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評觀世界>

美國對華“基辛格式接觸”為何難啟?

2024-10-22 09:00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美國對華遏壓動作不斷導致雙方關係持續緊張,美方一些政客最新涉華表態繼續釋放強硬資訊,這些都讓人對美國接下來的對華政策難有樂觀評估。但同時,去年以來中美兩國從高層溝通到民間交往明顯增多,又讓人們對於管控和穩定中美關係的期待有所增強。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一個多月前訪華,美國學界一些人當時用“基辛格式接觸”來描述中美之間以此為代表的一系列互動。雖然美方當下對華接觸的動機與20世紀70年代大為不同,或者説此“接觸”非彼“接觸”,但這種高頻互動狀態能否持久,依然成為外界衡量中美關係走向的一個重要參照。而要看懂當前階段的中美互動,需對美國對華政策的本質以及中美關係的現狀有個整體性的了解。

第一,中美關係的“流動性”特徵沒有變。是做夥伴還是對手乃至敵手?是互利雙贏、彼此成就還是你輸我贏、惡性競爭?中美分別對此給出截然不同的答案。中方認為中美關係應是前者,美方則定性為後者。這種明顯的認知錯位加劇了中美關係當前的混沌和不確定狀態。美方將兩國關係中的諸多議題導向對抗軌道,使得雙方一些本可合作的領域也難持久穩定維持下去。

客觀而言,中美依然存在廣泛深厚的經濟和其他諸多方面聯繫,相關全球性挑戰也離不開兩國共同應對,這種關係格局意味著美國任何對華不智之舉最終必然也會傷及自身。美國一些政客頑固推行對華遏壓,違背中美利益高度互融的現實,這樣的偏執暴露了他們為了政治私利而罔顧本該擔負的責任。目前的現實是,美國已不具備單方決定中美關係性質的能力,中國的引領力相對而言正在持續增強。不過,中美處理彼此關係的這種錯位現象一時難以消除,未來較長時間內仍將持續。

第二,美國近些年來對華政策的極端性和破壞性加劇,兩國社會層面交往成為緩解或抵消相關負面影響的重要出路。美方想方設法升級亞太盟友體系,推動“北約化”或偽“多邊化”,對華戰略遏壓不斷升級;加快科技領域以及相關産業佈局的對華“脫鉤斷鏈”,借此削弱中國經濟發展動力與潛力的衝動有增無減;加緊鼓噪“民主對威權”的扭曲二元敘事,構建“小集團”“小圈子”的動作變本加厲。

不過,對於華盛頓這些極具破壞性的對華言行,美國社會層面一直存在著較為強烈的反對聲音。美國“大社會小政府”的政治社會文化特徵,使其社會能對政府損人害己的行為起到一定對沖和約束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確保中美維持務實溝通、推動雙邊關係止跌企穩,離不開兩國社會層面深化和擴大交流交往,進而讓雙邊利益交融的橋梁更寬、紐帶更緊。過去40餘年的互動交往已經培育出了堅實基礎。在當前美國政府對華政策極端趨勢未改的大背景下,推動兩國社會層面加強溝通交流,有助於防止這對“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進一步走偏。

第三,至少短時間內,美方難以改變以所謂“大國競爭”視角看待中美合作的痼疾。鋻於芬太尼類物質濫用在美國國內帶來嚴重的社會和政治問題,美方對與中國開展禁毒合作方面表現積極。在應對氣候變化、制定人工智慧領域規則以及保持軍隊高層溝通等議題上,美方也展示出較強合作意願。但美方尋求對華接觸與合作,主要目的是借中方之力克服美國自身問題,最終目的是增強美國的絕對優勢或主導地位,背後依然是典型的必須你輸我贏甚至“你死我活”的零和邏輯。美方將本可平等合作的議題置於大國競爭框架內加以處理和謀劃,使得雙方合作變得更趨複雜。美方難以擺脫惡性競爭和意識形態對抗等執念,成為中美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巨大障礙。

第四,美方不會停止將本國內外困局“甩鍋中方”的把戲。當前,美國國內政治撕裂、族裔矛盾、社會貧富差距等仍在加劇。選票政治又使民主與共和兩黨都有將執政失敗歸咎於對立黨派和外部力量的強烈動機。加上中國綜合實力的快速增長以及國際影響力的提升導致美國政客陷入焦慮,他們對於對華“甩鍋”的把戲變得更加癡迷。無論美國國內的芬太尼危機還是全球層面的氣候變化,抑或烏克蘭危機等國際和地區的地緣衝突性問題,美國政客都試圖製造出所謂的“中國責任論”。這種作法嚴重毒化了中美關係持續改善的氛圍,值得美方認真反思。

來自美國國內的相關民調和研究顯示,美國民眾當前最關注的是經濟、邊境安全、墮胎等內部議題。美國國內現階段的主要矛盾之一在於部分執政精英與民眾之間隔閡日重,美國社會對華實則並無一些政客那樣的偏見甚至極端。這些政客鼓噪和推行的遏華抗華政策越來越偏離美國民眾的真實關切和訴求,某種程度上可以説是背離了選民的意願和利益,這也亟需得到根本性的反思與修正。對於美方尋求開展對華互動溝通,中方總體保持開放態度。但若真想有利於中美關係止跌企穩和長遠健康穩定發展,美方恐怕需要先把對華接觸的出發點和目的地都撥到“基辛格式”軌道上來。(作者是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教授)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