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終”何以能“人不散” 演唱會經濟可持續發展調研
揮舞熒光棒、千人大合唱……無論追憶熾熱青春,還是縱享集體狂歡,演唱會經濟在上海、廣州、成都、杭州、西安等眾多城市“火”了,甚至上海同城一晚開四場演唱會、歌手多場連開都成為常態。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三季度和國慶假期全國演出市場呈現上升態勢,國慶七天假期期間,全國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唱會、音樂節演出場次達到125場,票房收入8.6億元,觀眾人數127.1萬人次,均比去年同期顯著增長。
一場演唱會“激活”一座城,演唱會經濟成為“城市流量”如何做到“曲終”但“人不散”,激發出“吃、住、行、遊、購、娛”的強大文旅消費潛力?各地借助地方文旅資源做足“文章”,讓“行走的GDP”“唱響的文旅熱”在豐富城市文化生活的同時,打造新經濟增長點、催生更加豐富多彩的文化産品,讓演唱會經濟能夠“餘音繞梁”。
自帶流量 拉動文旅産業強勁增長
時間進入2024年的最後一個季度,與逐漸走低的氣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居高不下的“觀演熱”:
10月11日晚,“山歌響起的地方·刀郎2024巡迴演唱會”開啟南京站演出,來自全國各地甚至還有海外的歌迷早早來到場館外等候,演出當晚,許多場館周邊的酒店都顯示滿房;10月12日晚的上海也是好不熱鬧,張學友、李榮浩、劉若英、鳳凰傳奇一同在這座城市唱響,有不少長三角地區的觀眾匯聚於此。
為了一場演出,奔赴一座城,“跟著演唱會去旅行”正在成為新潮流。來上海看張學友演唱會,順便去豫園嘗嘗小籠包,在外灘打卡陸家嘴“三件套”;去南京看刀郎演唱會,順道遊一遊秦淮河,漫步在古城墻上……在這場人與城的雙向奔赴中,拿著演出門票的人,既是觀眾,也是遊客。
從去年6月到現在,來自浙江寧波的張女士共觀看不下十場演唱會,北至天津,南至香港,十多座城市都留下了她的足跡。“相較于單純地看一場演唱會,去一座我未曾造訪的城市更讓我值得期待,那裏的美食、人文都值得探索,看演唱會只是我選擇去那座城市的其中一個理由。”
或“打飛的”前往幾百公里外赴一場音樂之約,或乘坐高鐵在一天內往返來一場“特種兵觀演”行程,跨城觀演已經成為當下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相關數據,18至34歲的年輕群體是演出市場的消費主力,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跟著演唱會來一場“説走就走的旅程”。
“其實看一場演唱會,佔比最大的支出不是門票,而是交通。”張女士説。事實上,跨城觀演關聯交通、酒店、餐飲、旅遊景區等多鏈條、多環節,與文旅消費的各個場景深度融合。
演唱會作為粉絲經濟和文旅經濟的重要載體,“溢出效應”明顯,既聚人氣,也聚財氣,更激活了地方消費市場的“一池春水”。
數據顯示,2023年10月周傑倫在上海連續開唱4天,現場觀眾共18.5萬人次,總票房超2億元,其中跨城觀演佔比73%。演唱會期間,上海市酒店預訂量環比上漲約80%,往返機場、火車站等大型交通樞紐的需求同比增加超過110%,演唱會經濟成為名副其實的“行走的GDP”。
市場下沉 引爆更多小城消費熱力
作為文化消費和旅遊消費的結合,演唱會經濟何以“唱響”消費新業態,激發消費新動能?
