李加祥説,大量應用無人牽引車、大規模集群搬運機器人等新技術,自動化的倉儲物流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使工廠各項運營指標達到行業先進水準。
將新興的技術手段結合産業鏈需求,由此誕生的科技成果順利完成商業轉化,持續賦能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
高速路上,排列整齊的貨車滿載貨物、風馳電掣,乍看之下似乎與以往的貨物運輸並無區別,但駕駛員的雙手並沒有放在方向盤上,而是讓方向盤自己轉動。這並不是科幻電影,而是在天津港至馬駒橋物流園的路線上真實發生的場景。
依託車路雲一體化技術,京津唐高速公路布設的路側協同設施綜合了檢測平臺,為車輛提供超視距感知、交通態勢與風險預警等資訊,全方位保障行車安全。
遼寧省大力推動大型工礦企業“公轉鐵”“公轉水”,2023年多式聯運量創歷史新高;鄭州機場通過與各地航空公司深度協作培育“快線+干支通”航線網路,大力完善集疏運體系;重慶“市場交易共同配送系統”優化業務受理、貨物分揀、結算統計等環節,上線僅半個月日均單量增長50%……當下,各地交通物流發展不斷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聚焦交通物流堵點卡點,深入實施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行動。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王繡春表示,下一步將加快推動鐵路專用線進港區、進園區、進廠區,大力推動大宗貨物“散改集”;推進實施內河水運體系聯通工程,著力優化主幹線大通道、全面暢通高等級航道網;加快發展多式聯運“一單制”“一箱制”;加快建設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進一步提升國際物流供應鏈發展韌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