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冷戰”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近期,中歐之間的貿易摩擦愈演愈烈,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原本穩中向好的中歐貿易關係為何出現不確定性?中歐會發生貿易戰嗎?
(一)
數據顯示,歐盟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在2013年為1040億歐元,2022年增長至3970億歐元,這一數字雖然在2023年明顯回落,但仍達2910億歐元。面對這種狀況,零和博弈的思維正影響和主導歐盟決策層對中歐關係的判斷,那就是“如果中國在歐洲獲勝,就意味著歐洲有人在失敗”。基於這種思維,一些人將貿易逆差的根源錯誤地歸咎於中國,通過渲染“産能過剩”“消費不足”和“通貨緊縮”來證明歐盟採取所謂貿易防禦政策的合法性。
其實,歐盟非常清楚,造成貿易失衡局面的根源並不在中國,而是源於自身産業競爭力的不足。2020年,歐盟發佈“旨在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綠色與數字歐洲的新産業戰略”,提出將綠色和數字技術融入産業發展。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助力“雙轉型”政策的法案,例如《關鍵原材料法案》《凈零工業法案》《可持續産品生態設計條例》和電力市場設計改革的系列法案。
然而,這些雄心勃勃的法案在落實過程中困難重重,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既有因産業政策“步子太大”,無法兼顧不同成員國實際情況的需求錯位因素,也有因烏克蘭危機持續延宕而帶來的外部干擾。總而言之,過去五年,歐盟的産業轉型戰略並沒有達到預期目的。
為了加快轉型進程,今年9月歐盟在《歐盟未來競爭力報告》中提及,貿易政策必須適應“新現實”,承認自己在這一波科技革命和工業升級的潮流中掉了隊。報告提到,如果歐盟想讓經濟跟上美國和中國的步伐,就需要更加協調的産業政策、更快速的決策和更大規模的投資。
不難發現,歐盟非常清楚自身産業的短板在哪,貿易失衡的癥結是什麼。
(二)
産業競爭力下降,汽車行業最具代表性。
歐洲本是世界汽車工業的發源地,我們耳熟能詳的汽車品牌有不少來自歐洲。隨著歐盟的“雙轉型”政策高開低走,汽車行業不免受到波及,一個突出表現就是歐盟在新一代電動汽車的研發與生産中市場競爭力下降。
相比之下,中國電動車不僅在電池技術方面具有優勢,在智慧駕駛和智慧網聯等數字領域也特色鮮明。在歐盟,中國製造的電動車註冊量佔比從2020年的3.5%,增至2024年第二季度的27.2%。
對此,歐盟一方面加緊研發生産本土品牌的電動汽車,另一方面寄望于通過操弄貿易防禦工具阻撓中國出口。2023年9月16日,歐盟在未經行業申訴的情況下,自行宣佈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以期為歐洲車企保住更多市場份額。據估算,在10月底開始被徵收懲罰性關稅後,中國對歐電動車出口將減少四分之一,這將嚴重削弱中國電動汽車的市場競爭力。
顯然,這是一場政治主導的“暗箱操作”調查。調查中,歐盟表現出許多不合理的違規做法——
首先,歐盟的立案程式和標準並不合規,既沒有按照世貿組織規則進行事先通報,也沒有給雙方預留足夠的磋商時間,更是既當原告、又當法官,自己立案、自己調查。
其次,歐盟的調查程式不公正不透明,在對歐出口商抽樣中刻意選擇中國企業,對歐盟內生産商抽樣則有意隱藏歐盟生産商資訊。
再次,歐盟調查索要資訊材料明顯超出了反補貼調查的範圍,不僅蒐集電池配方等核心技術機密,還要求企業提供産能、成本、銷售渠道、融資、供應鏈佈局等商業運營秘密,濫用調查權力。
反補貼調查是假,加築貿易壁壘是真;鼓吹貿易公平是假,推行産業保護是真。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甚至認為,歐洲正在對中國發起一場“經濟冷戰”。
(三)
電動汽車貿易爭端其實只是中歐複雜經貿關係的一個縮影。本質上講,中國和歐盟作為聯繫緊密的巨大經濟體,産業升級的轉型方向和政策路線存在高度相似之處,都追求發展以綠色環保與數字智慧為核心的下一代生産力。但在具體實踐中,由於彼此面臨的內部挑戰和外部壓力不同,各自表現出了不同的轉型節奏,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
短期內,這種差異在貿易領域被放大,不免給歐盟帶來陣痛。但換個角度看,貿易不平衡問題適時暴露了歐盟轉型政策後勁不足的種種癥結,正好可以激發歐洲調整政策,加大創新力度,優化産業佈局,改善供應鏈管理。如此,並不會影響歐盟在世界經濟中的實力地位和創新能力,更不會製造所謂的“産業安全”問題。
歷史上貿易戰的無數教訓告訴我們,保護主義無法促進創新。對於歐盟來説,推行貿易安全化與對華“去風險”無益解決自身産業升級難題。誠如法國貿易部長索菲·普裏馬斯所説:“我們與中國有大量貿易往來,這並不是一場貿易戰的問題,而是重建公平競爭條件的問題。”其實,如果歐盟能夠摒棄零和思維,不難發現中歐公平競爭的條件早已具備:
第一,中歐之間有著超大體量的經濟往來。在2023年全球貿易低迷之際,中歐貿易總量仍然達到了7830億美元,雙向投資存量超過2500億美元。
第二,儘管中歐近年貿易摩擦升溫,但雙方仍然看好對方市場,市場信心充足。《中國歐盟商會商業信心調查2023》表明超過九成的受訪歐洲企業會選擇中國作為投資目的地,中國也有超過八成的受訪企業願意赴歐發展。
第三,鼓吹對華“脫鉤”的聲音在歐洲並非主流,中歐合作的政治基礎仍然堅實。例如在電動車反補貼案中,除德國車企強烈反對外,在最終投票時,也只有10個國家堅定支援加稅,尚有5國反對,12國棄權。
第四,中歐共同致力於産業的綠色和數字升級,不僅可以通過良性競爭與深入合作刺激創新,更能攜手為世界提供更多的規範性公共産品。這恰好符合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馬羅什·謝夫喬維奇達的期待,即“希望綠色繼續成為中歐合作的主旋律”。
中國和歐盟的關係從來不是零和博弈,雖然中歐公平競爭的環境如今遭到“去風險”逆流的影響,但中歐産業高度互補,共識積累深厚,合作空間廣闊,這一基本面孕育著中歐關係發展的新希望。
撰文:嚴展宇
作者單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