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轉向“投資立國”的利與弊
日本政府不久前公佈今年上半年國際收支數據,其中反映對外投資收益的“第一次所得收支”順差高達19.2萬億日元(約合9400億元人民幣),再創歷史新高。2011年“3·11”大地震後,日本貿易收支開始轉向赤字狀態,海外投資收益則逐漸成為日本最大盈利來源。這表明日本經濟結構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已從過去的“貿易立國”悄然轉向“投資立國”。那麼,這種結構變化利弊幾何呢?
回顧歷史可以發現,日本企業或資本一開始的“出海”很大程度上是被動而為。面對日美貿易摩擦日益嚴峻,加之1985年“廣場協議”人為推動日元匯率大幅升值,日本企業之前那種“在國內生産然後再出口”的盈利模式變得舉步維艱。於是,一些有條件的日企開始被迫摸索“走出去”,通過對外直接投資來為自身解壓。當時日本大藏省(今天的財務省)數據顯示,簽署“廣場協議”後的短短4年間,日本對外直接投資規模就擴大了將近7倍,從24億美元擴大到163億美元。
也就是説,“出海”對於日企來説的第一個利好就是有效化解了來自美國的貿易打壓。1965年日美貿易格局發生逆轉,日本對美不僅維持順差,而且盈餘不斷擴大,於是引發兩國長時間的貿易摩擦。自20世紀60年代末期爆發紡織品貿易摩擦開始,日美貿易爭端經歷了不斷向中高端産業蔓延的趨勢,從鋼鐵(1968-1985年)到彩色電視機(1975-1980年),從汽車及零部件(1975-1994年)到半導體(1977-1996年),交涉結果一般都是日方主動讓步,或是對出口進行自我限制,或是更大幅度對外開放本國市場,或是將生産線轉移到美國本土等。以1990年雙方達成的《日美結構性障礙協議》為標誌,美方要求日本系統性開放本國市場以實現日美貿易均衡的要求得到落實;1993年開始,日美又建立“經濟框架對話”機制,隨時“幫助”日本糾正經濟領域出現的問題。
第二個利好是幫助日企破解了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的難題。受泡沫經濟破裂影響,1991年之後日本年均實際經濟增長率從之前的4.1%驟然跌落至0.9%。面對有效需求嚴重不足問題,日本政府緊急動用財政手段以擴大公共投資,1992年至2002年相繼出臺12套經濟刺激計劃。但受日元升值以及少子老齡化等結構性因素影響,日本國內經濟依然陷入長期通縮的困境。於是,邁向海外市場、開拓並獲取“外需”便成為日本企業解困的重要途徑。僅1995年,日本在海外新設立的企業數量就超過1000家。到了2022年,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BIC)調查數據顯示,日本製造業海外銷售佔比已經超過39%。
第三個利好是讓日本企業更大程度地享受到經濟全球化的紅利。冷戰結束後,經濟全球化浪潮加速世界市場的形成,生産要素的跨國配置變得更加高效,發達的國際分工體系支撐了全球價值鏈體系的發展,這些都為國際化經營的跨國企業帶來巨大紅利。日本經産省的調查顯示,2022年日企海外法人數量已達2.44萬家,在世界各地雇用員工數量高達557萬人,整個日本製造業的海外生産佔比已超過27%。
再有一個利好,就是“出海”成為日本企業技術創新的重要源泉以及構築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基石。日企創新模式的突出特徵就是需求拉動,作為“豐田生産方式”創始人之一的大野耐一強調“需求乃發明之母”。在世界各地的經營實踐推動著日企實施創新,並在嘗試成功後複製回日本國內。
總之,被迫“出海”確實給日企帶來規避美國貿易打壓、走上國際化經營之路、享受經濟全球化紅利等好處。但不可否認的是,日企大量“出海”客觀上也是日本經濟長期低迷的表徵和原因之一。
首先,大量資本轉向海外導致日本國內資本積累步伐大幅放緩,投資拉動的經濟溢出效應受到重挫。二戰之後,無論經濟高增長時期還是石油危機後的穩定增長時期,投資拉動一直都是日本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之一。但隨著資本被大量投向海外,日本國內資本積累受到拖累。
其次,“出海”雖然一度拉動出口增長,但這種産能轉移也加劇著國內“産業空心化”。以新設工廠數量為例,1990年日本新設工廠數超過3600多家,到1994年就跌破了1500家,2002年甚至不足1000家。這不僅導致日本國內一些工業區逐漸衰落,也造成製造業就業人數不斷下滑,1992年日本製造業從業者為1569萬,佔總就業人口的24%,但到2022年已降至1053萬,在總就業人口中的佔比也降至15%。
再者,日企海外收益“回流差”現象正在成為日本政府新的難題。今年4月,日本財務省等多部門聯合召開與國際收支相關的專家懇談會,探討如何推動日企海外收益回流國內。數據顯示,日企2023年留在海外子公司的利潤高達10.5萬億日元,約為10年前的3倍,這也成為加劇日元貶值的因素之一。日本政府甚至開始研究“資金匯回減稅”措施,為日企從海外子公司回籠資金適當減免稅收。
最後,在國際格局動蕩、地緣政治風險攀升之際,“出海”的投資風險也在增大。以俄烏衝突為例,在美歐不斷加大對俄制裁的背景下,投資俄羅斯的一些西方跨國公司選擇撤出。2022年9月之後,豐田、日産、馬自達等日本車企先後宣佈關閉在俄工廠,其中豐田和日産的損失都超過千億日元。(作者是南開大學世界近現代史研究中心教授、日本研究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