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磚”是國際秩序變革的重要推力
金磚由5國擴至10國後步入“大金磚”合作軌道。近日有報道稱,古巴和敘利亞已經申請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大金磚”的規模性和感召力有效推升其國際影響力,使之成為深刻改變國際力量格局的一支重要力量。
當前,百年變局有兩大重要特徵,一是國際秩序處於“失序”狀態,即舊有秩序發生系統性震蕩,新的秩序正在艱難探索中且南北分歧嚴重,國際秩序正處於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當前大國博弈和競爭大多在力圖將國際秩序的重構和塑造引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而金磚國家致力於重構現有國際秩序,使之多極化、合理化和平等化。二是國際權力體系分配結構“失衡”。即金磚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權力體系中的制度性權力與其經濟體量不匹配、不相稱,而美國等西方國家企圖維持這種失衡狀態以確保其對國際事務的壟斷權,但金磚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不甘繼續充當國際事務的配角,不願再做“沉默的大多數”。他們力圖保持聯動來改變不公正、不合理的全球治理機制,爭取與自己經濟體量相稱的話語權和代表性。
“大金磚”代表的是“全球南方”利益。新興合作機制要改變西方壟斷百年的國際秩序並非易事,單打獨鬥不行,僅僅代表小集團、小圈子的利益也不行,其行為必須符合最廣大國家和民眾的利益訴求。金磚的角色和定位一開始就開宗明義地表明,金磚代表的不僅是成員國的利益,而且要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舞臺上發聲。起初,一些“全球南方”國家對此存疑,以為新興大國在和西方集團的博弈中只會為自身利益著想,弱小國家的利益無人問津。但是,在隨後多年的金磚建設過程中,無論是在地緣政治熱點問題上,還是在氣候變化、糧食安全、疫病防控、IMF份額改革等領域,金磚國家都在第一時間為發展中國家爭取合理和應得的權力,並且還成立了相關工作機制。正因為看清金磚開放和包容的實質,才引發眾多“全球南方”國家爭相加入金磚,甚至在金磚國家集體投票決定暫停擴員的消息發佈後,馬來西亞、亞塞拜然等國還是提交了加入申請,足見金磚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大金磚”是非西方組合,但並非反西方機制。在推動國際秩序變革進程中,如何處理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關係至關重要。一是如何看待當前的國際秩序和國際治理結構。必須承認,當前的國際秩序是戰後主要由西方國家設計和主導的,它對維護國際社會穩定和促進全球經濟增長起到一定積極作用,因此,代表“全球南方”國家利益的金磚機制並非現有秩序的“推翻者”,而是變革的“推動者”。換言之,金磚國家並非要另起爐灶建立一個反西方的新秩序,而是要對現有秩序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內核加以改造和革新,使之公平與合理,以共治、共商、共用的方式治理世界。例如,金磚國家創立的新開發銀行無意取代世界銀行,只是對現有國際金融機構進行補充和完善,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更加多元化。
二是金磚國家無意與西方七國集團形成新的平行對抗體系。儘管金磚成員以及金磚夥伴國對西方的霸權作風和強權行為或多或少存有不滿,但大都無意犧牲與西方國家的關係來發展金磚,也不願看到“大金磚”染上與西方陣營對抗的政治色彩。即便受到西方極限打壓的俄羅斯,其學者大多主張金磚的發展不要陷入與西方對抗的政治泥淖。
“大金磚”實現全球治理再平衡任重道遠。金磚的DNA是推動全球治理機制實現由不平衡到再平衡的目標。但18年一路走來,多邊機制的一些結構性矛盾和難題也相繼落在金磚身上。即使在一些共識問題上,推進起來也具有相當的難度,例如,金磚國家都想推動國際金融支付體系實現多元化,反對支付體系政治化、工具化。以“金磚俄羅斯年”熱門話題——建立金磚支付體系(俄命名為“金磚之橋”)為例,這個新的支付體系至少有三大挑戰需要克服。其一,金磚國家的貨幣無一是國際金融的主要貨幣,這與支付體系需要強勢貨幣做支撐相距較遠。其二,支付體系需要多邊合作平臺的制度性保障。金磚尚是一個鬆散型合作平臺,缺乏約束性、制度性機製作為運作保障。其三,面臨強大對手的競爭。SWIFT體系在數據收集的全面性、權威性、前沿性等方面被廣泛認可,其成本和效率明顯高出一籌。
概言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大金磚”將攜手“全球南方”改變世界發展進程。這一進程無疑將充滿荊棘與挑戰,西方的分化與拉攏也將伴隨始終,然而,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將成。(作者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