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評觀世界>

北約擴軍計劃加深歐洲安全困局

2024-10-21 09:06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日前,在義大利那不勒斯舉行的七國集團(G7)國防部長會議上,七國集團防長髮表聯合聲明,強調將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援助,支援該國“不可逆轉地”融入包括北約的歐洲—大西洋體系。北約新任秘書長呂特、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等人也參加了會議。這讓人不禁聯想到此前德國媒體披露的北約大規模擴軍計劃,對歐洲安全框架惡化、緊張局勢加劇的擔憂再度增加。

遭披露的計劃顯示,北約計劃新增49個戰鬥旅,將戰鬥旅數量提升至131個,作戰軍數量從6個提升至15個,師部數量從24個增至38個。同時,北約還擬提高防空、彈藥、遠端精確武器等能力,包括將地面防空分隊數量從293個增加至1467個等。

據報道,該擴軍計劃意在規劃北約應對威脅的“最低能力要求”(MCR)。未來,該計劃或將作為強制性能力目標發送給北約各成員國,並按各國經濟實力和人口規模進行“攤派”。例如,德國分領了能力建設指標的約9.28%,相當於組建5至6個戰鬥旅、一個作戰軍和一個直升機編隊。

北約擴軍計劃的流出雖然突然卻並非出人意料。事實上,擴軍其實是北約近年來積極加強對俄威懾與防禦的重要一環。2022年烏克蘭危機爆發後,北約先後批准了《北約2022戰略概念》和“冷戰後最全面區域防禦計劃”,重新將俄羅斯鎖定為北約“最大且直接的威脅”,在增加軍費、購置軍備、加強前沿防禦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部署,併為北約加強防務工業建設提供了路線圖。此次的擴軍計劃也是落實北約新區域防禦計劃的具體舉措之一。

北約之所以積極擴軍備戰,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其一,北約的安全焦慮與日俱增。烏克蘭危機至今已逾兩年,但結局仍不明朗。同時,北約與俄羅斯的對立態勢日益固化,一個持久且各方都能接受的歐洲安全框架似乎更難達成。更重要的是,當前歐洲的“本土防務”焦慮進一步加深,歐盟對“俄羅斯進攻”的恐懼不斷增長。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留斯曾表示,該國專家認為“這將在5到8年內發生”。

其二,北約對自身軍事能力收費但“不托底”。歐洲防務投資長期處於欠費狀態。雖然克裏米亞危機後北約制定了“國防開支佔GDP2%”的指導目標,但2021年時仍僅有6個北約成員國達標。此外,歐洲各國武器系統五花八門、互操作性差,且很多設備已老舊過時。如英國的“劍桿”防空系統只能擊落8公里範圍內的目標,卻從冷戰後一直服役至2021年才淘汰。因此,于10月1日接棒北約秘書長的荷蘭前首相呂特明確將防務建設作為任期內優先任務。本次披露的文件也警告稱,當前北約的集體安全問題已經演變成了“集體不負責任”問題。

其三,美國是北約積極擴軍、強化對俄威懾背後的主要推手。雖然當前美國內部在推動歐洲增加安全責任上並無深刻分歧,但面對大選這一跨大西洋“最大不確定性”,美國政府有動機推動跨大西洋安全合作加速取得實質性進展,既可作為自身政績,也便於其解放更多精力投入所謂“印太戰略”。

據烏媒估計,該計劃預計將增加24.5萬名士兵,“相當於德國陸軍的四倍”或“法國陸軍的兩倍”。為武裝這些部隊,北約將需要1200輛坦克、2700輛步兵戰車、3000輛裝甲運兵車和900門大口徑火炮。

可以預見,若該計劃順利實施將顯著壯大北約軍事力量,部分改變歐陸地區軍力對比格局。同時,一個底氣更足、更咄咄逼人的北約不僅將顯著增加俄羅斯的“不安全感”,還將大幅提升衝突升級甚至失控的風險,對烏克蘭危機的降溫、解決有害無益。

另一邊,被捆綁在北約框架下的歐洲也將被迫在“抗俄”的軌道上越走越遠。未來一段時間,歐洲各國的安全投入將持續擠佔經濟科技發展及社會資源,而美國的軍工企業或仍將賺得盆滿缽滿。

當然,北約擴軍計劃能否落實也有待觀察。文件承認,擴軍計劃所需要的資金或許“遠超GDP2%”。美媒分析稱,由於歐洲大部分地區的經濟危機和美國不可持續的債務積累,北約國家是否有能力承擔這樣的增長仍是一個問題。(作者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安全項目負責人)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