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讀懂中國>

打造核心優勢,在競合中推動中部崛起

2024-09-24 08:21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部地區崛起戰略是我國區域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促進中部六省的高品質發展,已成為當下我國經濟佈局中的一項重要議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一以貫之抓好黨中央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一系列政策舉措的貫徹落實,形成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合力,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力譜寫中部地區崛起新篇章”。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中部各省市正充分利用創新經濟和數字經濟的機遇,為自身打造創新型的長期比較優勢。日前剛發佈的《中部地區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就指出,通過“因地制宜”,中部六省已開闢出了多條全國領先的新質生産力賽道。中部地區正充分抓住科技範式轉換的大勢,通過多樣化的競爭和合作方式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報告》顯示,數字經濟已成為中部崛起的重要推動力之一。與傳統的産業驅動模式不同,數字經濟依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不但能夠為傳統産業賦予新的生命力,同時還創造了眾多新興行業,為經濟增長提供新動力。過去幾十年間,中部省份在製造業方面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産業基礎,擁有了一批具有競爭力的骨幹企業。而積極擁抱數字經濟不僅讓這些企業找到一條創新型的發展路徑,還有力地促進了該地區經濟的整體轉型升級。以合肥為例,在數字技術的推動下,多家新能源汽車企業選擇在合肥設廠,並帶動了從零部件生産到智慧交通系統的産業鏈集聚。依靠電動汽車産業帶來的資源匯聚,合肥迅速成為中部經濟崛起的典型代表,整座城市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在製造業之外,數字經濟對基礎設施的推動也至關重要。資訊化基礎設施的完善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前提,而中部地區近幾年在這一領域的投入日益增多。這些投入不僅使中部地區招商引資條件更加有力,還提升了本地企業的創新創造能力,擴大了市場需求,吸引各類人才向中部地區集中。

同時,中部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産基地和能源原材料基地,數字技術也在與當地傳統的農業和能源産業相融合,結出智慧化創新果實。例如,湖南通過大數據平臺實現精準農業管理,大幅提高了農作物的産量和品質;山西則在能源轉型中利用數字化技術優化煤炭資源開採和能源管理。事實證明,中部地區如今已是數字經濟為傳統行業賦能,從而實現更高效、更可持續發展模式的模範。

總體上,中部地區各省市都在加快與數字經濟的融合、升級和發展;細節上,這些地區的各省市避開了同質化道路,而是因地制宜形成了各自不同、彼此關聯的核心競爭力。例如,湖北省依託武漢的科研優勢,重點發展光電子、生物醫藥等高科技産業,形成了以研發創新為核心的經濟結構;湖南省則以智慧製造和工程機械為主,推動本地製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安徽省充分利用了新能源汽車和人工智慧産業的崛起,正逐漸成為産業升級的標桿;河南省則利用其交通樞紐的地位,著力發展數字物流和大數據産業,推動經濟和物流現代化;江西省正不斷在電子資訊、物聯網和5G技術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山西省則是通過數字化優化能源産業,推動了傳統資源型經濟的智慧化和綠色化轉型。在數字經濟和技術創新的道路上,中部六省因地制宜,培養發展比較優勢,並形成區域互補,相互促進。

以數字經濟和技術創新為驅動力,順勢而為,充分發展新質生産力,這是中部區域能站到更高起點的關鍵因素,也符合中央對中部地區的發展規劃。中央的戰略部署與政策支援,中部地區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區位優勢,工業能源基礎和配套能力以及政府改善營商環境、吸引人才的努力,這些都是中部地區創新發展的基礎所在。與其説創新是自發的、一瞬間的靈感,不如説是各項基本條件齊備後的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因此,要更好地利用創新和數字經濟促進中部區域的崛起,關鍵要在各種創新基礎要素上下功夫。明確戰略方向、堅持市場化改革、持續改善企業經營環境、繼續強化交通物流,鞏固自身的傳統産業優勢,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強化和沿海等地區的合作交流,是持續推進中部發展的應有之舉。

此外,中部地區也有必要持續重點關注兩個方面。第一,有必要思考如何增加創新的內生動力。只有維持充足的創新內生動力,持續培養創新人才、産出創新成果,整個地區的發展才能夠具有持久性和獨特性。目前,中部地區在對科技研發的投入方面仍顯不足;相比沿海等地區,中部地區的高等教育發展和科研機構建設也稍顯薄弱。比如,中部六省此前僅有6所985院校,且分佈非常不均衡;在“雙一流”政策出臺後,中部地區多所院校被吸納入“雙一流”高校建設序列,體現出國家的重視。也因此,持續加大在科研和高等教育上的投入,涵養創新內生動力,中部地區依然任重道遠。

第二,進一步優化區域內競爭與合作。中部六省雖屬於同一區域,但各自資源稟賦和發展水準存在差異,地區發展不平衡是客觀事實。這同時也是一項可以增進地區互補、促進共同發展的優勢。因此,如何避免各種低效的、有害的內卷式競爭,最大化利用本地資源,以良性競爭推動互利合作,是形成區域有機合作、讓整個地區發展利益最大化的重要舉措。

作為同樣幅員遼闊的國家,美國中部的復興之路可以略作鏡鑒。美國中部傳統上依賴汽車、鋼鐵等重工業和大規模生産製造業,然而,隨著全球競爭加劇和自動化技術發展,製造業式微,單一的經濟結構、人才外流、環境和資源被破壞,這些中部地區日漸衰落。為了應對這一挑戰,美國中部各州積極推動産業多元化,重點發展高附加值的服務業、科技産業和農業科技等新興産業;當地一些城市也充分利用本地區的高等教育資源和科研力量,努力轉型為地區的創新中心,如密歇根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等教育和科研機構,都在當地的産業復興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中部地區發力數字經濟取得的發展成果與經驗,對其他區域合作戰略的推進執行有重要的借鑒價值。有理由相信,只要保持當前發展勢頭,堅持守正創新、兼收並蓄,中部地區一定能在未來實現更為全面、可持續的經濟崛起。(作者是財經評論員)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