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式現代化之路>

中國加強森林碳匯建設促進實現碳中和目標

2024-07-19 11:31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新華社哈爾濱7月18日電(記者李建平、謝劍飛)中國持續加強森林碳匯建設促進實現碳中和目標又有重要進展。黑龍江省日前舉行林業碳匯交易啟動儀式,宣佈該省建成省級林業碳匯交易體系。

有“中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之稱的黑龍江省,森林面積2012萬公頃,佔全國森林面積的8.7%,居全國第3位,森林生態系統碳儲量約為57億噸,是中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力量。

7月11日,遊客乘坐電瓶車在黑龍江省伊春市上甘嶺溪水國家森林公園內穿行(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國家林草局生態保護修復司一級巡視員郭青俊説,作為中國北部重要森林資源大省,建成省級林業碳匯交易體系將有力推動該省乃至全國的生態産品價值實現。

這是中國第一家由林草部門牽頭建立的省級林業碳匯交易體系。

氣候問題是全球關注的焦點。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主要包括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源和增加溫室氣體的吸收匯。森林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並放出氧氣,形成碳匯,被公認為目前最經濟的碳吸收器。

林業碳匯,是通過實施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減少毀林等活動,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過程、活動或機制。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始終以負責任的態度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提前完成2020年氣候行動目標,並宣佈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所謂碳中和,即個人或組織計算自己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並根據排放量向從事二氧化碳減排事業的機構提供相應資金,以抵消排放量。

隨著《京都議定書》簽訂,森林碳匯逐漸走進人們視野。發達國家通過與發展中國家合作,在發展中國家實施造林,將産生的森林碳匯用以抵消其國內部分溫室氣體排放量。

這是7月17日拍攝的黑龍江省林業碳匯交易啟動儀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在清潔發展機制下,林業碳匯具有成本低、效益好、潛力大等優勢。林業碳匯項目開發成為增加生態系統碳匯、實現森林生態系統碳匯功能經濟價值的主要路徑。

中國首批林業碳票2021年5月在福建三明簽發。同年12月,中國首個林業碳匯國家標準《林業碳匯項目審定和核證指南》頒布並實施。中國林業碳匯交易日漸活躍。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堅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發展林業碳匯項目有利於改良林地土壤、改善林分品質,利用良好的森林生態資源,還可以提高林地産出率,促進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良性互動,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手段之一。

截至2022年,中國森林面積超2.3億公頃,森林覆蓋率超24%。根據《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2035年中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6%,森林蓄積量達到210億立方米。

中國多地因地制宜不斷加大森林碳匯建設力度。黑龍江省林草局局長侯緒珉介紹,黑龍江已出臺“林業碳匯項目工作方案”和“項目交易管理辦法”,建成“龍江綠碳”管理平臺,全省林業碳匯資源實現動態管理。

2023年8月4日拍攝的大興安嶺南麓內蒙古罕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風光。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山東探索並推廣金融支援林業碳匯項目的場景及配套服務;貴州探索以林業碳匯為重要載體的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四川、福建等省探索建立林草碳匯高品質發展體系,提高森林蓄積量。

森林面積居中國第一的內蒙古擁有豐富的碳儲量和碳匯量,去年實現林草碳匯交易約2700萬元。

此次黑龍江省林業碳匯交易啟動儀式上,首批“龍江綠碳”交易協議簽署,簽約總額428.5萬元。據悉,首批“龍江綠碳”將無償捐贈給第九屆亞冬會,助力實現碳中和。

專家建議,要進一步加大對林業碳匯市場引導、監管和扶持力度,提高森林撫育品質,促進森林碳匯健康發展。

去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提出建立健全林業碳匯計量監測體系,形成林業碳匯核算基準線和方法學。方案明確指出,支援符合條件的林業碳匯項目開發為溫室氣體自願減排項目並參與市場交易,建立健全能夠體現碳匯價值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通過完善現有方法學體系促進以林業碳匯標注的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讓‘看不見摸不著’的碳匯變成‘商品’,實現碳中和目標,為保護地球家園作出貢獻。”黑龍江省林業科學院院長倪紅偉説。

【責任編輯:吳聞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