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讀懂中國>

從全球文明倡議視野看中國的世界遺産保護

2024-09-25 09:16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2014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演講時強調,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全球文明倡議是這一思想的進一步發展。2023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中國共産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提出並深刻闡釋全球文明倡議。倡議的第一點內容即是:“我們要共同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堅持文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

世界遺産名錄是展現人類文明多樣性的重要平臺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基於《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公約》的世界遺産項目,是展現人類文明多樣性和促進文化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對話合作的重要平臺。1972年教科文組織響應聯合國的號召,通過《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公約》,提出通過公約的形式促進世界各國共同保護具有突出世界性價值的文化和自然遺産。截至2024年7月,已有196個國家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公約》,168個國家的1223處遺産(952處文化遺産、231處自然遺産、40處混合遺産)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世界遺産名錄已成為展現人類文明多樣性的最重要平臺之一。

世界遺産的意義遠不僅限于保護層面。2000年,世界遺産委員會就已將“對話交流”與“建立可信的名錄”、“保護”和“能力建設”作為世界遺産的全球戰略提了出來。2007年更是考慮到世界遺産在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在推動國際對話、合作方面的重要意義,增加了關於“社區”作用的內容,即強調社區在世界遺産保護、管理中的作用,以及世界遺産的保護和管理應當造福于當地社區。這些舉措,使世界遺産的當代價值得到了進一步的凸顯。

世界遺産名錄本身是人類文明成果的表達,反映了不同文明被世界認識和理解的程度,體現了不同文明的當代價值和意義。這也促使各國對於將自己的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方面表現出了強烈的願望。

根據世界遺産的地區分類,世界被劃分為歐洲及北美、亞太、拉丁美洲及加勒比、非洲、阿拉伯五個地區。反映西方文明的歐美地區,一直在世界遺産名錄上佔有極大的數量優勢,這無疑體現了西方文化在當今世界被人們認識的情況。

亞太地區的遺産數量僅次於歐美地區,它屬於增長最為快速的地區。2021年第44屆世界遺産大會在中國福州召開,2024年第46屆大會在印度新德里召開,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世界民眾對這兩個主要的東方文明的了解。

阿拉伯地區近年在世界遺産名錄上表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特別是近十年有三屆世界遺産大會在阿拉伯地區召開(2014年第38屆卡達的多哈、2018年第42屆巴林的麥納麥、2023年第45屆沙烏地阿拉伯的利雅得),促進了世界通過對阿拉伯地區遺産的了解,更好認識阿拉伯文明。

由於多方面的原因,非洲的遺産在世界遺産名錄上長期處於相對缺失的狀態。針對這種情況,教科文組織在世界遺産的領域將非洲置於優先位置,號召公約的各締約國支援非洲保護世界遺産的能力建設和參與非洲世界遺産的保護管理合作。這種合作促進了文明或文化間的對話,推動了文明交流互鑒的過程。中國也積極參與和推動中非在世界遺産領域的合作。

中國的世界遺産項目初步形成對中華文明的系統性呈現

中國1985年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公約》,今天已經是擁有世界遺産最多的國家之一。經過近40年的發展,中國的世界遺産項目已經初步形成對中華文明的系統性呈現。這種系統性不僅體現在中國的世界遺産覆蓋了從史前文明(如週口店北京人遺址)到各歷史朝代,再到近代(如澳門歷史城區、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的各主要歷史階段,也覆蓋了中國文明的傳統信仰體系(曲阜孔廟孔林孔府—儒、五台山—佛、武當山—道)和中國作為多民族國家的文化多樣性(麗江古城—納西族、拉薩布達拉宮歷史建築群—藏族、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哈尼族、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布朗族、傣族)以及地區文化的多樣性、古代工程技術的偉大成就等諸多方面。

2024年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的北京中軸線,是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它展現了傳統規劃思想及背後的哲學觀念對北京城市規劃的持續影響,見證了中華文明的延續性。在北京中軸線的申報文本中,將其世界遺産價值表達為: “北京中軸線歷經元、明、清及近現代逾7個世紀城市歷史演進而延續至今,軸線之上與兩側匯集各個時代最為重要的建築與城市空間。多元化的空間組織不僅為延續至今的國家禮儀文化,也為傳統的城市管理方式提供了有力的物質見證。自肇建迄今,北京中軸線持續地對北京城市發展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力,展現出傳統規劃理念持續的生命力。”

在世界遺産的語境中,儘管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關注遺産對文明和文化傳統延續性的見證作用,但在實踐層面,卻鮮有通過遺産表達這種連續文明的案例,在遺産申報中強調遺産在時間上的上下限,並使之成為評估過程中的重要標準。對於這種情況,許多締約國,特別是亞太、非洲、阿拉伯等地區文明具有延續性的國家在專家層面對這一問題多有討論,卻沒有成功解決這一問題的案例。北京中軸線的遺産構成要素從13世紀(萬寧橋)一直到21世紀初(永定門),無疑是對原有評價標準的突破。在北京中軸線申報世界遺産的過程中,通過與評估機構專家、教科文組織相關官員、世界遺産委員會成員代表,基於世界遺産現有標準和北京中軸線價值對應關係廣泛、深入的討論獲得了普遍的理解。在第46屆世界遺産大會關於北京中軸線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的討論中,各國代表相繼表達了對北京中軸線所體現的文明延續性的支援。

北京中軸線申報世界遺産的過程,是一個價值傳播和國際交流的成功案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北京中軸線申遺文本表達的價值被世界遺産委員會的各國代表、國際專業諮詢機構的專家、教科文組織官員理解和認同,而且申報工作本身也得到了他們的支援。

中國的世界遺産清晰表達了堅持文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人類共同價值觀

中國的世界遺産在表達中華文明歷史文化價值和民族精神追求的同時,也表達了堅持文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人類共同價值觀。

2017年鼓浪嶼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鼓浪嶼的價值強調了“在 19 世紀中葉到 20 世紀中葉,鼓浪嶼是東亞和東南亞區域獨具特色的對外交流窗口。閩南傳統風格、殖民地外廊式、西方古典復興式、現代主義風格、裝飾藝術風格等建築風格匯聚於此,並在多元文化交流的土壤中生發出具有本土建築特徵的‘廈門裝飾風格’,影響輻射到沿海其他區域……展示出中國傳統文化、地方文化與外來多元文化,在社會生活、建築園林設計及建造、藝術風格、現代技術方面廣泛而深入的交流,成為全球化早期階段人類價值觀在東亞和東南亞沿海地區交流、互鑒、融合的集中體現”。對世界而言,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之後,各種衝突使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顯然,鼓浪嶼的價值表述清晰地表達了中華文明的包容性,為當今世界各文明的相互尊重和對話樹立了榜樣。

這一點,已經被充分認識到。2017年時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在為鼓浪嶼頒發世界遺産證書時指出:“這是一個很小的島嶼,它卻承載了偉大的價值和精神。鼓浪嶼孕育了文化和宗教的對話,這可以幫助當今世界的人們理解和實踐尊重、寬容和欣賞多樣性的價值觀。這是一堂全球公民課。這座島嶼給了我們希望,建築風格的共存可以激勵我們,引領我們走向文化的和平共處。它提供了跨文化豐富性的實物例證,而我們今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這些。” 

綜上,世界遺産是文明間對話和相互理解的重要平臺,也是實踐全球文明倡議的主要舞臺。而中國的世界遺産表達了中國的歷史文化價值,促進了世界了解中華文明,同時也推動了中國對世界其他文明的了解。(作者是北京中軸線申遺文本編制團隊負責人、清華大學國家遺産中心主任)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