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讀懂中國>

把握好創新方式,實現全面綠色轉型

2024-09-23 08:35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今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圍繞實現“雙碳”目標密集出臺政策措施,綠色低碳轉型得到各方面高度關注。前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提出全方位、全領域、全地域推進綠色轉型重點任務。從國家層面首次系統部署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綠色轉型,將綠色轉型的要求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方位、全領域、全地域推進綠色轉型。9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新聞發佈會,表示下一步將堅持以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為引領,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

全面綠色轉型與生態文明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美麗中國建設、發展新質生産力一脈相承。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是在我國能源轉型、節能降碳、産業結構、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迴圈經濟、綠色科技等取得巨大成就,碳達峰碳中和進程有序推進,全民綠色生活方式逐步建立,綠色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日益完善,結合國際綠色轉型面臨波折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意見》圍繞空間格局、産業結構、能源、交通運輸、城鄉建設五大領域和資源、消費、科技三大環節,部署全面綠色轉型並提出完善相應的政策和參與引領全球綠色轉型進程,同時提出了到2030年、2035年兩個階段和不同領域的目標。

要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必須堅持全面轉型、協同轉型、創新轉型、安全轉型。其中,創新是重要的驅動力。把握好創新的綠色轉型中的方式方法,最大限度發揮創新效能,才能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

第一,思想創新是一切創新的基礎。綠色轉型起源於工業文明發展帶來資源危機、生態危機和環境危機,面對這些危機,要樹牢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為核心的生態理念和以綠色為導向的生態發展觀。只有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才能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第二,科技創新是全面綠色轉型的支撐。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催生了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也是當前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創新深刻影響人類發展的未來走向。通過強化應用基礎研究、加快關鍵技術研發、開展創新示範推廣,發揮科技創新支撐作用。在綠色轉型中,積極開展綠色技術基礎研究,將研發成果轉化為綠色生産力,以技術創新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第三,發展創新是全面綠色轉型的動力。在國家層面,通過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打造綠色發展高地,構建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空間格局;推動傳統産業綠色低碳改造升級、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産業、加快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加快産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通過加強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穩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通過優化交通運輸結構、建設綠色交通基礎設施、推廣低碳交通運輸工具,推進交通運輸綠色轉型。區域層面,通過推行綠色規劃建設方式、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建築、推動農業農村綠色發展,推進城鄉建設發展綠色轉型。企業層面,通過大力推進節能降碳增效、加強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大力發展迴圈經濟,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國際層面,加強綠色轉型國際合作,參與引領全球綠色轉型進程,加強政策交流和務實合作。

第四,政策創新是全面綠色轉型的保障。通過強化支撐綠色轉型的政策制度創新,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綠色轉型政策體系。健全綠色轉型財稅政策,豐富綠色轉型金融工具,優化綠色轉型投資機制,完善綠色轉型價格政策,健全綠色轉型市場化機制,構建綠色發展標準體系。

第五,生活創新促進産業綠色轉型。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準的提高,使生活污染成為重要的污染源。有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每人平均生活污水排放量約為每人每天200升;現在人類每分鐘消費約100萬個塑膠瓶,每年使用5萬億個塑膠袋,流入湖泊、河流和海洋的廢棄塑膠每年高達1900萬~2300萬噸。實現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必須建立綠色生活方式,以生活方式的綠色化推動傳統産業的綠色化。大力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費方式,加大綠色産品供給。(作者是湖州師範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院教授、布達佩斯長期可持續發展中心研究員)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