從個例變主流,觀眾的消費需求是驅動力。在忙碌的工作之餘,當代年輕人選擇用演唱會的短暫“狂歡”來去除“班味”,他們在伍佰的演唱會上放鬆玩梗,積極參與大合唱,也在鳳凰傳奇的演唱會中激情對唱,甚至直接在現場“蹦迪”,可以説演唱會不僅讓大家現場感受音樂的魅力,更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放鬆的出口。
在演唱會現場,歌手和觀眾形成了真誠、自然的情感互動。“成為合唱的萬分之一”讓觀眾們找到集體歸屬感,體驗到與歌手“雙向奔赴”的快樂。不同的人群在同一場演唱會上獲得難能可貴的情緒滿足,是演唱會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從小眾到大眾,演唱會市場的下沉是基礎。曾幾何時,各類觀演行為作為一種小圈層文化,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很流行。近年來,演唱會經濟之風吹到了三四線城市以及更下沉的市場,讓更多人有機會體驗到演唱會現場的魅力。
當下,非一線城市在演藝市場的“聲量”正在不斷提升。在周傑倫巡演名單中,出現呼和浩特、太原、海口等“演唱會稀客”的名字,薛之謙的演唱會巡演城市則滲透更深,除了衢州還有南寧、佛山、南昌、連雲港和遵義等較少舉辦演唱會的城市。原來屬於小眾、局限于大城市的演唱會,“出圈”走向大眾市場。越來越多的演唱會花落“小城”,讓消費者擁有了更為廣闊的觀看選擇空間。
從“等風來”到“借風勢”,地方的誠意是保障。無人機列陣歡迎歌迷、交通上保駕護航、為持票歌迷免除當地景區門票、主動牽頭當地餐飲住宿商家和大型商場提供消費優惠……
一場演唱會不再只是歌迷和偶像的雙向奔赴,也是演出産業和地方經濟的高度協同融合。從“等風來”到“借風勢”,地方文旅不斷升級城市接待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為“演唱會式旅遊”提供更佳的個性化體驗。
演唱會不僅是“激活”一座城的發動機,更在地方文旅的努力下,成為一張張鮮活的城市名片。地方政府充滿誠意的“上新”舉措,不僅吸引更多的觀眾和遊客,也進一步加速了文旅融合,創造更多消費新場景。
因地制宜 期待更好釋放後續動能
“市場不會一直高歌猛進,最終還是會回歸常態和理性。”提及當下火熱的演唱會市場,中央文化和旅遊管理幹部學院副研究員孫佳山認為,2023年爆髮式增長的演唱會市場在供給端有其特殊性,但進入2024年,市場已經開始自我調節,出現常態化和理性化的趨勢。
這一點張女士也有所體會。“今年以來有看到部分演唱會門票出現低價售賣的情況,部分演唱會出現上座率不高的現象。”同樣地,演唱會給中小城市帶來的紅利似乎也在慢慢褪去,“感覺大家還是更希望去大城市看演唱會,畢竟配套設施更好,體驗感也會更好。”
面對正在變化的市場和觀眾愈發多元的觀演需求,如何進一步留住“人氣”,是留給城市的難題。換言之,當演唱會“一曲終了”,怎樣才能“人不散”?
“辦演唱會等演出週期長、投入大,主辦方能賺到錢,但地方政府的承載能力和接待能力卻受到考驗,承載演出實際上對市政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和縣級市。”在孫佳山看來,舉辦一場演唱會不是一項簡單的文藝活動,它聯動的是社會的方方面面,城市在軟硬體、服務能力、治理能力上,都要跟得上文旅深度融合的時代發展趨勢。
演唱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城市的文化內核。“在追求短期經濟效益的同時,各個城市應當因地制宜,找到適合自身的演藝經濟發展模式,使文藝IP和城市形象相得益彰,推動文化旅遊更好地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孫佳山説。
今年暑假,在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景區舉辦的萬人星空演唱會在社交媒體平臺火爆出圈,吸引大量遊客聚集在沙坡上跟隨音樂盡情歌唱,手機燈光與月牙泉夜景交相輝映,成為遊敦煌新的“打卡”方式。這既是當地文旅做出的創新嘗試,也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鑒的演出模式。
另一方面,演出本身的文化內核同樣重要。市場也期待高水準、有誠意的演出,這就要求供給端持續不斷産出高品質的文藝作品。不論是源於現代生活的流行音樂,還是由傳統文化作品改編的歌舞劇,文化屬性是文藝演出最重要的屬性,那些傳唱度高的經典作品,正是因其優質的文化內核經受住了市場和時間的考驗。
“大型演唱會的舉辦頻次是有限的,小型的、多樣態、多品類的演出則是經常性的。”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資訊傳播學院教授何志武認為,一個城市演出市場的持續繁榮應當依靠不同品類的常態化演出市場的支撐,這些常態化演出市場要不斷地推陳出新,創作出高品質作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當觀眾在享受演出的同時也能感受城市的獨特魅力時,才能把他們的熱情轉化為城市發展生生不息的力量,一時的“流量”亦能變為可持續的“留量”。如此,便可讓演唱會經濟“唱”得更響,讓“行走的GDP”走得更遠,實現“曲終人不散”的長遠效果。(記者 周心怡 周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