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讀懂中國>

讓城市成為百姓宜業宜居的樂園

2024-11-06 16:06

來源:人民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上海市楊浦區“老楊樹宣講匯”全體同志回信時強調:“希望你們繼續講好身邊的生動故事,帶動更多市民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積極參與城市建設和治理,共建和諧美麗城市,共創幸福美好生活。”

説起楊浦,這些年的變化很大。通過推動黃浦江兩岸貫通及濱江岸線轉型工作,昔日的工業銹帶變成了生活秀帶,為上海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老楊樹宣講匯”,主要面向基層群眾開展黨的創新理論、人民城市理念等宣講活動。這是講好身邊的生動故事、帶動更多人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的縮影,也是鼓勵更多人投入人民城市建設、發展和治理的示範。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的核心是人,關涉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樂業。做好城市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城市建設既關乎城市形象,更關係群眾生活品質。城市建設得好不好,應以群眾滿意度為評判標準。比如,給新能源汽車充電,方便不方便?老舊樓房加裝電梯,影不影響周邊鄰里?小區公共空間,能否滿足群眾健身需要?公交車接駁換乘,“最後100米”是不是順暢?回答好這些問題,必須了解群眾所需所盼,並且遵照實際、尊重規律,施策有效。無論是城市規劃還是城市建設,無論是新城區建設還是老城區改造,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人民群眾的需求,合理安排生産、生活、生態空間,才能創造宜業、宜居、宜樂、宜遊的良好環境。

一流城市,既要有一流品質,又要有一流治理。這就必須持續探索城市管理與服務的創新路徑,以繡花般的細心、耐心與巧心提高精細化水準,讓“民生願景”化為“幸福實景”。以上海為例,靜安區城運中心打造“智慧保潔”應用場景,對保潔作業人員、工作量、點位資訊、問題報警開展動態分析與監測,使得日均人流量超百萬人次的南京西路很是潔凈;閔行區新虹街道上線“非機動車數治監管平臺”,可實時監測轄區共用單車運作情況,對停放區域車輛情況進行預警……多措並舉、精準精巧,從民生實事著手,在城市肌體的細微處著眼,加強城市“全生命週期”精細化治理,大街小巷的環境就能更宜人,千家萬戶的生活就能更美好。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如今,從博物館到圖書館,從演藝活動到展覽展出,從發展文化産業到推進文化惠民……城市文化地標不斷涌現、文化服務設施持續完善、文化活動日益豐富,廣大群眾的文化參與熱情越來越高漲,以文塑城、以文惠民正釋放積極效應。事實上,人民對有品位的城市文化需求更加旺盛,對優美人文環境、優質文化服務、優質文化活動的期待更加迫切。從這個意義上説,讓城市成為老百姓宜業宜居的樂園,就應通過提供高品質文化産品、文化設施、文化空間、文化活動,以更好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群眾謀幸福永遠在路上,為群眾持續提供精細的城市管理和良好的公共服務更是城市工作的重頭。始終把“為人民”和“人民建”有機統一起來,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定能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人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能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