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評觀世界>

中英關係可以有更好的“新3C原則”

2024-09-20 08:40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最近,國內外輿論場上關於“中英關係是否會産生新變化”的討論越來越多,這與中英高層近期展開的對話交流有很大關係。今年7月,英國議會選舉工黨獲勝,斯塔默成為英國新首相。8月,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同斯塔默通電話。前兩天,中英經濟財金對話雙方牽頭人通電話,就重啟中英經濟財金對話、加強經貿合作交換意見。此前,兩國外交部門負責人進行了會面,英國財政部門與中國金融機構開展對話。此外,被外界認為是英國首相斯塔默“重要顧問”的工黨元老曼德爾森在訪問中國香港時表示,英國新政府有意修補不斷惡化的英中關係,希望中國能夠做出回應。

公共輿論對中英關係的關注其實反映出一個深層事實,就是在全球政治經濟形勢面臨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增大的當下,國際社會對中英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的關係是抱有期待的。一方面,中英同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世界主要經濟體,又是兩個地區大國,兩國關係在各自區域內和全球都産生著重要影響。另一方面,中英關係在過去一段時間裏並非一帆風順,出現了冷淡、停滯甚至有倒退的風險。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兩國原先的政治互信,在英國此前一輪輪炒作政治安全、香港、人權等議題過程中被嚴重消耗。這其中有英國一些政客靠炒作“中國威脅論”撈取政治資本、跟隨美國全面對華競爭戰略轉向的因素,同時也有英國自身面對中國發展心態失衡的原因。

斯塔默是8年內的第六任英國首相,這期間英國對華政策變化不小。《外交政策》雜誌在英國新一屆政府上臺幾天后就發文直言“新政府的重要任務還包括制定一項更加平衡和連貫的中國戰略,以取代近年來倫敦對華政策的混亂”。文章還指出,前首相特拉斯曾發表大量指責北京的演講,但結果毫無用處,對新政府而言,“一個更平衡、更明智、不那麼昏迷的對華路線應該是可以實現的”。

實際上,在對華政策上能否擺脫美國的“指導”,在相對自主中尋求國家利益最大化,是斯塔默政府處理對華關係的最大考驗。我們注意到,英方提出了對華政策的3C原則,即競爭、合作和挑戰(Compete,Cooperate and Challenge),這仍然很像美國對華“三分法”的翻版,並非對中英關係的健康認知。我們常説中美關係需要扣好對華認知這第一粒紐扣,同樣地,與美國有特殊關係的英國也需要扣好這粒紐扣。最近英美發表所謂戰略對話聯合聲明,妄議台灣、南海問題,妄稱“中國支援俄羅斯國防工業基礎”等,暴露出英國政治精英許多根深蒂固的對華錯誤認知,這些都是中英關係重回正軌的障礙。

中國從不干涉英國如何去交朋友,我們之所以能夠長期保持合作共贏的穩定態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從沒有把中英關係,或者與任何國家的關係,置於中美外交的附屬品位置。從這個意義上説,這些年中英關係的波折,更像是英國在自我折騰。我們的開放與合作是面向全世界的,英國能參與進來固然更好,但它實在要犯糊塗、要挑釁,中國自然也不會讓著它。

中英之間沒有地緣政治衝突,也沒有懸而未決的歷史性問題,因此不存在根本利益衝突。英國東亞委員會秘書長麥啟安在談及中英關係時直言:“我們需要的是更多對話和討論,尤其是國家間有智慧的對話。”從1950年宣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國家,到成為率先加入亞投行的歐洲國家,被媒體譽為“人民幣國際化主要離岸中心”,英國多屆政府展現出智慧一面。當前,中國正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推動新型工業化,這無疑將為包括英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提供更多新機遇。歷史上英國的決策者不缺少智慧,而如今更需要把握機會的勇氣。 

“生存還是毀滅”是莎士比亞給英國和世界拋出的深刻問題。未來的中英關係“變化還是守舊”,對於今天的唐寧街10號來説,同樣也是一個值得好好思考的問題。發展穩定互惠的中英關係,需要相互尊重常交流,需要相向而行找共識,也需要攜手互利共合作。所以,比起“競爭、合作和挑戰”這一3C原則,我們倒是想建議一個更好的“新3C原則”,那就是交流、共識和合作(Communication,Consensus and Cooperation)。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