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人的故事>

保護長城40年——每一份愛 都樸素而深沉

2024-07-17 09:16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嘉峪關關城內景。
  甘肅省嘉峪關市委宣傳部供圖

金山嶺長城。
  周萬萍攝

1984年四川省汶川縣水磨初級中學八六級一班全體同學寫給北京日報社編輯部的捐款信件。
  蘇文洋供圖

復興號動車組在居庸關長城下飛馳。
  本報記者 雷 聲攝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長城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徵,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和眾志成城、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

中國人對於長城的愛,樸素而深沉。1984年7月5日和6日,《北京晚報》和《北京日報》分別刊登消息——為保護歷史文物,加速修復長城重點地段,舉辦“愛我中華修我長城”社會贊助活動。消息發佈後,受到中央領導同志和有關部門的重視,激發起海內外中華兒女愛長城、護長城的熱情,前來捐款的人絡繹不絕。

40年過去了,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長城文化價值發掘和文物遺産傳承保護工作不斷進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加速推進。作為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萬里長城更加雄偉壯麗,為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凝聚起磅薄力量。

——編者

40年,長城文化價值發掘和傳承保護工作不斷進步

每一份愛,都樸素而深沉

本報記者陳圓圓施芳

“叔叔阿姨們,當我們在《人民日報》上看到‘愛我中華修我長城’時,心情十分激動……希望能用我們捐獻的這筆微不足道的資金給‘萬里長城’增添一塊磚,希望能將世界著名的‘萬里長城’修復得更加宏偉、壯觀而又帶有民族氣息!”

這是一封來自四川省汶川縣水磨初級中學八六級一班全體同學的信,落款日期為1984年9月27日。發黃的信紙,定格下40年前一場關於長城保護的“愛心接力”。

上世紀80年代初,蘇文洋在《北京晚報》新聞部當記者,多次到八達嶺長城採訪。看到長城許多點位年久失修,城墻和墻基坍塌,他希望發起社會捐助活動。

1984年7月5日,“愛我中華修我長城”社會贊助活動發起,受到中央領導同志和有關部門的重視。鄧小平、習仲勳等領導同志為首都一些單位發起的“愛我中華修我長城”活動題詞,《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媒體進行了廣泛報道,激發了海內外中華兒女保護長城的熱情。

一間七八平方米的小屋,作為北京市文物局專門設置的捐贈接待室,見證了保護長城、修復長城的拳拳之心——

北京延慶縣(現延慶區)岔道村張志有等12戶農民,退還長城磚石1500多塊;

河南修武縣村民陳小河在信中寫道:“我捐款60元,盡一個中華兒女應有的責任。錢不多,如果買不了一塊磚的話,那就在熱天買點飲料,給戰鬥在修復長城工地上的工人們解暑,或在冬天買幾副手套發給工人們,以減少不必要的創傷。”

活動進行到第八天時,已收到20多個單位、40多人的贊助款40萬元。贊助人來自各行各業,有工人、學生、解放軍戰士、藝術家、個體戶、退休工人、離休幹部……蘇文洋回憶,“光收據就開出三四箱,許多人沒有留下姓名,只寫著‘湖南一工人’‘北京某女生宿舍’等。”

“愛我中華修我長城”社會贊助活動發起于北京,遍及全國。據不完全統計,天津、遼寧錦州、陜西西安、河北秦皇島等地也相繼成立了活動組織,推動修復相應區域內的長城。到1994年,活動共收到海內外贊助款6000余萬元,有關部門用贊助款修復了八達嶺長城北八至北十城臺、慕田峪長城三座敵樓等14處重點地段。如今,這些長城段落吸引了不計其數的中外遊客,講述著保護傳承中華文明的故事。

每一份愛,都樸素而深沉。

“幾十年前,一些鄉親會撿長城磚去砌院墻蓋房子。現在,隨著人們文物保護意識的提高,長城得到更好保護,沿線百姓也走上了致富路。”回憶往事,蘇文洋感慨,“保護長城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我只是盡了自己的一份力。”

40年來,作為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文化遺産,長城跨越萬里山川,見證時代變遷。隨著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和文旅深度融合,長城文化內涵正被進一步挖掘,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北京石峽村辦村史博物館、開精品民宿、舉辦非遺活動;河北金山嶺線上直播,讓“杏花春雨潤長城”乘“雲”而來……古老長城、山間美景盡收眼底,文旅融合譜寫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飽經滄桑的萬里長城,凝結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歷久彌新的萬里長城,總能喚起華夏兒女心靈深處的情感共鳴。弘揚長城文化,講好長城故事,帶動更多人了解長城、保護長城,這一珍貴歷史文化遺産必將在新時代煥發新的光彩。

