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讀懂中國>

躬身大地 在新疆採集歷史的聲音 ——“五星出東方”叩開時光之門系列綜述之一

2024-10-17 11:24

來源:天山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銀璐

尋絲綢之路千年印跡,看中華文明璀璨星辰。

10月中旬,吐魯番市巴達木東墓群今年的考古發掘工作已接近尾聲,這片位於火焰山腳下的遺址,過去兩年內不斷有新發現,其中包括唐代高等級官員北庭都護府副都護程奐的墓、木質買地券等,不但實證了唐代中央政權對西域的有效治理,還呈現了當時中原地區文化習俗對西域的深刻影響。

近年來,考古工作者一次次在新疆考古工作彙報會上,亮出主動性考古發掘和基本建設考古調查發掘的成果報告,讓留存在新疆大地上的古代城址、聚落、墓群、宗教建築遺址等持續發出來自歷史的聲音,講述著在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演進中,新疆各民族參與共同開拓祖國遼闊疆土,共同締造多元一體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真實歷程。

巴達木東墓地北庭副都護程奐墓的墓誌蓋刻漢字(資料圖)

處處遺址實證歷代中央政權有效治理

哈密大河古城裏留存著唐代伊吾軍養兵息民、屯田戍邊的遺跡;吉木薩爾北庭故城記錄著唐代中央在全國建“悲田院”實施養老撫孤的往事;且末蘇伯斯坎遺址裏諸多的書信、名錄、佈告、籍賬、習字展示著元代中央管理西域的生動圖景;昭蘇平定準噶爾勒銘格登山之碑記載著清代軍民共同維護祖國統一的事跡……

這些歷史文化遺存,實證了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併為闡釋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支撐。

文物普查結果顯示,目前新疆已發現先秦至明清時期的古代城址約370個,其中漢至唐時期的古代城址約250個。對新疆古代城址的發掘,為“兩漢西域都護府軍政建置體系考古”“唐安西大都護府軍政建置體系考古”“宋元明清軍政建置體系考古研究”“統一國家體系下新疆歷史發展進程研究”等重點課題研究提供了重要依託。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北庭故城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郭物已經在北庭故城堅守了6年多,他認為在新疆各地文化遺址的屬性中,較突出的就是政治屬性、多元文化屬性和多民族屬性。自唐代設立北庭都護府後,北庭一帶在中央有效治理的依託下,實現了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也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支援。

尉犁絲綢之路•長城文化博物館內烽燧展示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銀璐攝

羽書朝繼入,烽火夜相望。沿著孔雀河北岸行走,在庫爾勒到尉犁營盤古城古墓群遺址之間,約150千米距離的地帶分佈著11座烽燧,名為孔雀河烽燧群,202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克亞克庫都克烽燧就是其中一座。

“克亞克庫都克烽燧出土了近年國內烽燧遺址出土數量最大的一批唐代漢文文書,唐中央政權有效治理下的西域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情況得到了豐富呈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胡興軍説。

今天,在哈密大河古城周邊百千米內的位置,還矗立著20多座烽燧,而在整個哈密境內不同歷史時期的烽燧數量超過百座。城址與烽燧各司其職、相依為伴,共同保障絲綢之路往來的安全通暢,一如《舊唐書·地理志》所記“伊吾軍,在伊州西北三百里甘露川,兵三千人,地五千畝,馬三百匹”之景象。

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深入,今年,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開始編制托庫孜薩來遺址保護規劃,這座位於圖木舒克市的北朝至唐宋時期城址曾有重要的戰略位置,是難得的綜合性遺址,對實證歷代中央政權對西域的有效管轄,闡明西域的屯墾史、南疆區域古代史、佛教傳播史等極有價值。

自古就有對中華文化的深度認同

輪臺的高等級城址卓爾庫特古城建築遺存中有朱漆木柱和榫卯結構木件;烏魯木齊的烏拉泊古城裏發現了唐代高等級建築材料蓮花紋磚;吐魯番巴達木東墓群的北庭副都護程奐墓裏存著漢字陰刻的方形石質墓誌及彩繪俑……

烏拉泊古城遺址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銀璐攝

新疆是東西方文明的重要交匯點和溝通橋梁,在受到歷代中央政權有效治理的前提下,新疆各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始終保持著緊密的交流。

“我們在巴達木東墓群發現的墓誌,證明西州這一帶在書法傳承和使用方式上始終延續著中原文化特徵,從沒間斷。”吐魯番文博院文博館員陳麒文説。此外,還有墓誌的基本內容構成,以及隨葬的彩繪文吏俑、仕女俑、跪拜俑、生肖俑等,都充分顯示著中原禮制特點,呈現生動鮮活的民俗藝術風格,説明當時西域各地對中華文化有深度認同。

