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國大市場的機遇各國共用、惠及萬家
這是11月4日拍攝的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辦場地——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外景。(新華社記者 殷剛 攝)
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行。以進博會為契機,中國願同各方一道把開放的蛋糕做大,把合作的清單拉長,讓中國大市場的機遇各國共用、惠及萬家。
進博會“朋友圈”持續擴大,“成績單”越發亮眼。進博會是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自2018年首次舉辦以來,前六屆進博會已有近2500項代表性首發新産品、新技術、新服務亮相,累計意向成交額超過4200億美元;累計組織1130多家外資企業和投促機構赴各地開展精準對接,不少展商在中國開出新門店、新工廠、新研發中心;每屆進博會均有來自五大洲的數千家參展企業和數十萬專業觀眾開展洽談合作……在本屆進博會期間,共有129個國家和地區的3496家展商參加,國別(地區)數和企業數均超上屆,參展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達297家,創歷史新高,186家企業和機構成為七屆“全勤生”。此外,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斯洛伐克總理菲佐、塞爾維亞總理武切維奇等外國領導人也將出席進博會開幕式及相關活動。丹麥駐華大使孔墨客近日在接受海外網採訪時表示,進博會是中國每年最重大的商業活動之一,丹麥將參加進博會,而且會有大批在中國市場活躍的丹麥企業前往。
進博會是中國高水準對外開放的大平臺,也是一個大窗口。開放是進博會的核心理念,也是當代中國發展的鮮明標識。近年來,通過進博會這一大平臺,孟加拉國的手工藝品、尚比亞的蜂蜜、坦尚尼亞的腰果、衣索比亞的咖啡、巴基斯坦的駱駝皮燈、泰國的香椰等世界各國商品進入中國市場,不僅分享了中國市場的機遇,而且帶動了相關國家的産業發展,同時還豐富了中國消費者的選擇範圍。可以説,舉辦進博會是中國擴大自主開放的重要舉措,也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實際行動。埃及企業家協會執行董事穆罕默德·優素福評價稱,中國搭建的進博會平臺令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從中受益,體現了中國以開放姿態與“全球南方”國家共用現代化經驗和發展成果的真誠願望。德國凱傲集團執行董事會成員、首席技術官郭進鵬認為,進博會不僅僅是一個進口商品博覽會,更是中國與世界深化合作、增進互信的重要平臺。
讓世界共用中國發展新機遇,為世界經濟繁榮發展作出更大貢獻。近年來,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脫鉤斷鏈”“小院高墻”甚囂塵上,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明顯上升,世界開放指數呈下滑趨勢。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始終以自身發展為世界發展創造新機遇。從增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到連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全面生效,再到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作為推動開放合作的倡導者和行動派,中國一系列擴大進口、放寬市場準入的開放舉措持續釋放經濟活力,同世界共用發展機遇。今年前三季度,中國進出口總值歷史同期首次突破32萬億元人民幣,與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貿易實現增長。伴隨著中國全體人民穩步邁向共同富裕的步伐,中國還將釋放更多高水準開放紅利,為貿易夥伴帶來更加廣闊的市場機遇。玻利維亞駐華大使烏戈·西萊斯近日在接受海外網採訪時評價稱,中國當前正迎來技術轉型,擁有著驚人的巨大市場、強大的購買力以及與不同國家發展貿易的能力。
新時代,共用未來。中國正在通過推動高水準對外開放實現高品質發展。開放的中國為世界提供了大市場、大機遇。在進博會平臺作用、溢出效應推動下,“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的“進博故事”將不斷涌現。(海外網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