嘉峪關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工程師張翔——

家在長城下,長城在心中

本報記者宋朝軍

一架無人機緩緩飛起,從甘肅嘉峪關關城上空飛過。關城、大漠、植被……關城腳下,張翔目不轉睛地盯著螢幕。

張翔是嘉峪關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文化遺産監測中心的一名工程師。他是嘉峪關人,大漠長城的景象早就印在心中。大學畢業後,張翔返回家鄉,從事長城嘉峪關段的巡護和監測工作。

每一次巡護,張翔都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水分計、遠距離裂縫觀測儀、三維掃描器、定點照片處理對比……近年來,一系列新技術新方法,讓長城監測工作更高效。

在此基礎上,張翔和同事們還建立起一套科學的監測體系。“我們將關城進行網格化劃分,精準選取點位測量。”張翔説。除了小點位,對於墻體結構的監測,張翔也有辦法。他搬出三維掃描器,對著近兩人高的南敵樓調試一番,不到10分鐘,其結構就能被全景掃描,還能隨時預覽。

張翔覺得,巡護、監測就像給長城“做體檢”,只有把監測工作做好,才能為保護修復打下基礎,才能讓長城更“健康”。

復旦大學旅遊學系教授張朝枝——

行程2萬多公里,感受長城的厚重

本報記者李縱

“了解長城,愛上長城。當親身走近長城、深入調研長城後,我更加理解了為什麼長城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復旦大學旅遊學系教授張朝枝説,自己曾長期在中山大學從事長城保護利用和數字化傳播研究工作,來到復旦大學後仍在關注、研究相關課題,對長城有著深厚的感情。

近年來,張朝枝率領團隊先後開展了“長城開放利用與旅遊專題研究”等多個項目。2022年起,張朝枝團隊承接了中國博物館協會與中山大學旅遊學院聯合開展的“長城沿線博物館、紀念館、鄉村博物館建設與展覽數字化傳播”調研項目。調研期間,張朝枝及其團隊足跡遍及長城沿線省份,行程2萬多公里,對長城本體資源及其展示利用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形成共計10多萬字的調研報告。

“長城是一個連接城市與鄉村、傳統與現代的精神紐帶,它是珍貴的文化遺産,在一代代中國人心目中佔有重要地位,總能激發起人們的豪情壯志。”張朝枝説。

香港漢華中學中文教師許文浩——

兩張照片,珍藏長城記憶

本報記者程龍

隨著雄壯激昂的《義勇軍進行曲》響起,旭日東昇、萬里長城等畫面相繼出現……

“長城好似一條巨龍,非常雄偉。”在香港漢華中學中文教師許文浩記憶中,他小時候,香港的電視臺總會在傍晚播放國歌主題宣傳片,自己對長城的最初印象就來源於此。

1997年出生的許文浩從小就對祖國的歷史文化感興趣。“小時候常聽長輩説‘不到長城非好漢’,我就在心裏定下了一定要登上長城的目標。”許文浩説。

兩張珍藏的照片,見證了許文浩的長城情緣。第一張拍攝于2017年:一名青年站在石碑旁,石碑上書“不到長城非好漢”。那是大二暑假,許文浩到北京參加交流活動,第一次登上了長城。

第二張拍攝於今年4月。還是同一塊石碑,不同的是石碑旁的青年更成熟了,身邊還多了一群年輕活潑的學生。這是許文浩作為學校教師代表,帶領學生到內地參加文化研學活動時的留影。

“我的成長見證著長城文化對香港青少年的吸引力不斷增強。”許文浩説,長城激勵我們愛國愛港、自立自強,為實現民族復興作出自己的貢獻。

馬來西亞華人林國玄——

把長城的美,講給更多人聽

本報記者吳月

“這張照片上是我的爺爺奶奶。上世紀90年代,他們到中國探親時在八達嶺長城拍攝了這張照片。”37歲的馬來西亞華人林國玄説,自己的祖籍在廣東潮州,爺爺奶奶的講述,讓他從小就對長城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2007年起,林國玄來到中國讀書。2016年,碩士畢業時,他帶著來參加畢業典禮的家人遊覽了八達嶺長城和慕田峪長城,壯美的景色讓一家人印象深刻。

畢業後,林國玄決定留在中國,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帶動更多人了解長城、保護長城。他成為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文旅研究中心創意顧問,深度參與了國家文化公園相關課題的研究。隨著對長城了解的增加,他也在不斷思考講好長城故事的方法。

“敵樓和烽火臺的首要功能分別是什麼?”“長城上的磚石有哪些形狀?”……這是林國玄與團隊一起研發設計的八達嶺長城“少年使者”項目任務手冊中的內容。孩子們可以聽講解、玩遊戲、做任務,在探索中加深對長城的了解。

對林國玄而言,守護長城,弘揚長城文化,源自對中華文化的熱愛。“長城是中華民族的重要象徵。我想把長城的美,講給更多人聽。”林國玄説。

【責任編輯:吳聞達】
返回頂部