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迎來“南方時刻”
“全球南方”群體性崛起,是世界大變局的鮮明標誌。“大金磚”合作的開啟,標誌著“全球南方”的發展進入新階段,它已成為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的重要力量。因此,深入理解“全球南方”的深層含義,明確中國作為“全球南方”一分子的立場定位,將有助於回應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的關注,也對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
“全球南方”一詞經歷演變
作為當下國際政治領域的一個高頻詞,“全球南方”既不是新現象,也不是新概念。“全球南方”最早由美國新左派活動家卡爾·奧格爾斯比于1969年提出,之後被廣為接受。他是在有關越南戰爭的文章中使用該詞的,奧格爾斯比認為,“幾個世紀以來,北方對全球南方的統治已經高度趨同,産生了一種無法容忍的社會秩序”。顯然,“全球南方”一詞提出之初指的是被西方控制的那些國家和地區。到了冷戰期間,“全球南方”更多是指堅持政治不結盟、共推世界經濟新秩序的第三世界國家。冷戰結束後,隨著東西方陣營對立格局的瓦解,以及東西方加大接觸融合,經濟全球化進入黃金期,“全球南方”一詞在國際政治中的熱度明顯降低,其內涵也發生轉變,主要是指廣大亞非拉發展中國家,且在使用上越來越被“發展中國家”等詞取代。
近年來,尤其是俄烏衝突爆發以來,越來越多的“全球南方”國家在國際舞臺上不再盲目追隨發達國家,“全球南方”再度成為熱詞。當前局勢下,它的內涵與以前有所不同。其中,美國等西方國家試圖將中俄等國排除在“全球南方”之外,將之假想為“全球東方”,“全球南方”則被它們認為是除中俄等國之外的其他非西方發展中國家的集合。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這一表述帶有明顯的地緣政治意圖。2023年3月,美國眾議院通過一項關於“中國不是發展中國家”的法案,可見其目的是操縱概念,以將中國從“全球南方”中剔除,從而實現外交分化。個別中等強國為凸顯自身在“全球南方”的“領導”地位或“中間地帶”國家地位,也有意無意試圖詮釋一個沒有中國的“全球南方”概念。
然而,國際主流看法一直是,“全球南方”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亞非拉發展中國家。中國與其他“全球南方”國家歷史遭遇相同,發展階段相似,有著共同的對全球秩序的主張和立場。正如習近平主席強調的,中國始終是“全球南方”的一員,永遠屬於發展中國家。
“全球南方”再度覺醒
“全球南方”一詞的走熱,來自一些國際勢力的主觀塑造,但更是近年來“全球南方”群體性崛起的客觀反映。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按照購買力平價核算,“全球南方”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在2008年就已超過發達經濟體,2023年佔全球經濟的比重接近60%。“全球南方”還是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集合體,其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從 20 世紀 80 年代的不到40% 上升至當前的超過80%。據預測,2050年前後,全球最大的前十大經濟體中,發達國家將僅剩美德日等少數國家;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印尼、墨西哥、土耳其等“新興七國”(E7)將全面超越七國集團(G7),打破數百年來世界經濟以西方為“中心”、廣大南方國家為“週邊”的結構。在科技、軍事等領域,“全球南方”崛起的勢頭同樣明顯。在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公佈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中國排名上升至第11位,印度、土耳其、沙特、印尼、巴西、越南、菲律賓等快速追趕,連續數年表現突出。在人工智慧、綠色科技等新一輪科技産業革命領域,“全球南方”國家快速進步,中國等一些國家已經進入“第一方陣”,在5G、新能源等領域甚至形成引領態勢,發達國家獨領科技革命潮流的時代已成為過去。
“全球南方”實力快速崛起,但當前全球治理體系仍是二戰以來美國等西方國家主導創建的舊體系,與國際現實嚴重脫節。在現有全球治理體系中,廣大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嚴重不足,它們的地位被看低,訴求和聲音被選擇性忽略,這種全球治理格局越來越不可持續。同時,美國等西方國家仍然希望像過去上百年一樣,繼續主導全球治理話語權,基於自身意識形態和國內利益“領導”國際事務的治理,引起“全球南方”國家越來越多的不滿與反彈。在此背景下,廣大“全球南方”國家在自身身份的集體定位上也越來越清晰,團結意識更為增強。
