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評觀世界>

“債務陷阱論”是美西方的“話語陷阱”

2024-09-12 12:29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新華社北京9月12日電 題:“債務陷阱論”是美西方的“話語陷阱”

新華社記者趙暉 李佳旭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區鼓吹所謂中國‘債務陷阱論’是非常虛偽的。”日前,在北京參加首屆中國—拉美和加勒比發展論壇的宏都拉斯副外長赫拉爾多·托雷斯告訴新華社記者,中拉金融合作高度契合拉美國家的發展訴求。

近年來,隨著中拉全面合作夥伴關係不斷發展深化,美西方拋出中國製造“經濟殖民”“債務陷阱”等議題,試圖阻礙拉美國家與中國開展正常合作。

“賊喊捉賊”的把戲

托雷斯指出,中國“債務陷阱論”是西方的“話語陷阱”,美國等西方國家才是拉美國家發展道路上真正的“夢魘”。“歷史上,西方一直是拉美鉅額債務的債權方。它們利用金融工具,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各國,所提供的貸款卻未致力於發展民生。”托雷斯説。

20世紀80年代,美國在實施了多年的量化寬鬆政策後突然收緊貨幣政策,迅速推高拉美國家的外債風險,當時拉美國家正處於以發展本國工業産品替代從歐美進口製成品的“進口替代工業化”發展階段。先是墨西哥宣佈無力償還外債,之後十多個拉美國家相繼爆發嚴重債務危機,集體陷入“失去的十年”。

1989年,美國以幫助拉美國家應對債務危機為由,推出“華盛頓共識”,要求這些國家採取一系列新自由主義政策,將放鬆國家管制、推動國有企業私有化、實現貿易和金融自由化等作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多邊金融機構發放貸款的先決條件。

在被迫過早開放資本賬戶後,拉美國家抵禦外來系統性風險的能力明顯減弱。在鉅額國際遊資的衝擊下,拉美地區又陷入危機頻發的“怪圈”,先後爆發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1999年巴西貨幣危機和2001年阿根廷債務危機。此外,冒進的私有化改革令拉美社會兩極分化嚴重,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

在巴西應用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佩德羅·巴羅斯看來,美西方國家兜售的“中國債務陷阱論”是在玩“賊喊捉賊”的把戲。

“幾十年來,西方國家濫用金融手段,削弱了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民主、制度和發展潛力。現在他們又反過來指責中國,以為中國也會走他們的老路。但是,他們錯了。”巴羅斯分析道,“出問題的不是金融工具本身,而是西方長期以來的殖民思想。”

真正提高“造血能力”

巴羅斯指出,中國幫助包括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在內的發展中國家提高了“造血能力”,滿足了這些國家迫切的發展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傳統國際金融機構的低效和失能。

據美國智庫美洲對話研究中心和美國波士頓大學共同編制的中拉金融數據庫,2005年至2023年間,中國開發性金融機構向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提供的貸款主要用於基礎設施等項目。

“中國貸款對該地區發展至關重要。以基礎設施領域為例,十多年前,厄瓜多面臨著電力依賴進口等系統性問題,在中國支援下,越來越多水電站陸續建成,電力短缺問題得到明顯改善。”巴羅斯説。

安第斯共同體秘書長貢薩洛·古鐵雷斯強調,中國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直接投資也大受歡迎。“直接投資具有重要意義,能夠帶動社會就業,促進經濟發展,並與貸款形成良好的互補關係。”

據拉美和加勒比地區中國學術網7月發佈的報告,2005年至2023年,中國在該地區開展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累計為當地帶來77.8萬個就業機會。

對此,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體系顧問奧斯瓦爾多·羅薩萊斯表示,來自中國的直接投資為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提供更好的發展機會,進一步推動經濟可持續增長。

激發潛力的“耐心資本”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長岳雲霞表示,中拉金融合作體現了互利共贏、團結協作的南南合作理念。“西方貸款要求拉美國家依據西方範式進行政治、經濟、社會等多方面改革,以強化拉美的依附地位。相反,中國對拉貸款是基於共同的發展訴求,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

她強調,儘管中國向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貸款總額在過去二十年內顯著增加,但遠未對債務國構成債務風險,更不會引發債務危機。

世界銀行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同中國的雙邊債務佔拉美和加勒比地區(除去高收入國家)存量債務的0.7%。作為中國在該地區的主要債務國,厄瓜多、巴西、阿根廷的這一比例分別約為6.8%、0.6%和1.2%。

美國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研究中心同樣也對所謂的中國“債務外交”提出質疑。該中心2023年4月發佈的一份報告説,中國對外貸款是一種“耐心資本”,為包括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在內的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更多長期金融選擇,幫助這些國家提升互聯互通水準、促進貿易流動、吸引外國投資,從而克服發展瓶頸,釋放可持續增長潛力。

“由於概念失準且缺乏實證基礎,美國的政策制定者應停止使用‘債務外交’這一説法。”報告提醒道。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