出自克亞克庫都克烽燧唐代文書中的“萬福金安”“春景漸芳”“仲夏極熱”“駟馬一去,何時可返”;流落在且末沙海遺址中的張祐書信寫“小可張祐頓首拜上……”;尼雅遺址的漢文木簡,引人重溫彼時西域精絕貴族之間應酬贈禮的場景;烏魯木齊的阿拉溝墓地埋藏著有中原地區楚文化特色的鳳鳥紋刺繡及漆器……一字一句,一物一器,都可見中華文化的物質成就、精神內涵、審美理念。

從眾多的文化遺址可見,新疆歷史上始終保持著對多元文化的吸收融合、兼收並蓄,因此繁育出無數彰顯中華文明瑰麗色彩的成果。

在與巴達木東墓群相距約20公里的鄯善吐峪溝石窟遺址裏,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座高昌回鶻時期大型官方佛教寺院,同時出土大批反映當時寺院日常生活和運作方式的文物,金銅佛像、漢文和回鶻文佛經寫本、占卜文書、借貸契約,還有梵文和龜茲文文書、書法繪畫用紙和筆……通過它們可見當時各民族之間的社會交流頻繁,文化呈現勃興之態。

多種宗教交融共存突出中華文明之包容

“2023年我們在莫爾寺遺址驚喜地發現了木質的六趾佛腳,還有長鬍鬚的佛像,這些發現讓佛教在新疆傳播時受到多元文化影響的特徵更加明顯,在既往發現的佛教殘片中有犍陀羅風格,也有中原風格。”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喀什莫爾寺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肖小勇説,莫爾寺的佛教建築和造像工藝極為豐富,為研究絲綢之路文化交流、佛教寺院的變遷以及造像藝術演變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喀什莫爾寺遺址出土佛像面部殘片(資料圖)

在與莫爾寺遺址相距約5公里的地方有一座汗諾依遺址,它的東城外有一座佛塔,考古判斷大致修建於漢晉時期。它的存在印證了史料記載魏晉時期疏勒一帶曾有佛教盛行,也為佛教早期在西域的傳播和本土化提供了重要線索。

近年來,在奇臺唐朝墩遺址、吐魯番西旁景教遺址、吐峪溝石窟遺址、蘇巴什佛寺遺址等項目發掘中,考古人員用專業的視角、生動的實例、豐富的成果,證明著新疆歷來是多種宗教並存地區,一教或兩教為主、多教並存是新疆宗教格局的歷史特點,交融共存是新疆宗教關係的主流。

唐朝墩古城遺址內景教寺院建築遺存(資料圖)

在西元前4世紀以前,新疆流行原始宗教,隨後佛教、祆教、道教、摩尼教、景教、伊斯蘭教、天主教等相繼在新疆傳播。近年來,關於佛教、景教等多種宗教遺存更多地出現在各個文化遺址。

“2023年,我們在寺院的墻面上清理出約15平方米的景教題材壁畫,畫中有十字像、騎馬人像等,有典型的唐時期風格,也進一步確認這裡有景教寺院。”中國人民大學教師、唐朝墩古城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任冠説。

在對唐朝墩古城持續多年的發掘中,相繼發現了浴場遺存、佛教遺存、景教遺存、漢文及回鶻文、敘利亞文的題記等,證明當時的新疆地區有各種人群往來,有多元文化交融及多種宗教並存的局面,突出了中華文明的包容性。

從唐朝墩古城向南越過天山,還有一處景教的重要遺址——吐魯番西旁景教寺院遺址,近年來這裡也多有新發現。

吐魯番西旁景教寺院出土的漢文文書殘片(資料圖)

因為氣候乾旱的自然原因,吐魯番保存了數量較多的多種宗教遺存,包括各種語言文字的文書。2023年,考古工作者在西旁景教寺院遺址發掘出數百件漢文佛經、道經及敘利亞文的景教文獻,這些文物的並存,表明當時新疆存在的多元文化之間能夠相互包容。

“除了多種文字文書文獻外,遺址內各種壁畫的題材設置、繪製技法、顏料使用等,都反映出當時新疆地區多元文明交流互鑒的景象。”中山大學教授、西旁景教寺院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劉文鎖説,正是這種融合之態,為新疆積澱出深厚的文化魅力。

文化遺産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目前新疆共有不可移動文物點9542處,而通過正在進行中的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又會有許多城址、烽燧、戍堡、墓葬、寺院、驛站、冶煉遺址等及其中埋藏的文物,在考古工作者的躬身細作中展露容顏,為推動各族群眾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支撐。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