實際上,早在冷戰時期,“全球南方”就成立“不結盟運動”組織和77國集團,促進相互間政治與經濟合作,彰顯自身在美蘇兩大陣營間的政治獨立性與發展道路自決權,確保自身的主權獨立與發展安全。近年來,隨著美國等西方國家日益“內顧”,“全球南方”國家要求改革全球治理體系、增大發展中國家代表權與話語權的呼聲高漲,南北方的分歧再度凸顯。尤其俄烏衝突爆發以來,面對美國等西方國家要求“選邊站隊”的空前壓力,“全球南方”保持明顯的戰略自主性,並越來越與美國等西方國家劃清界限。2022年12月,聯合國大會再次通過名為“努力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決議,呼籲恢復上世紀70年代各國主張的國際經濟新秩序,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投了反對票,而廣大亞非拉發展中國家除極少數國家外都投了贊成票,這種南北分化的格局説明“全球南方”的自我身份意識正在覺醒。2023年9月,“77國集團和中國”峰會強調以“全球南方”為定位,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古巴國家主席迪亞斯-卡內爾明確表示,“這麼長時間以來,北方國家根據自己的利益主導世界事務,現在該由南方國家來改變遊戲規則了。”
提出全球治理的“全球南方”方案
“全球南方”再度崛起,並加大團結自強,其主要訴求之一,便是發出“全球南方”聲音,推進現行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促進世界和平、發展和合作。今年10月24日,習近平主席在“金磚+”領導人對話會上發表《匯聚“全球南方”磅薄力量 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講話,他強調,“全球南方”為發展而起,因發展而興。我們要做共同發展的中堅力量,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推動把發展置於國際經貿議程中心地位。
當前美國等西方國家主導全球治理體系的不公正、不合理日益凸顯,已成為全球安全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阻礙。在政治安全上,比如俄烏衝突,美國出臺大規模援助烏克蘭法案,這種拱火澆油行為和不負責任引起“全球南方”的不滿。在可持續發展上,對於氣候變化、綠色轉型、數字鴻溝等關乎發展中國家切身利益的全球性問題,美國等西方國家在“本國優先”的旗號下,在提供資金、技術援助等方面的表現令人失望,如早就承諾的對發展中國家1000億美元氣候援助資金遲遲不到位,綠色技術轉移等更是遙遙無期。為了確保自身利益,美國等西方國家對明顯有助推進降碳減排的中國新能源技術和産品,以“産能過剩”等藉口,施行排擠打壓政策,其“雙標”態度再次暴露。在全球經貿投資、金融穩定等議題領域,美國等西方國家一改以往堅持自由貿易的態度,轉提“公平貿易”“經濟安全”“乾淨産業鏈”“碳邊境調節稅”等概念,不但實行高壁壘的保護主義政策,而且通過財政補貼、政府投資、打擊外國競爭對手等手段,大規模啟動産業政策。在文化上,華盛頓重拾“價值觀外交”,召開所謂“民主峰會”,以意識形態劃線,人為製造分裂與矛盾,與世界潮流相悖。
可以看出,美國等西方國家在全球治理上正陷入越來越深的“人格分裂”:一方面,為維持自身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的主導地位,千方百計抵制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另一方面,它們在解決地區衝突問題上推行“雙標”、趁機漁利、毫無作為,在促進全球發展問題上更是作用寥寥。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奢望美國等西方國家自主推進全球治理體系改革是不現實的。“全球南方”唯有團結自強,共推國際機制改革,全球治理才有未來。
在這方面,2023年金磚成功擴員,是“全球南方”持續崛起的又一里程碑。“大金磚”的啟動,是金磚自我調整、自我轉型的重要一步,不僅實現成員的更新、組織架構的更新,而且實現身份使命的再定位,這些都表明金磚已成為“全球南方”的代表性組織和南南合作的新型平臺。這有利於進一步團結廣大“全球南方”國家,有利於更好動員和組織它們,在全球治理層面發出“全球南方”聲音,提出“全球南方”方案,推動全球問題的解決,促進全球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轉變。“大金磚”無論是在人口、領土、資源上,還是在政治、安全和經濟影響力上,有足以改變全球格局的潛力。可以預見,它未來在全球治理上的地位作用將不斷提升。(作者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金磚國家暨G20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